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青蛙找家》教案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能够按节奏创编歌谣。
3、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教学难点 :
1、通过游戏、情景表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感知能力。
2,指导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进行歌词编创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小青蛙头饰 小纱巾
谜语导入,认识休止符
1.师: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生:青蛙。
教师利用红绿灯图片,红灯停、绿灯行,导入休止符O。
师:今天小青蛙和小鸭子一起出去玩耍,小青蛙跳着跳着,咦,突然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们遇到红绿灯了,我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现在我们用一个符号表示红灯停——“O”,我们把它叫做休止符(出示板书)
小游戏:老师分别出示两个指挥排,绿灯时大家原地踏步走,红灯时立正站好。(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休止符)
练一练(出示课件:“读一读,拍一拍”的小青蛙部分)
师:有的小朋友要问了,如果没有老师的指示,那要停多久呢?我们用拍手和握拳动作表示,看到“X”时拍手,看到“O”时握拳(出示板书)
X X/ X O/ X X/ X O /
X X/X X /X X /X O/
X O/X O/X X/ X O//
5.学生跟着老师读一读、拍一拍
学生自己看谱读一读、拍一拍
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教师范唱全曲
教师加上动作有节奏的带读歌词,学生跟读并模仿动作
(设计意图:全班学生参与舞蹈表演,体现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让学生边读边比动作,不仅解决了生字词,而且符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
教师弹琴范唱一句,学生跟琴范唱一句(先唱歌谱,后唱歌词)
乐句分析,有感情的演唱
师:同学们,小青蛙调皮的乱跳,找不到回家的路,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焦急、担心、害怕
那你能模仿老师用焦急的情绪来演唱吗?(教师范唱,学生模仿,加入情绪,表情)
师:最后小青蛙找到家了吗?
生:找到了(教师范唱,学生模唱,有感情的演唱)
学生自己演唱,教师钢琴伴奏
(演唱处理:歌曲第一句要唱得轻快些,二、三乐句要有焦急感,最后 一句要有喜欢的心情,连贯,一气呵成)
动作教学:教师带做动作,学生跟做
音乐情景表演
师:小朋友们,你能用动作表现出小青蛙找不到家时焦急的心情吗?
生:举手表演
2. 师:小青蛙和妈妈团聚了,妈妈会用什么样的动作欢迎小青蛙回家呢?
3. 分组、分角色随乐表演(配上头饰)
一个学生扮演青蛙妈妈,四个学生扮演青蛙宝宝,两个学生用手臂搭建家门,一个学生扮演荷叶,一个学生扮演荷花。第一句,一群活泼可爱的青蛙宝宝以蛙跳的动作出场,青蛙妈妈走到家门口等小青蛙回家;第二、三句,小青蛙各自做蛙跳的动作向四面散开寻找“家”,青蛙妈妈四处张望,做呼唤小青蛙快回家的动作;第四句,小青蛙聚到家的周围,青蛙妈妈把孩子搂入怀中,一家快乐地拥抱在一起。
4.组织学生评一评、比一比,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1. 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休止符O”,学会了《小青蛙找家》这首歌,还表演了《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小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家,再也不用害怕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和池塘边的小青蛙告别吧。学生边唱歌曲边出教室。
板 书 设 计
小青蛙找家
休止符 O (配握拳图片) X (配拍手图片)
X X/ X O/ X X/ X O /
X X/X X /X X /X O/
X O/X O/X X/ X O//
教学反思
1.音乐情景剧注重学生的情绪、动作和表情的表现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情感的表达,从演唱、舞蹈动作、表演中歌方面都要将情感渗入其中,体现出课标理念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教师在提问时的启发诱导十分重要,在学生没有回答出的时候要找合适的切入点和言语来提醒,因此教学语言的组织十分重要。
3.让学生上台表演、演唱,能培养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显得更加生动,但在这时候也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把课堂氛围控制得很好,这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学习,不断吸取更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