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唱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C大调,四三拍,有四个规整的乐句组成。旋律以分解和弦式的跳进音程为主,最突出的特点是第二、第三乐句均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采用了同头换尾式的重复,恰当地表现了歌词接二连三的问话,使旋律、节奏与歌词融为一体,生动形象的模仿了小动物的叫声,兴趣盎然,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演唱与表演。
学情分析
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从意志力上看,他们显露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但在总体上说,其意志品质还是比较薄弱的。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谁唱歌》,进一步感悟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2、准确演唱歌曲,尤其注意准确“演唱”休止符。?
3、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够准确的、用自然的、具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够“唱”准四分休止符。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启发法、小组合作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师:听!清晨,寂静的森林里,小动物们都陆续的起床了,做起了早操,让我们一起加入吧!
(播放视频《小动物》师生一起做律动)
二、初听音乐(导入主题)
教师讲出森林要召开音乐会,并说出,如果答对小动物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就可以一同参与的消息,接着通过初听音乐,让学生思考:谁在唱歌?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歌曲《谁唱歌》。(并告诉小朋友,我们要把这首歌学会,并在森林音乐会上表演。)
三、初识歌曲
1、教师展示出歌曲的前两句节奏和歌词,进行节奏仿打练习,和歌词的代入,接着再进行前两句的教唱。
X
X
X
X
|
X
X
X
○
|
谁
唱
歌
儿
叽
叽
叽
X
X
X
X
|
X
X
X
○
|
谁
唱
歌
儿
喳
喳
喳
2、用小动物捉迷藏的游戏把后两句引出来。
师:小朋友们,有两只调皮的小动物,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让我们听一听,它是谁?(老师范唱第三句)
师:让我们一起唱这一句,把它叫出来!(谁唱歌儿喔喔喔)
师:还有一只小鸭子没出来怎么办呢?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我这里有一个特别好听的节奏,我们把它练好了,小鸭子就出来了!
X
X
X
X
X
|
○
X
X
X
|
X
-
-
∣∣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
-
(用“da音读节奏,边拍手边读”其中用小孩捂嘴的图片来讲解四分休止符。)
3、再次听歌曲,并回答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的、开心的)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我问一句,你答一句吗?(是全部问完再回答)
三、学唱歌曲
1、跟随教师把这首歌完整的学唱,唱的过程中要注意歌曲的情绪,着重注意休止符的演唱。(只教唱第一段)
2、自主学习、分小组合作讨论第二段的演唱。并进行小组展示。
3、进行师生合作、男生女生合作演唱。
4、森林音乐会正式召开,小朋友们演唱歌曲《谁唱歌》。
四、创编歌曲
引导小朋友们进行歌词的创编,并分组讨论,各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戴上头饰表演。
五、小结
师:小朋友们,小动物可爱吗?你们想永远的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吗?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爱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家,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也要告诉身边的人这样做),相信有你们的善良、有你们的爱心,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动物和我们成为好朋友的!
六、板书
谁唱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