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大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认识大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3-03 14: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温馨提示
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的更好!
请拿出你的课本,地图册,地图填充册,典型习题本,双色笔,还有你的激情。
学科班长迅速检查,以小组为单位,量化分为1---3分。
课前检查(5分钟)
1.非洲最大的半岛、最大的岛屿、最大的海湾?
2.世界最大的盆地、世界最长裂谷带、世界最大沙漠?
3.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4.南美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亚洲及欧洲复习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亚洲及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地理特征,提高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探究怎样归纳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培养系统对比分析问题的习惯;全力以赴,体验学习的快乐
1.对照导学案上的知识树疯狂
背诵导学案中的基础知识!
2.不明白的问题写到黑板“质疑区 ”。
合作探究
总体要求:
1、先一对一讨论,再组内交流。
2、小组长分工要明确,安排好展示和点评同学;讨论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和规律的总结
目标:力争解决90%以上的问题,重点掌握亚洲及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地理特征
任务分工 展示与板书地点
探究一 4组 口头展示
探究二 5组 口头展示
当堂检测 6组 口头展示
点评组
12组
1组
2组
展示要求:
①展示人及时到位,规范快速。
②运用双色笔,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点评、拓展、升华
①点评答题规范、答案正误、是否全面;进行答案的补充修正、知识拓展、规律方法的总结。
②其他小组积极思考、认真倾听,进行补充点评或拓展。
非展示同学
讨论完坐下疯狂背诵导学案重点知识或研究展示内容准备点评,不浪费一分钟。
1、亚洲的位置(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亚洲的地形特征
3、亚洲的气候类型有哪些?(结合课本第七页)
气候特征(3条)
4、北半球的寒极 ,亚洲缺失的气候 ,分布最广的气候 。
5、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夏季风
6、识记亚洲主要高原、山地、平原、河流和湖泊。(结合地图册7—8页)
(8分钟)
及其原因
识记与中国陆上接壤的14个国家(按照顺序记)
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6分钟)
6
7
8
9
10
时区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中央经线:明确每时区的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
时区与区时
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
区时
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计算:东加西减
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认识时区、区时。观察教材第125页图4-6世界时区图,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填空。
1、国际上的分区计时制度规定,每隔经度( )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叫( )。
2、中时区的中央经线为( )经线,向东、西各跨经度( ),中时区以( )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中时区以( )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3、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 ),合为一个时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以( )经线作为共同的中央经线。
4、由于地球( )自转,东边时区的区时要比西边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小时。任意两个时区相差( )时区,区时也就相差( )小时
5、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 )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区时。“北京时间” 就是以( )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东八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一般都是指( )。
6、中国幅员辽阔,地跨( )个时区,为了使用方便,中国把北京所在的( )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1、1999 年12月20 日0时,中葡两国举行澳门回归中国的政权交接仪式,届时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华人联合会将发出贺电表示祝贺,华人联合会发出贺电的时间是:
A、1999 年12月20日0时 B、1999年12月20 日16 时 C、1999 年12月19日8时 D、1999年12月19 日0 时 2、一架飞机于10月1 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后,日期变更为
A、不变 B、10月2日 C、9 月29 日 D、9 月30 日、
3.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12区,西侧是西12 区
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1小时
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4.一个人是9 月9 日的生日,他想在一年内连续过两个生日,下列做法哪个能实现:
A、在东12区过完9 月9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12 区
B、在西12区过完9 月9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12 区
C、在西12区过完9 月8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12 区
D、在东12区过完9 月8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12 区、 5.2005年3月28 日23 时9 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 级强烈地震。该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 区)为:
A、29日10 时9 分 B、27 日11 时9 分
C、27日12 时9 分 D、28 日11 时9 分
6.北京时间2009年2月8日19时小明在上海给巴西工作的父亲打电话,语言表达正确的是( )
A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 B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 C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 D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
例:东八区的区时为13时,东十区的区时是几时?
