2012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时练(专题四打包4个)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时练(专题四打包4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3 09:45:55

文档简介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每课一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材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解析: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阴阳合历”,而阳历就是中华民国规定的公元纪年。
答案: C
2.(2011·三明模拟)“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都喜爱穿的是(  )
A.中山装          B.列宁装
C.军装 D.西装
解析: “文革”时期流行的装扮是剪短发、戴军帽、穿军装、手捧语录本。“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喜爱穿的是军装。
答案: C
3.“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面包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丈夫购置的西装。”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西合璧”风格的是(  )
①西装  ②穿衣镜 
③面包  ④四合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中西合璧”的意思是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西装、面包都是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而形成的,②④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B
4.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的节日是(  )
解析: 民国政府成立后,颁布法令,在全国采用公历纪年,并增添了元旦等新节日。
答案: A
5.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
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称谓上的区别看出了地位的变化,民主观念的增强。
答案: A
6.(2011·广东珠海)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  )
时间 标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西方文化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注意表中的时间从1900年到1919年,“洋话”“大脚”“婚姻自由”。从题中材料可以推导出“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原因①②③④均表述正确。
答案: B
7.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
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
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
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
解析: 本题易错选B项,原因是没有把握题干的要求。题干问的不是变化的原因,而是根据材料概括发展趋势,因此B错误。由材料表达的意思——中国近代妇女由受压制、受歧视到走向社会、为男女平等而斗争,可以分析得出当时的中国受西方平等思想的影响,社会越来越开放,所以C正确。
答案: C
8.(2011·淄博调研)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还要凭票购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中才能有一个人得到一张票。这反映了上海当时的实际情况是(  )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经体现出来
解析: 凭票购买反映了物资的极端缺乏,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表现。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历史名人的一举一动往往透露出一个时代的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蔡元培的三次婚姻
第一次婚姻:1889年,迎娶王昭(1900年病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第二次婚姻:1902年,迎娶黄仲玉(1920年病逝);他提出五个条件:不缠足,识字,男不得娶妾、姨太太,若夫先死妻可改嫁,意见不合可离婚;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
第三次婚姻:1923年,迎娶周峻;他再次提出条件: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年龄略大,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婚礼:蔡元培西装革履,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在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向大家讲述了他和周峻的恋爱经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男装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服饰西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婚俗的变迁过程。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生活习俗变迁的原因和规律的掌握。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原因和规律的归纳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思考。
答案: (1)变化:由传统服装到西服,由西服到中山装。
原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主要原因)。②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③社会政治运动的影响。④生产方式的变化。⑤外来文化的冲击。
(2)过程:由旧式婚姻到自由婚姻,由繁琐愚昧到简约文明。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验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中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最早是在(  )
A.太平天国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后 D.新中国成立后
解析: 题干中歌谣反映了废止缠足的好处,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虽然太平天国,戊戌变法时期均有废止缠足的主张,但由政府颁布法令是在民国时期,故C项正确。
答案: C
2.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在南昌创设“自由婚姻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至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这则材料反映出(  )
①人们婚俗观念的变化受西方影响 ②主张恋爱、婚姻自由的思想出现 ③婚礼仪式日趋简化 ④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材料反映了张维英和任姓女学生要求男女平等,主张婚姻自由。很明显,她们的这种观念受到西方婚俗的影响,故①②④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婚礼仪式的内容,故可排除③。
答案: D
3.(2011·汕头模拟)上海虹桥路被称为饮食世界的小联合国,除了中式餐厅外,还有西式风格的烤肉、比萨、新马泰的咖喱风味,日本生鱼片,巴西烧烤等,应有尽有。这集中反映了(  )
A.饮食受到当地环境、物产的影响
B.文明交流影响饮食的发展
C.上海经济发展迅猛
D.上海人的饮食口味改变了
解析: 题干信息有关饮食方面“应有尽有”集中反映了文明交流影响饮食的发展。
答案: B
4.下列哪一种言论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婚姻特点(  )
A.“我要自己找婆家呀”
B.“我是指腹为婚的产儿”
C.“孩儿无知,婚嫁大事全凭父母大人做主”
D.“无媒无凭,就想结婚,甭做梦”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A项典型地反映了妇女追求婚姻自由,B、C、D三项主要反映了旧社会的婚姻特点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答案: A
5.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
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
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
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
解析: 本题易错选B项,原因是没有把握题干的要求。题干问的不是变化的原因,而是根据材料概括发展趋势,因此B错误。由材料表达的意思——中国近代妇女由受压制、受歧视到走向社会、为男女平等而斗争,可以分析得出当时的中国受西方平等思想的影响,社会越来越开放。
