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操作探索圆的的特征,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探索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数学表述能力,通过折一折,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关于圆的简单数学问题,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我国古代圆的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圆的的特征,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探索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在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圆规,三角板,圆纸片(没有圆心),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纸片个一张,科学发现记录卡(每小组一张)。
学具:圆规,三角板,圆纸片(没有圆心),轮廓是圆形的物体。
四、 教学过程
导入
课件播放小车行驶视频,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学生大胆猜测。
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圆,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探索新知
A.圆的曲线性
课件播放,欣赏生活中的圆形物品。
让同学们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圆形的。
3.观察圆和学过的其它平面图形,说出它们的不同。
4.摸一摸自己带来的圆形物体,进一步感知“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B.介绍圆心、半径、直径
课件演示,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
2.及时练习:图形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为什么?
C.探究圆的特征
小组合作,通过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研究圆的特征,并完成探究卡。
小组汇报,并通过课件动态演示,验证学生的结论:在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在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在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圆的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介绍圆在我国的研究发展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件演示,等圆的半径相等,直径也相等。
及时练习:根据半径求直径,根据直径求半径。
D.画圆
让学生自己自由在不同位置,画出大小不同的圆。
对比观察不同的圆,讨论: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圆的位置有什么决定?
学生介绍画圆的方法,引导总结: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学生介绍画圆的经验,知道怎么才能把圆画标准。
(要想画的圆,圆规的尖不能动,圆规两脚岔开的距离也不能变。圆规旋转时,要稍微倾斜一点,重心应该放在圆心。)
及时练习: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画出直径是4厘米的一个圆。
巩固练习
判断。(课件展示)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2)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是4厘米。( )
(3)半径2厘米的圆比半径1.5厘米的圆大。( )
(4)圆的半径是射线。 ( )
(5)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
2.看图填空(课件展示练习四的3题)。
3.第19页的1,2题。
(四)开拓练习
老师有两张分别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卡片,你能帮老师把它们分别剪成最大的圆形卡片吗?(课件展示)
投球比赛中哪种队形最合理,正方形,长方形还是圆形,为什么?(课件展示)
学校准备在校园修建一个直径是10米的圆形大花坛,这个圆能用圆规画吗?如果不能,我们该怎么画呢?(课件展示)
(五)总结与作业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必须要装在什么位置上?
3.师总结:再简单的自然现象也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就一定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4.作业: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