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5 17:4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模式(mú)   
探索(suǒ) 
 
孜孜不倦(zì)
B.汲取(xí)
儒家(rú)
根深底固(dì)
C.埋没(mò)
关键(jiàn)
不言而谕(yù)
D.肇事(zhào)
彷徨(páng)
格物致知(zhì)
2.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研究学术不可或缺,____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______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____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因为
所以
培养
思考
B.不但
而且
学习
思考
C.不但
而且
培养
实践
D.如果
那么
积累
实践
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②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①
D.④③②①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B.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C.“很好,”我父亲叫到,“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
D.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7.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B.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是实验。
C.本文在行文过程中把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因而令人信服。
D.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作者在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
C.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
D.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9.指出下列论据的基本形式。(8分)
(1)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2)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3)《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4)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10.概括这两段话的主要内容。(2分)
第一段: 
 
第二段: 
 
11.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科学家王选身上,表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归纳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对王选“忽然名气大了,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这种心态是怎么看待的?联系实际,谈谈你的名利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养生
[宋]苏轼
[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①.有尊客,盛馔则三之②,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③.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④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⑤,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节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
【注释】①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爵,古代的酒器。②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③奉传:恭敬地传播。④刍豢(huàn):代指美味的肉食。⑤佚(yì):安逸,舒服。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安分以养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吾闻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C.夫已饥而食
虽有嘉肴,弗食(《虽有嘉肴》)
D.晚食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理解(25分)
(一)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
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休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
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
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則,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7.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2分)
A.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B.一个人应该讲规矩。
C.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
D.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
18.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
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规矩所起到的作用。
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
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自然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第①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共15分。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文有删改)
20.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①﹣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④⑤段论证了读书的好处,请你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你的阅读经历,谈谈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玩,是人的天性。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钥匙;玩,是塑造性格、丰富情感的向导。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
25.请以“会玩,才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一、1.D。
2.C。
3.D。
4.D。
5.A。
6.B。
7.B。
8.A。
9.答案:
(1)事实论据;
(2)道理论据;
(3)道理论据;
(4)事实论据。
10.第一段:大力扶植年轻人,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第二段: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说明名人和凡人的区别以自警。
11.运用一组排比句,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说明名人和凡人的区别,话语蕴藉、含蓄而别具情趣,给听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在笑声中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12.①对科学至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②对科学事业的奉献牺牲精神。③不计名利、奖掖扶持后生的人梯精神。④不贪天功为己有的谦逊精神。⑤正确对待名利,对待自己,贵有自知之明精神。⑥坚守自我,勇于批评的实事求是精神。
13.王选的名利观是一种值得肯定和发扬的科学家的名利观。科学工作者只有淡薄名利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就像居里夫人那样,方能成就一番事业。①佛家认为:名利乃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为什么人的一生要为名利所累呢?②不为名不为利,不等于无所作为。恩格斯说:人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人生在世,时光匆匆,应该做一点事情,这样人生才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③名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人以激励和斗志,鼓舞人勇于前行。当名利铺天盖地涌来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成为名利的奴隶,更不要被名利击倒。把名利看得淡薄一些,才能立于人生的不败之地。(联系实际谈自己的名利观,言之成理即可,要用恰当的例子说明)
14.C
15.①主人不听从却超过这个标准的,我就制止(他)。
②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穷困,但是在养生之道上就不够了。
16.两段相同处在于都强调了安分知福、俭以养生。不同处在于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而乙段着重从求道的角度谈养生。
17.C。
18.C。
19.引用钱先生的话引出中心论点,并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
不能,因为这三段从个人到家庭到政府的角度,层层递进来论证中心论点。
20.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21.对比论证(或正反对比论证),通过对比,论证了阅读与不阅读,会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
22.示例一:腹有诗书气自华。
示例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23.示例:文章首先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分析了读书的
好处;最后得出了“人类最美的姿态是读书”这一结论。
24.示例: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精神世界、开阔了眼界等。
25.【分析】【审题立意】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为“会玩,才好”,里面的关键词语是“玩”,这里的“玩”可以获得知识,收获智慧,熏陶性格等,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这个玩不同于一般的玩,要写出玩中的深意,玩中的智慧,玩中的情趣。里面还有一个词语“才好”,要突出好在哪里,即给我们答生活、学习带来的影响。
【思路点拨】“会玩,才好”,这里的玩,打破了人们平常眼中的玩,不是低俗的,无情趣的玩,是开动脑筋的,有探索意义等的玩。写作时要注意。构思时,要注意思考:怎样的玩才是好的?如进行探险,写观察日记,进行科学实践,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都可以。
【文体选择】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记叙文写起来难度较小。
【解答】
会玩,才好
小昆虫,小动物是我的最爱,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和他们玩,这不我又要和蚱蜢玩了。可别小看了这玩,这玩可以增长知识呢!
你知道蚱蜢长的怎么样吗?你知道蚱蜢吃些什么吗?你知道怎样捕捉蚱蜢吗?哈哈,我知道!而且是我在“玩”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蚱蜢。
 
  平时,我对昆虫很感兴趣,也喜欢收集介绍这方面的书。
 
  去年的国庆节,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位于太仓市的艳阳山庄度假。那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深深地吸引了我,“花、草、虫”生活得多么和谐、自在呀!
“我们捉蚱蜢去吧!这里一定有许多欢蹦乱跳的蚱蜢!”刚到目的地,哥哥就指着一片杂草丛生的草地对我说。我一听,有自己喜欢的蚱蜢,立刻放好行李,跟着哥哥扑向那片郁郁葱葱的野草地。
 
  哥哥说得果真没错——我们刚走进去,一些受到惊吓的蚱蜢立刻连蹦带跳地飞开了,吓得我抱头鼠窜。哥哥连忙拉住我说:“别怕,有我在!”在哥哥的保护下,我又兴致勃勃地钻进了草丛。但我一时却看不清蚱蜢。原来,蚱蜢为了保护自己,身上的颜色和青草很接近,长得宛如一片对折的小树叶。刚开始,我怎么也捉不住这些机灵的蚱蜢,我向哥哥求助,哥哥一边做着示范一边对我说:“弟弟,你看,像我一样——看准了以后,把两个手并起来,像一个倒扣的碗,一下子罩下去。动作一定要快!”我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果然有效,不一会儿就逮到了好几只。我自己也“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当蚱蜢落在树叶上休息时,你悄悄的走过去,看准了,快速捏住它的翅膀,可谓是手到擒来。
 
  回家了,可我的“玩”兴未尽。就把几只蚱蜢放在瓶中带回了家。我又对其进行了仔细观察,并通过上网知道蚱蜢是益虫,专吃蚊子,一只蚱蜢每天最多可以消灭掉10多只蚊子。它就是靠着两支修长的翅膀和三对有力的大腿捕捉蚊子的。于是,我赶紧把这几只蚱蜢——人类的朋友,放进了小区院子的花草中……
  这样,我们既玩得开心,又获得了知识,我只想说:会玩,才好!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