答案: C
6.“别墅”在今天仍是人们追求的高档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开始出现,其最初风格特点是(  )
A.中国传统建筑 B.中西合璧
C.完全欧化 D.中国创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别墅”最初是对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的命名,应是外国建筑文化传入的结果,A、B、D三项叙述有误。
答案: C
7.(2011·安徽联考)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时中国人的基本形象。然而这些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男人剪掉了大辫子,女人不再缠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文明的影响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倡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由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是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答案: A
8.(2011·北京西城抽样测试)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A.“男女杂坐,不以为嫌”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
解析: A项体现了男尊女卑思想的淡化,是历史进步的体现。B项反映了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压迫,C项体现了对先进交通工具的排斥,D项描述了城市马车的主要用途是游览观光,都不能说明交通工具的进步或交通思想的进步。
答案: A
9.(2011·桂林期中)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曾经计划利用外资60亿,十年内修筑20万里铁路,并说:“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这说明(  )
A.西方国家乐于帮助中国修筑铁路
B.修筑铁路的重要性高于维护民国
C.修筑铁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
D.中国的经济实力足以修筑大量铁路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A、B、D表达错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民国之生死存亡”得出答案为C。
答案: C
10.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书籍
解析: 根据所学可以判断出材料讲的是报纸的功能。
答案: C
11.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材料中的“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以看出创办该报的目的是传播信息,而由材料中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可以看出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人,因此,该报的主要内容应是商业信息。
答案: D
12.下列影视作品,标志着我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是(  )
解析: 本题以图片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定军山》标志着我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答案: A
13.1881年底,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是津沪之间(  )
A.有线电报的开通 B.无线电报的开通
C.有线电话的开通 D.无线电话的开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诗中“地角天涯连一线”判断通信工具是有线通信。而有线电话开通是1882年,所以排除C项。有线电报1877年传入中国,A项符合要求。
答案: A
14.(2011·滨州期中)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  )
A.北京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
C.江苏电视台 D.哈尔滨电视台
解析: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因此答案为A。
答案: A
15.近代,上海《申报》曾发表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
C.中西文明在碰撞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解析: “无数关山……夺天工”说的是电报,“两地情怀……妙邮筒”说的是电话,“火树千株……月中行”说的是街灯,“洋楼……海市诗”说的是洋楼。这些竹枝词说的是西方的物质文明。A不正确,当时的西方物质文明逐步融入中国社会,没有达到“深深融入”的程度;B在材料中没反映;C中的“相互渗透”没有在材料中体现出来;材料中对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持肯定态度,表明D项是符合题意的。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了时代进步,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形成了以临清、德州、济宁为代表的运河城镇区间贸易和以登州、胶州为代表的沿海城镇区间贸易两个封闭的系统。19世纪下半叶,随着铁路的兴建和新河道的疏浚通航,全省初步形成了以三河(黄河、小清河、卫运河)、二路(胶济铁路、津浦铁路)为框架的商路网络。新商路一方面将彼此隔绝的地区连接在了一起,另一方面又使沿路许多市镇成为新的集散市场……由于青岛、烟台通商口岸新设施的建成,以及轮船运输业的兴起,出现了“水陆货物皆转移于青岛,而胶州商务乃至一落千丈”,登州港口“仅余断港绝滨,为贩夫佣妇洗菜浣衣之所”的现象。……咸丰年间,黄河北徙截断运河,致使河道淤塞,航运受阻,河身日渐浅涸,仅东昌、临清间有小舟来往,商业大受影响,济宁也日见寥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由传统交通工具向近代交通工具的演变,试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指出,近代山东商业布局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2分)
解析: 本题以交通为切入点,考查交通工具的变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1)问结合近代以来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交通的优势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难度不大,但要注意全面。
答案: (1)近代交通工具以及其为动力的巨大优势;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客观上的促进;政府、开明进步人士的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发展。 (8分)
(2)变化:运河城镇区间贸易和沿海城镇区间贸易两个系统的联系加强;在两大贸易体系之间形成了新的集散市场,通商口岸地区贸易迅速发展;运河城镇区和沿海城镇区逐渐衰落。原因:新的通商口岸的开辟;新式交通运输业的兴起;运河河道淤塞,航运受阻。(12分)
17.(2011·山东淄博)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
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10分)
(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6分)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即可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衣服独异……邦交不结”“中国宽衣博带……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看出康有为的主张及原因;第(3)问,从款式、颜色等角度回答变化趋势。
答案: (1)严格的等级制度。(4分)
(2)思想主张: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10分)
(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6分)4.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每课一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11·衡水期中)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材料中清政府搁置修路倡议的主要原因是(  )
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②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③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④担心列强借修路控制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山川之神”看封建官僚受迷信思想影响,由“激轮……皆碎”看出技术缺乏;由“借英、法等国金钱”看出资金缺乏。“诸强……凌逼”看出清政府担心列强控制中国,由“众多官员纷纷反对”可知修铁路受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答案: A
2.
