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5 17: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狡辩(jiǎo) 
抉择(jué)  
不修边幅(fù)
B.堕落(duò)
趋势(qū)
招摇撞骗(chuànɡ)
C.崭新(zhǎn)
剥削(xuē)
阳奉阴违(wéi)
D.膏药(gǎo)
干预(yù)
强词夺理(qiǎ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恐惧 
崭新 
融合 
暴风骤雨
B.蓬勃 
赋予 
奠定 
担惊受怕
C.震奋 
平衡 
诞生 
自圆其说
D.严峻 
愚蠢 
肤浅 
相辅相成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选自《在北大听讲座(第1辑):思想的声音》(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
B.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C.已经得到的,他一个劲儿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
D.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
4.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__
__,特别重要的,是要__
___,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______。
A.有一个适当的目标/有细致具体的计划/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B.有细致具体的计划/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C.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D.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B.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C.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是奥林匹克的广泛性,只有全民参与,才有可能把奥林匹克的理想变为现实。
D.在人类构筑未来的全部力量中,奥林匹克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C.“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查、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工作。
D.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7.下列成语书写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劳民伤财
叹为观止
恻隐之心
不假思索
B.事必恭亲
人才倍出
修身齐家
改弦更章
C.绿草如荫
源远流长
格物致知
各行其是
D.优柔寡断
袖手旁观
无理漫骂
蜂涌而至
8.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
(2)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3)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A.比喻 拟人 反问
B.比喻 对比 设问
C.拟人 比喻 反问
D.拟人 比喻 设问
9.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6分)
“五四”青年节前夕,①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②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③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虚情假意,激起阵阵掌声。最后,经组委会评选,周思宇同学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第①处有语病,修改意见: 
 
第②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 
 
第③处成语使用不恰当,修改意见: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做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10.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2分)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1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2分)
A.议论
B.说明
C.抒情
D.叙述
E.描写
12.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波浪线的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① 
 ② 
 (2分)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称谓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D.表示讽刺的意思
E.表示否定的意思
13.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的括号内画“√”;不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括号内画“×”。(2分)
①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②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③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14.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
(二)文言文阅读,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度无所得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即以母属两弟
神情与苏、黄不属
C.即具酒炙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生则毅然谢曰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16.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理解(25分)
(一)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
没有“假如”,哪来真知
