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及影响
时间
标志
影响
第一次
科技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的
广泛运用 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第二次
科技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二战期间,世界军事科技取得了较大发展,如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
二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直接因素是什么?
电子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问世。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
人类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克隆
多利(克隆羊)
从材料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蒸汽机从研制到18世纪定型投产用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就投入应用,如原子能的利用为6年 ,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从发现到应用仅1年,电子计算机自问世至今已发展到第五代……
1、大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从材料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而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从材料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从材料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0世纪初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5%~10% 60%~80% 70%~80%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中新技术所占的比重的变化表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从材料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970 1979
农业 5% 3%
制造业 30% 13%
服务和信息业 15% 72%
1970~1979年美国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变化情况表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变化
从材料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美国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1993年又提出集卫星、光纤、计算机、数据交换和通讯等技术于一身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西欧各国则推出以电子计算机、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研究开发内容的 “尤里卡”计划,日本也在80年代提出“科技立国”战略和以生物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计划即“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印度1983年提出了“新技术政策声明”,确立经济发展的三个重点是: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和航天技术,1986年,中国提出了著名的“863计划”,研究领域涉及生物、信息、能源、自动化、航天、激光、新材料技术等7个领域和15个主题……
3、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和广岛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当时两次共死亡10多万人,负伤和失踪者9.4万多人。
遭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