(2011·安徽皖南八校)右图是位于上海金融中心28楼展示中心内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专区。如果100年前,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中国人了解世博会不可能采用的方式是(  )
A.充分利用各轮船公司的客轮
B.增加各地飞往上海的民航班次
C.通过政府增发的报刊杂志
D.通过上海装置的无线电台
解析: 中国首条民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是1920年才开通的,100年前的1910年前后中国人通过民航了解世博会是不可能的;B项符合要求。中国最早的轮船公司创办于19世纪70年代的上海,上海装置无线电台是在20世纪初,报刊杂志是较早出现的大众化的传媒工具,中国第一份政府报纸是1901年8月由袁世凯在天津创办的《北洋官报》,A、C、D三项都是可能采用的方式。
答案: B
3.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了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说明(  )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慈禧坚持封建等级观念,对近代化交通工具持反对态度,反映了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答案: D
4.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中国第一家从事江海运输业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
A.广州 B.天津
C.上海 D.福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是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
答案: C
5.1908年4月3日《申报》这样报道:“沪宁铁路告竣……举行开车典礼仪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感。”史料说明了(  )
A.国民政府建立后,南京和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B.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
C.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走向近代化
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解析: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从“沪宁铁路告竣……举行开车典礼仪式”分析,史料说明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走向近代化。
答案: C
6.(2011·中山模拟)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解析: 注意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从诗歌内容看,作者一再提到“轮”、“车舟”等交通工具,再结合题干关键词“近代”可知,此诗中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生活的史实,故本题选B。
答案: B
7.(2011·山东淄博一模)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叶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是车轮还是光阴”可供选择的是汽车和火车,但依据材料信息“匆匆匆!催催催!”可以判断这是对火车的描述。
答案: C
8.交通工具的变化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是(  )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④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④中的“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不准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观察材料一,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应从快捷、多载等多方面分析。第(2)问中积极影响应从促进经济发展、思想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积极影响: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近现代进程。(任答其中三点即可)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每课一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民国时期,报头含“民”字的报纸在新闻界中有“竖三民”“横三民”之称。“竖三民”是说“一脉相承”,指《民呼》《民吁》《民立》三报;“横三民”是说“齐头并起”,指《民权》《国民新闻》《中华民报》三报。当时报头含“民”字的报纸成为主流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
B.为了发动民众的力量进行民主革命
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快速发展
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期报刊业的发展。注意材料“民国初期”这一时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所以民国建立后的报纸报头大多含“民”字。其他三项说法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2.(2011·山东省潍坊市统考)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解析: 解答本题有两个提示,一是这些期刊的名字,如曙光、进步青年、救国、自由等,这体现了五四运动时期刊物的爱国精神;第二个提示是“精神的主旋律”,由此判断为爱国主义。
答案: A
3.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读书看报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报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有(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减少文盲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报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③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读书看报的前提就是识字,而不能说读书看报可以减少文盲,应排除③。
答案: C
4.(2011·福建古田)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解析: 由材料中的上海地方“买卖常有阻滞”,而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即可看出。
答案: D
5.
2011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图文消息的途径主要是(  )
①报刊杂志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要求“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所以不能选电影和报刊杂志。
答案: B
6.目前,许多年轻人热衷于通过互联网相互发送E mail,这体现了互联网的(  )
A.政治功能 B.信息传递功能
C.经济功能 D.娱乐功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上功能互联网能够同时兼备。题干中发送E mail即利用电子信箱发送邮件,体现了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功能。
答案: B
7.1897年9月5日上海《游戏报》第74号刊登一篇文章,作者记载自己观看某艺术形式的感受:“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之象,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这一艺术形式是(  )
A.皮影 B.电影
C.戏剧 D.杂技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文字叙述,可以看出这是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感受。
答案: B
8.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下图反映这一媒体特性与影响,你认为(  )
A.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无限拓展青少年知识
B.使人们了解无限宽阔的世界发展和未来变化
C.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精神带来危害,弊大于利
D.可以上网获取知识,但要警惕网上的不良信息
解析: 应该辩证地看待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便利,一方面要利用,同时也要注意鉴别一些不良影响。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2011·山东淄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材料二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印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80.799 647 762 2 332 164 2 931 682 3 381 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 056 91 572 383 513 526 483 585 007
互联网用户(户) - - 7 213 3 014 518 9 021 717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
解析: 本题以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展开命题。第(1)问依据图片考查基本的传媒形式并拟定标题,属基础知识的考查;第(2)问主要从表格中提取信息,注意数字的对比分析;第(3)问是对史料研究方法的考查。
答案: (1)图一报刊、图二电影、图三电视、图四互联网。
标题: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神的来源——大众传媒的变迁)等。
(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讯事业的快速发展。
(3)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