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你能说出那些和月亮有关的诗句吗?
导入:那挂在天边的明月,勾起了我们多少遐思:远在他乡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家的慰藉;孤独寂寞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忠实的陪伴;真情流露时,“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心头的柔情……
当苏轼的《水调歌头》横空出世时,那一抹月色又多了一曲千古绝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目标引领:
1、读准字音、读出韵律,熟读成诵。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表达的思想
感情。
3、在诵读中培养自己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
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是诗歌的一种,也是格律诗。
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如:“沁园春”、“卜算子”“蝶恋花”等。词的段落叫做阕(què),也叫做片。
题
解----词
知
人
论
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请你思考:
1.中秋之夜你有何感想?
2.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3.中秋之夜东坡先生是怎样度过的呢?他快乐吗?
背
景
介
绍
1、思乡:
苏轼原是四川眉山人,此时被贬官至山东密州,远离家乡,相隔千里之遥,自然少不了对家乡家人的思念。
2、思人:
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兄弟情深,苏辙在山东为官,苏轼为了能离弟弟近些,所以上书皇帝要求从杭州调任至密州,可即便相隔不远,但兄弟俩依然不能常相见,所以孤独之余东坡不免伤感嗟叹。
3、仕途坎坷:
苏轼由于朝庭党争,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几经坎坷,仕途并不得意,在这中秋月夜,怎不勾起他的哀伤、思念。
宫阙(
)
琼楼(
)
绮户(
)
婵娟(
)
不胜寒(
)
丙辰(
)
què
qióng
qǐ
chán
juān
shēng
bǐng
chén
自读正音
自读
鉴赏
自学探究
在诵读的基础上,根据注释了解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提出来共同解决。
1、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2、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苦?
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哲理?
4、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5、从这首词中,你看出了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合作解疑
【十分钟】
精讲点拨
1、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本词上片望月问天,在“天上”“人间”徘徊矛盾。下片对月抒怀,抒发对兄弟的美好祝愿和思念及自己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怀。
2、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苦?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哲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是原始自然界的规律。
4、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从这首词中,你看出了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全词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归根结底是在问人生。在想象和探索中,战胜矛盾彷徨,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整首词无不体现了苏轼那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豁达的胸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
阕
下
阕
抒人生感慨
望月问天
抒离合之情
对月怀人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想象
联想
精讲点拨
小结:苏轼风格
豪放
旷达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心胸豁达、乐观积极的人。在苦闷矛盾中,问天问月问人生,最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面对皓月当空,你对月怀人;面对伤离别怨,你以理遣情;
面对宦海浮沉,你胸襟豁达。
你的一生虽然屡遭贬谪,
仕途艰难坎坷,
但却处之泰然;
你历经人世沧桑,
但仍乐观向上。
你将一己愁怀的释然,
推向对整个人类的共同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真切的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豪迈高洁的情怀撼人心魄,
中秋词自东坡《水
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
——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籍的词句是:
词中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总结训练:
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A
扩展
阅读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婉约词
作
业:
1、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苏轼,我想对你说……》恰当运用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