历史上有“杞人忧天”的故事,用以形容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担心。但从科学角度看,它不仅不是庸人自扰,而且还提出了古代天文学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天为何掉不下来?几百年来,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万有引力定律,终于弄清了这个“假如”。由是观之,没有“假如”,何来真知?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说杞人忧天是傻问题,其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这样做中止了探索和发现。当初,“骨诱导功能”欲把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变成有生命的组织,被称为“怪异想法”,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没有动摇,潜心探索18年终于修成正果,用新型陶瓷仿制骨头植入人体受损部位,诱导断骨自动生长愈合,被誉为“划时代的医学材料发现”。事实上,“假如”在没有成真知前,差不多都是“怪异想法”。但“怪异”不等于谬误,许多时候“怪异”恰恰是“见人所未见”。
“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正成为今天不少人的生存状态。忙、急、快、躁的生活节奏,令“异想”“假如”的空气日渐稀薄。“很勤奋,但缺少想法;会考试,但不会提问”,成为不少学生的写照。科研领域有过之而无不及,项目申请也好,立项评审也好,都对“马上成功”更感兴趣。
今人不愿“杞人忧天”,无非是被眼前利益所困。在科研领域中,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已是个通病。“假如”有着诸多不确定性,势必有损成功率,加之越是“划时代成果”,越需要长时间沉淀和考验,而当前科技项目周期短,要追赶时间进程,“杞人忧天”只能让位于效率优先。于是,不少研究成果沦为功利主义的衍生品,原始创新越加受阻于科研低端化和山寨化趋势。
科学研究是探索和创造,失败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败,研究只会原地踏步。当务之急,是从忙、急、快、躁中解脱出来,不被眼前功利所困。当然,“假如”不是主观臆想,而是从实际出发,在归纳和抽象基础上,大胆突破已知束缚,提出有待验证的问题,然后深入实践中寻求答案,打开另一个新天地。宽容和激励“假如”,应把握好这个基本点,以免伪科学和妄想干扰了真科学探索。
从“假如”到真知,离不开反复实证,就得多些“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求索精神。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离不开实证,没有实证,就没有科学,“假如”也就毫无意义。法拉第提出“磁能转化为电能”的假设之后,10年间做了无数次实验,才发现和证实了电磁感应背后的规律。有些人或是因为惧怕求证过程耗时费力,或是抵制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而放弃学术操守,篡改和修饰数据以证明伪假设,这不仅会大大伤害学术声誉,也为社会埋下了巨大隐患。正因为这样,越要激励“假如”,就越需要严惩造假。
老子有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处理好“有之之利”和“无之之用”的关系,激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严谨精神,人才的苗子才能在肥沃土壤顺利成长为科学巨匠,我们这个科技大国也才能真正崛起为科学强国。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开头写“杞人忧天”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列举张兴栋和法拉第的例子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3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完全文,你认为“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有什么联系?试举例阐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打游戏月入3万”的少年该力挺吗
日前有媒体报道,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某款游戏获得游戏直播平台青睐,让他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对于一些人的质疑,小新的母亲王女士说,时代已经不同了,对孩子横加批评是不公平的。小小少年郎靠打游戏挣钱是不务正业吗?
【甲】①
如果孩子整天打游戏,恐怕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务正业,需要好好管教了。但是,小新打游戏却得到了母亲的力挺。小新的母亲王女士一句“时代已经不同了”,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同时,她还拿出自己的孩子“真的很有天分”,以及不影响学业、孩子更阳光等理由,证明自己支持孩子打游戏的合理性。
但从媒体报道中可知,小新每天下午四五点到晚上十点这段时间,基本都会进行游戏直播。当别的孩子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或发展特长的时候,小新每天却要拿出6到7个小时工作﹣﹣进行游戏直播。如果非要说这样做不影响他的学习,不影响他游戏之外别的兴趣、特长的培养,恐怕难以让人信服。
但是作为孩子的家长,恐怕还要想清楚两个问题。其一,如果小新打游戏没有高达每月3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家长还会这样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支持孩子吗?其二,当下游戏直播平台之所以青睐小新,看中的一个重要“卖点”,是孩子小小年纪而游戏“功夫”了得。但是,随着小新一年年长大,以及其他类似年纪的游戏玩家陆续加入,小新的这一重要“卖点”会逐渐丧失。
如果随着年纪渐长,小新的游戏“天分”未能实现良好延续,长大后不再有超出常人的表现,单纯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生活,到时该怎么办?如果小新成年后缺乏别的谋生技能,作为家长又该如何规划儿子彼时的生活和工作?
尤其需要指出的问题是,对于广大家长和学生来说,一些具有出众天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特殊成长方式,对普通孩子来说不具示范意义。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还是应该把完成学业放在第一位。即便孩子有某些特殊技能,家长也不应该过于功利地“开发”,只注重现实利益而忽略孩子的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
【乙】②
少年凭借游戏专长而赢来不菲收入,之所以会引来不少人关注,是因为孩子的专长强项不是文化知识上的特长,而是带有玩乐性质的游戏特长,这在常人看来与成长成才格格不入,产生的只会是反作用。