东八区
东十区
13时

早2 小时
15时
中时区
15时
北京时间
°
北京
我国东西跨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全国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这就是“北京时间”。
东五区
东六区
东七区
东八区
东九区
经纬度位置:25 E-- 170 W,10 S--80 N
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绝大部分在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地形特征 2.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气候特征
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
1.气候复杂多样 海陆位置:三面临洋,中纬度大陆面积广
地形因素: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2.大陆性特征显著: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气候差异显著
季风:风向随季节变化而相反的风
3.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一、亚洲的气候











项目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夏季风 高温多雨
冬季风 寒冷干燥
冬季风(1月)
夏季风(7月)
太平洋、印度洋
蒙古、
西伯利亚
西南、东南
西北、东北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A图
B图
(1)A图为_____月风向图,B图为_____月风向图。(填1或7)
(2)在A图中,我国主要盛行的是______季风(风向),其发源地为______,受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______的气候特点。
(3)季风气候成因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由于两者放热、吸热速度不同,便出现了________差异,因而形成了季风气候。
影响因素 形成原因
纬度因素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受西风影响
海陆分布 1.三面临海,濒临大西洋
2.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距海近。
地形因素 中部为平原,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上空的暖湿气流深入内地。
洋流因素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欧洲气候的影响因素
二、亚洲的河流
活动:请你从分析欧洲地形和气候入手,完成P11活动第2、3题,后归纳欧洲河流的特征。
莱茵河
多瑙河
第聂伯河
伏尔加河
多瑙河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欧洲河流的特征:
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
三、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说一说:到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是多少?世界各大洲中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你知道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吗?亚洲占了多少个?
中国(亚洲) 12.48亿
印度(亚洲) 9.6亿
美国 2.7亿
印度尼西亚(亚洲) 2.04亿
巴西 1.6亿
俄罗斯 1.47亿
巴基斯坦(亚洲) 1.3亿
日本(亚洲) 1.27亿
孟加拉国(亚洲) 1.25亿
尼日利亚 1.06亿
思考:
阅读P12的“欧洲的人口与国家”资料,说说亚洲和欧洲分别存在着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亚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
亚洲、欧洲政区的划分
北亚
东亚
中亚
西亚
南亚
东南亚
西欧
东欧
2、欧洲地形特点?(整理到第5页)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②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③冰川地形广布
3、(1)欧洲主要的气候特点? (整理到第6页)
①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②海洋性特征显著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典型
成因:①纬度位置:处在西风带;
②海陆分布:西邻大西洋,受海洋影响明显,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近;
③地形地势:中部平原,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④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4、欧洲河流特点?(整理到第11页)
①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③航运价值高。
4、欧洲河流特点?
①河网稠密,水流平缓;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③航运价值高。
5、欧洲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影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
解决措施: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气候分布: 大西洋沿岸: ____气候, 东部
____气候,
南部
___气候,
阿尔卑斯山区____气候
北部北冰洋沿岸 _气候
2.影响因素
1.纬度
2.海陆分布3.地形
4.洋流
气候分布与国家的位置关系?
A
B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
北大西洋暖流
西风
1、欧洲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 )
A、多瑙河 B、莱茵河 C、第聂伯河 D、伏尔加河
2、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3.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海湾,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形成欧洲上述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作用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4.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典型的( )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亚洲、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分别是( )
A、阿姆河、多瑙河 B、长江、莱茵河
C、湄公河、多瑙河 D、多瑙河、湄公河
6、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沿岸的干燥季节主要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咽喉是 ( )
A、土耳其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
8.“亚细亚”意为 A.日落之地 B .日出之地 C.东方日出之地 D.西方世界
小结巩固(5分钟)
迅速整理导学案
疯狂记忆新知识
1-5 BADAC
6-8DAB
9.(1)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④高山高原气候⑤热带沙漠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和⑧热带季风气候⑨热带雨林气候⑩极地气候
(2)寒、温、热 温带海洋性气候
(3)亚欧大陆最大的大陆面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课堂总结
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公布小组及个人得分;
评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
同学们鼓掌为表现优秀的同学鼓掌
A
B
B
B
C
C
D
D
分布特点:
1______
2______
气候类型
及气候特征)
ABCDE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