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大眼睛羚羊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大眼睛羚羊》,并能运用肢体参与音乐律动中。
2、激发学生对小动物喜爱之情,让学生明白要保护小动物。
教学设想:
《大眼睛羚羊》是一首黎巴嫩儿歌。音乐流畅、明亮。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以“与大眼睛羚羊—妮妮交朋友”为情境设置,通过学跳“妮妮舞”
、寻找“妮妮”、“妮妮”回家了、和“妮妮”跳舞等环节将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中,遵循一切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音乐律动开始,通过读歌词、学唱、表演唱、创编层层推进,让学生易学乐学。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大眼睛羚羊》。
教学难点:
能根据歌词小组合作创编动作并参与到其中。
教学准备:
??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跳“妮妮舞”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见到过羚羊吗?羚羊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今天,有一只可爱的羚羊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看!(出示羚羊图片,课件画外音“小朋友们好!我是大眼睛羚羊——妮妮!”)师:小朋友们,想和妮妮交朋友吗?(生)要想和“妮妮”交上好朋友,我们得先学会跳“妮妮舞”!
2、跟音乐律动
A.??? 师讲解示范。
师:跳妮妮舞,有四个关键的动作,我要看哪个小朋友学得又好又快。第一个,双手摊开;第二个,“望远镜”;第三个,双手交叉捧胸;第四个,前胸摆手。
B.???? 师示范。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下面老师完整的跳一次。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地看,等会就由你们来表演。(课件出示乐谱并播放《大眼睛羚羊》伴奏音乐)
课件出示:5 1 1 ?1 2? |1·2? 3 ?3 | 2 ?32 1 2 |1 ?7 ?6 ?7? 1? 1|
?????????? ??踏步?????? ?双手摊开?? 踏步???? “望远镜”
???????? 5 1 1? 1 2? |1·2? 3? 3 | 2 ?32 1 2 |1 ?7 ?6 ?7? 1? 1‖
??????????? 踏步?????? 双手交叉捧胸 踏步??? 前胸摆手
?C.生跟音乐律动。
??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跳起欢快的“妮妮舞”。
?????? (课件反复播放《大眼睛羚羊》伴奏音乐)
二、 寻找“妮妮”
1、聆听《大眼睛羚羊》第一段
?? 师:小朋友们跳得这么好。大眼睛羚羊——妮妮,是不是也准备了节目。我们来听一听。(课件播放《大眼睛羚羊》第一段)
2、读第一段歌词
课件出示第一段歌词
?师:真糟糕,妮妮不见了,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A.??? 师逐句示范,学生跟读。
师:请小朋友跟老师一句句读。等会我们一起把妮妮给找回来。
B.???? 师加动作示范,学生跟读。
师:咱们加上动作来读读。
C.???? 学生表演读。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我们一起呼唤妮妮吧。
3、学唱第一段
A.师范唱。
师:妮妮还没回来。老师试试用歌声找妮妮,看看妮妮能不能听到?
B.师逐句教唱
师:老师一个人的力量不够。请小朋友一起来唱。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教唱2—3次,并相机指导情绪和音色。如:师:妮妮不见了,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慢一点唱可以表达我的心情。师:大眼睛羚羊的胆儿很小,太大声会吓着它的。)
C.???? 师生接龙唱
师:让我们接龙唱。
D.??? 生完整演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相信妮妮正在不远处听着呢。
E.???? 生表演唱
师:我们加上动作完整的表演一次。
?三、“妮妮回家了”
1、聆听《大眼睛羚羊》第二段
师:听,妮妮好像回来了。(课件播放《大眼睛羚羊》第二段)
2、演唱《大眼睛羚羊》第二段
A:师带唱
师:妮妮回来了,大家高不高兴。让我们把这高兴的心情化作歌声。
?? (课件播放《大眼睛羚羊》第二段)
?B.生齐唱
3、动作创编
A.生自由创编。
师:这么高兴,让我们也跳起来吧。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根据这段歌词的意思,来设计动作。(课件反复播放《大眼睛羚羊》第二段)
B.师相机指导,确定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
4、完整表演唱第二段
???????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第二段吧。(课件播放《大眼睛羚羊》第二段)
??????? 5、完整表演《大眼睛羚羊》(课件播放《大眼睛羚羊》)
??????? 师:表演得真棒!我们将这首歌曲完整的表演一次。小朋友们在表演的时候要注意将两段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