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课题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在计算条与位值板的帮助下进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学习。引导学生经历从动手操作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过程。
2.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教学重点: 学生学习过程中强调过程、强调算法思维。
灵活掌握“个位不变,只要在十位上相加减”的算法。
教学难点: 掌握算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阶段 情境导入
师:今天是小胖的生日,他准备用48只气球装扮他的家,爸爸买了18只气球,妈妈买了30只气球。小朋友,你们认为这些气球够了吗?(课件出示)
提问: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方便一些呢?
学生发言后,出现以下情况:
数一数这些气球是否满48只;
算一算18+30的得数是多少。
设置情境体会数量关系
二、自主探究
(一)两位数加整十数。
1. 借助学具,自主探究。
师:请大家利用借助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学具,在位值板上计算:18+30。
思考:30+18=?
巩固练习。
(1)把和填入表内。(第26页/题3)
(2) P26第2题,请一小组汇报,其余小组互批。
师:这两个题包你们可以运用什么规律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会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而且会运用题包中的规律进行推算。
(二)两位数减整十数。
情境导入
师:很多小朋友都来参加小胖的生日聚会,原来有37根棒棒糖,被小朋友吃掉了20根,还剩下几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7-20=
2.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
3. 同桌互说、指名说、全班说,说算法、思考过程。教师板书
4、师生共同讨论得出通法:“个位上的数不变,只是把十位上的数相减”。
(补充完整板书)
5、巩固练习。
P27第5题上面5组题
先做第1组题,并分析
37-10
37-20
37-30
把和填入表格中。(P27第6题)
1、学生先操作,然后讨论、汇报
(1)10+30=40,40+8=48。
(2)个位不变,只是在十位上相加。(只要在18的十位上加3。
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1)说过程(先自己说,再同桌说,最后全班说)
(2)生: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个10,它的和也会增加几个10。
1.学生回答说出算式
学生操作:在位值板摆一摆37—20。
学生汇报:
把被减数拆成30与7,30—20=10,10+7=17。
个位上不变,只是在十位上相减。
只要在37的十位上减2。
5(1)先心算题1后分析,再开火车口算
(2)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样做得又快又对的 借助位值图学习新知识,能帮助说清算理。由于位值图上既能说明算理,且能更清楚地说明算理,因此,把初次设计时的计算条舍去了。
第2题与第3题的练习交换的目的是才学新知还没巩固,第2题就出现了规律性的题包,因此,交换了书上的练习顺序。
减法的设计与加法相同。
三、分层练习
作业: 第27页/题7,加减混合计算。
(1)64+30
64-30
①口算出它们的结果并说说思考过程。
②探究两题之间的关系。
师:这两题的结果为什么会相差60?
(2) 学生独立完成后4列。
2.选条件,编应用题并说出算式和结果。(课件出示)
师:小胖为参加生日派对的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水果,有哪些水果,到底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1)从同一个数出发,加上的数与减去的数相同。(同一个数加上30减去30,则得数相差2个30就是 60。所以这两题的结果相差60。)
(2)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从三个条件中选两个条件编一道应用题,并说出它的算式和结果。比一比,哪些小朋友想得又多又好?
(3)同桌合作编应用题,说出算式和结果。 1.借助数射线来解答,寻找规律,对后续的应用题学习有帮助。
2.应用题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多设计这样的情境让孩子体会数量关系以及数学来源于生活。把该部分的练习改为课外练习。
四、总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18+30=48 37-20=17
位值图 位值图
两种写法 两种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个位不变,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