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三节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2-03-03 19: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课题】 第一章第三节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材版本】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设计理念】 从生活实际和哲学辩证的角度出发表达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教材分析【知识结构分析】本节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三节内容。本节辩证阐述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及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指明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这节内容对本册教科书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有选择性地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重要知识进行介绍。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内容。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的同时,感受设计的重要性,对设计过程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通过第一节内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由第一章的技术介绍向设计进行过渡。
【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本节是一个基础性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的重要性,激发对设计过程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结合学生生活中、身边的实例,使学生充分理解技术与设计间的辩证关系。
学情分析
【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由于高一年级的学生较初中时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在发展起来,为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 技术的含义及其作用以及第二节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之后,已经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基本形成了正确对待技术的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理解了“技术为人服务”的技术理念。对技术是什么?技术有什么价值?技术有怎样的性质?技术的未来会怎样发展?等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设计的理念,阐明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同时为后面有关设计的内容进行了很好的铺垫,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节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 【非认知因素分析】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蕴涵着一定的科学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容易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开阔眼界,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说明设计的作用。 (2)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3)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4)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和创新设计的喜悦,初步培养学生设计创新意识。【能力训练点】
培养辨证思维,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1)通过一些案例,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新的技术产品、新的工艺往往都由设计开始的过程, 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创 新性思维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2)经历典型的技术设计、制作和评价的活动过程,初步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和技术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点】
(1)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开阔眼界。(2)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和想象力,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审美能力。(3)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和创新设计成功的喜悦,初步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2.设计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技术与设计间存在的辩证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侧重点不同。
教学思路1、学生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2、进行案例分析,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3、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对技术设计的情感;
4、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欲望。
教学策略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运用图片展示方式把教材案例中的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理解教材的含义以达到自主探究知识的目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出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具,感悟设计的丰富内涵,培养对技术设计的亲近情感。
教学方法本节辩证阐述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学中采用了发散性启发,引导和提问,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环节1】阅读教材,明确学习目标:通过第一节与第二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了:技术世界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发展变化。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是设计。通过设计,人们可以把自己或他人的创造性想法具体化,制定出可供实施的具体技术方案。那么什么是设计?技术与设计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
【环节2 】观察与思考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1)展示手表的图片 红军军官配发的第一代怀表,上世纪七十年代流行的上海牌手表,充满时尚气息的现代的是世界品牌表。【百度搜索】http://blog./2007/08/09/094721.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2)展示书写工具(笔)的发展过程:鹅毛笔――蘸水钢笔――蓄水钢笔――圆珠笔。【百度搜索】http://blog./2007/08/09/094812.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3)展示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 古代的马车----汽车,在这个过程中,结构的更新,动力的改变,工艺的进步,乃至每个零件、每种材料的革新,都显示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而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设计者的心血。【百度搜索】http://blog./2007/08/09/094747.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4)展示手机的发展过程【百度搜索】http://blog./2007/08/09/094833.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5)展示自行车的发展过程【百度搜索】http://blog./2007/08/09/094924.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环节3 】 探究与交流“核桃好吃,壳难剥”。我们现在考察核桃剥壳技术,设计一种比较实用的核桃剥壳设备。如果没有周到精心的构思设计过程,是难以做到的。我们仅从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方案选择来分析,就可以了解到设计过程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可以参考一般坚果或类似的农产品(花生、板栗、杏核等)的破壳方法,比较并拟定核桃剥壳机的工作方式。先来考察几种常用的破壳方法:1.撞击法 核桃以较大的速度v撞击打板(或衬板),经反复撞击后使核桃外壳开裂,实现去壳。【百度搜索】http://www.5ykj.com/Health/UploadFiles_9108/201003/2010030508065078.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2. 搓碾法 核桃在两片相对 运动着的动、定齿盘问受到强烈的碾搓和剪切作用,外壳破碎并脱离,达到去壳目的。【百度搜索】http://www.5ykj.com/Health/UploadFiles_9108/201003/2010030508065032.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环节4】实践与体验 讨论并总结常见的破壳方法的特点破壳方法 工作原理 优点 缺点 撞击法 挤压法 搓碾法 其他方法1 其他方法2 【环节5 】分析讨论 1.什么是设计?2.设计和技术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环节6 】 交流展示1.设计是一项有设想、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2.设计中凝结着设计工作者的创造性智慧,使得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所以设计也是综合智力活动,在设计技术产品时,必须考虑很多因素。3.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4.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设计的主题更加丰富,也为产品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不断考虑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改进现有的产品。5.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环节7】课堂小结 1.技术设计的概念
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指的是综合设计,它涉及广阔的领域,而技术世界中设计指的是技术设计。它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设计不同。技术设计是具有本领域的独特性,是根据技术的根本目的而展开的。具体领域设计包括技术设计、艺术设计等。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等。
艺术设计侧重于欣赏、审美,更强调感觉的需要。
2.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是紧密联系的。现在产品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实用的价值,也要考虑到美观的需要,本书涉及的设计侧重于技术产品的设计。3.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百度搜索】 http://blog./2007/08/09/095048.jp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环节8 】 活动延伸1.大蒜味美且有保健作用,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种调味辅料,然而大蒜的皮不好剥。大家能构思出大蒜剥皮的装置吗?再深入考虑一下,能否设计出一种家庭用的做蒜泥的小设备呢?2.王静是高一年级某班的同学,现在她碰到了一个难题:入秋以后,风很大,衣服晾晒在窗外,老被风吹掉在楼下,要不就是和别人的衣服缠绕在一起,挺令人心烦的。你能帮她设计一种不怕风的衣架吗?【环节9】视野拓展1.播放视频---------《工业设计的奥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体会设计在工业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对企业生存发展所起的作用【百度搜索】 http://t3./it/u=4118351119,1971631205&fm=20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2.播放视频--------- 12款绝妙创意的环保餐具设计【百度搜索】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02/12/1601527.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教学反思通过实际教学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反思,有以下心得:
本节内容是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三节内容,本节课将技术的性质与技术设计联系起来,是由技术向设计过渡的小节。本节课的亮点是: 1.在讲解案例分析时,我添加了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例,同时让学生也参与到分析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2.整堂课,我用了大量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举例、马上行动、讨论等师生互动行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整个教学过程,各个知识点衔接流畅,逻辑紧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学生讨论问题不够积极,如果能引导学生如何讨论,并进行有效的评价,整堂课效果会更好。生活中处处有技术,处处有设计,但作为普通人,特别是中学生,习惯于所处的环境,习惯于由知识到知识,对于身边的技术现象、技术活动过程视而不见,今后要让学生抽出时间去体验技术过程,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使用一些现场感比较好的、合适的课程资源。
教师个人情况:省份:河南省学校: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姓名:陈光军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庆丰街12号我以学生为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奋耕耘,在本职工作中埋头苦干、教书育人,开拓创新,,多次获省级优质课奖,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奖,辅导学生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多次获奖.。多次被评为优秀科技辅导教师,郑州市十佳科技辅导员……..在教学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合作中求创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