其实,做任何事情,本身并不存在能否成长成才的问题,贵在能否精通它、擅长它。很显然,少年既然能够在游戏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专长,说明孩子在这一领域存在天赋和潜能,理当因势利导、挖掘利用,给孩子提供有利于特长发展的机会。不能因为游戏客观存在着影响孩子成长成才的不利一面,就戴着有色眼镜一概排斥和否定游戏的正面功能价值,无视促进孩子成长发展的有利一面。
诚然,来自于社会上的这些批评之声是出于对孩子成长成才的关切,完全是一片好心。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应当理智看待,既要认识到孩子在游戏方面独有的特长,也要认识到孩子身处学习求知重要阶段,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可或缺,绝不能因为孩子拥有游戏特长就无视甚至放弃文化学习。
由于孩子尚小,对事物的认识还难以做到科学理性,这就要求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尽到引导的责任和义务,护佑好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好孩子的成长导师。一方面,要注意合理把握孩子接触游戏的度,不能让游戏成为孩子生活的主宰,避免因沉湎其中而荒废正常学业。
另一方面,要平衡处理好游戏与学业的关系,紧紧把握孩子仍处于学习求知、身心成长重要阶段这一客观现实,充分认识文化知识对于其他专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防止重游戏、轻学业的片面倾向。唯此,才能实现游戏与学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若只是痴迷和专注游戏,而忽略和荒废学业,将是孩子日后全面成长的严重障碍。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27日,作者李记、罗建华)
24.请为两篇短文分别拟一个能体现文章主要观点的题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对两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推断小新单纯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今后的生活,作为家长应规划好子女的生活和工作。
B.【乙】文认为带有玩乐性质的游戏特长,对促进孩子成长发展是有利的,应该积极鼓励。
C.【甲】文认为小新打游戏月入3万,虽然不一定影响他别的兴趣、特长的培养,但少年靠打游戏挣钱过一生可能性不大。
D.【甲】【乙】两文的内容异中有同,都谈到了家长如何处理孩子打游戏与学习文化知识的关系以及有关孩子健康成长的话题。
26.以下是两位初中生读了“小新打游戏月入3万”这则报道后的部分对话:
生1:看来,玩游戏并非不务正业,也能“成长”啊。
生2:一般人怎么可能?这只是个例啊,还是老老实实学好文化吧!
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根据两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经验,亮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00字以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7.请以“属于我的世界,真是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
一、1.C
2.C
3.B
4.D?
5.D
6.B
7.D
8.A
9.①“提高”改为“增强”(其它正确改法也行);
②书名号改为引号;
③“虚情假意”可改为“情真意切”(其它正确改法也行)
10.C
11.D
12.①A;②E。
13.①(√);②(√);③(×)。
14.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15.A
16.B
17.①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
②从此,(他和女子)每天拿着瓢沿路乞讨。
18.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而又孝顺的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潘生在家人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潦倒的潘生帮助女子与远在南方的家人团聚,又不图回报;潘生毅然放弃做家境较好人家女婿的机会,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
19.没有“假如”,哪来真知?(没有“假如”,就没有真知。)
20.①由成语故事开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作者的观点“没有假如,哪来真知”;③作为事实论据支撑文章观点。
21.列举张兴栋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假如’在没有成为真知之前,差不多都是‘怪异想法’,但‘怪异’不等于错误,许多时候‘怪异’恰恰是‘见人所未见’”(或“大胆假设”),列举法拉第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从‘假如’到真知,离不开反复实证,就得多些求索精神”(或“小心求证”)。
22.示例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空气”比喻创新思维的环境和大胆假设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这种环境和精神像空气一样平常和珍贵。
示例二: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异想”“假如”代指创新思维和大胆假设的精神,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简洁。
23.示例:“大胆假设”是“小心求证”的前提,“小心求证”是“大胆假设”的保证。法拉第如果不提出“磁能转化为电能”的假设,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无数次实验;如果没有10年间做的无数次实验,就不会发现和证实电磁感应的规律。可见,“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4.甲答案示例:
①个别孩子的选择不具有示范意义(学生应把完成学业放在第一位)
②父母切莫迷失在孩子的天赋里(父母应理性看待孩子特长)
乙答案示例:
①家长不应功利开发孩子天赋(靠打游戏挣钱不可取)(家长应规划好孩子的生活和工作)
②学生不能忽略和荒废学业(应给孩子提供有利于特长发展的机会)(要合理把握孩子接触游戏的度)(要处理好游戏与学业的关系)(父母应当好孩子的导师)
25.D
26.示例一:同意。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不论哪个领域,本身并不存在能否成才的问题,贵在能否精通、擅长它。如果孩子在某个方面展现出特长,如果加以培养,提供机会,就有可能成功。中国台球神童丁俊晖就是一例。
示例二:不同意。小新的成功只是一个个例。对普通孩子来说不具示范意义。初中生仍处于学习求知的重要阶段,如若痴迷和专注游戏,忽略和荒废学业,对我们全面健康成长不利。我国古代方仲永的故事就是生动的例证。
27.略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