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享受阅读,感悟生命,学会学习以及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读促使学生去探究、去合作、去交流,去感悟。读着读着,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便跃然纸上了;读着读着,文中的词语就理解了,积累了;读着读着,平时要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就有了;读着读着……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领会爱迪生多动脑筋,多动手,善于观察:感悟朗读。
教学重点
故事性课文的语文文字的感悟,主人公的聪明机智。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课前准备
PPT制作的词语投影等。
教学流程
一、回顾
1.复习生字词语:(投影出示)
爱迪生 检查 急性阑尾炎 来不及 环顾四周 迟疑片刻 几盏油灯 急得团团转 一溜烟似的 捧着 明晃晃
斥责 胡闹 委屈 点燃 亮堂 恍然大悟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
2.复习第一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非常的爱动脑筋,非常的聪明。让我们一起走进爱迪生的家,去看看他究竟聪明在什么地方。)
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
1.生自由读第二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抓关键的词句来理解。
(1)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师引导:七岁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有的小朋友还在上幼儿园,有的小朋友刚上一年级,有的小朋友……)
让爱迪生和自己作比较,拉近爱迪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爱迪生当时年龄的“小”,为下文体会爱迪生的“爱动脑筋和聪明”做铺垫。
(2)抓关键词语“直打滚、几十里外、马上、来不及”等去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
3.朗读指导。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手术顺利地做下来了吗?(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生默读课文第三段,划出相应的词句)
2.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去体会。
3.让学生上台表演当时的情景,结合动作理解“环顾四周、迟疑片刻、连连说、急得团团转”。
一、二年级的学生表演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文中的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动作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在生活中是不常见的。结合表演来理解,既增加了学习课文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实践证明:学生很容易把“环顾四周”同“东张西望”等同起来,对其它词语的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4.猜测想象:“大家急得团团转”中的“大家”会是谁?(如爷爷、奶奶、邻居等等)
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插图中所描述的,意在为下文中让学生体会爱迪生的聪明做铺垫,家里上上下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想不出的办法,却被爱迪生想到了。
(三)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爱迪生的爱动脑筋和聪明)
1.生自由读课文,师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神态去理解,划出相应的词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学生理清思路,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1)父亲对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①爸爸又急又气,爸爸急什么?气什么?
②结合语境,通过朗读来理解“斥责”。
③结合图片和语言来理解“恍然大悟”。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象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爱迪生的动作表现。
(3)房间内的变化。
(4)医生的神态和语言。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讨论
1.别人想不出的办法,爱迪生为什么能想出来呢?
2.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四、小练笔(任选一题)
1.做完了手术的妈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会对爱迪生说些什么?
2.你想对爱迪生说些什么?
五、拓展交流(课外)
1.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2.收集爱迪生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或做过哪些小实验说一说。
实现课内外的有机衔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