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1.2 功率 课后练习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1.2 功率 课后练习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26 07:2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1.2
功率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是(  )
A.牛顿
B.焦耳
C.瓦特
D.帕斯卡
2.研究表明,人步行时重心升降的幅度约为脚跨一步距离的0.1倍,人正常步行时,步距(指步行一步的距离)变化不大,请你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4km/h)半小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  )
A.10W
B.20W
C.70W
D.140W
3.下列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时间越长,功率就越小
C.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D.功率大小与做功多少和时间长短均无关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动一个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的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仍用水平力F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推同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的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在光滑水平面推物体所用时间比粗糙水平面用的时间短)。那么(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5.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像可以知道,甲物体的功率P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乙大小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图甲中小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第二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两次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D.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
8.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从静止开始拉同一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B.甲、乙、丙三种情况拉力F做功不相等
C.甲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快
D.甲、乙、丙三种情况拉力F做功快慢相同
二、填空题
9.某同学用100牛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500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20米,花了20秒,此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功___________焦,功率是___________瓦,货物的重力做功___________焦。
10.跳绳是一项深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60kg,他在1min内跳了180次绳,每次跳的平均高度为5cm,他每次跳起时克服重力做功______J,他跳绳时的功率是______W。
1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kg,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了10m,所用时间为10s,那么重力做功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g=10N/kg)
12.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5min,这段时间内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9×104W,则该汽车的发动机对外做功___________J,匀速行驶时汽车所受到阻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
13.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F1______F2,P1______P2(填“>”、“<”、“=”)。
14.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F1___________F2;P1___________P2(选填“>”、“<”或“=”)。
三、作图题
15.已知物重600N,绳子最大承受力为250N,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大小为220N,此时拉力的功率是_____.
16.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N,在右侧手向下拉绳子自由端,使绳子自由端在5s内匀速下降了4m.求: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四、实验题
17.小明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不计绳重)。
(1)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①用________(填测量器材)测量自己的质量m;②估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③用________(填测量器材)测量跳n次所用的________(填物理量与其对应符号)。
(2)跳绳时平均功率表达式:P=________。
(3)小明和小华两人想比较跳绳的平均功率(假设两人跳起的平均高度相同),则________
A.频率相同,体重大的功率大
B.频率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C.体重相同,频率高的功率小
D.体重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18.疫情期间,长期居家隔离不能出门,于是像练瑜伽、踢毽子、做广播操、跳绳等运动成为一种时尚。小聪同学想测出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云设计实验方案。
(1)简要的实验步骤:
①用电子秤测出_____(填物理量与其对应字母);
②用_____测出跳起的高度h(脚离地面的高度);
③用_____记录跳n次_____(填物理量与其对应字母);
(2)请在如图虚线框中设计该实验数据记录表格;(________)
(3)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表达式P=_____;
(4)小云先用较慢的速度跳绳,测得功率为P1,然后用较快的速度跳绳,测得功率为P2,则,P1_____P2(填“>”、“=”或“<”)。
19.学习了功率知识后,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想测量纸锥下落时重力做功的功率,请你帮忙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___
(写公式)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下落时间、纸锥的质量和
____________
(写出物理量)。相应的测量工具为秒表、天平和
___________

(3)如图是小明和小亮利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纸锥竖直下落时的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请根据照片判断下列关于纸锥在竖直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五、综合题
20.搬用工人一直用水平方向的力,把货物从水平地而的A点推到Q点(地而粗糙程度保持不变)。如图甲所示,第2s从B点以1.5m/s的速度匀速直线推着货物前进,推力为F1=200N。12s后到C点,第14s从D点以0.5m/s的速度,继续推着货物匀速直线运动,该货物前进15m到达终点Q,从D点到Q点过程中搬运工人作用于货物上的水平方向的推力为F2,货物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求搬运工人把货物从B点推到C点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W1______以及对应的功率P1______;
(2)F1和F2的大小关系为:F1______F2(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分析的依据是:______;
(3)搬运工人把货物从A点推到Q点的全过程,所做的功为W2。若搬运工人用叉车搬运货物,叉车托起货物之后从A点匀速直线移到Q点(如图),此过程中,叉车对货物的支持力做的功为W3,则W2______W3(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
21.某小组同学研究物体做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分别用九台小电动机匀速提起不同的重物,利用相关仪器测出做功时间、重物的重力和提起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得出电动机做功的多少。该小组同学把九台小电动机分成三组,观察到每组的做功快慢相同,且第一组做功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
第一组
实验序号
做功(焦)
做功时间(秒)
1
5
2.5
2
10
5.0
3
15
7.5
表二
第二组
实验序号
做功(焦)
做功时间(秒)
4
5
4.0
5
10
8.0
6
15
12.0
表三
第三组
实验序号
做功(焦)
做功时间(秒)
7
4
4.0
8
8
8.0
9
12
12.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做相同的功,物体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A
6.A
7.C
8.C
9.2000
100
0
10.30
90
11.0
20
12.2.7×107
3000
13.=
>
14.=
>
15
.@132W
16.
(1)绳的绕法如图所示,用两段绳子承担物重;(2)120W;(3)80%.
17.体重计
停表
时间t
A
18.自己的质量m
刻度尺
秒表
所用的时间t
见解析所示
<
19.
下落高度
刻度尺
C
20.3000J
300W
等于
见解析
大于
见解析
21.1与4(或2与5,或3与6)

做功时间相同,物体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
当物体做的功与时间的比值相同时,做功快慢相同
当物体做的功与时间的比值越大时,做功越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