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yǎ)??? 蹂躏(lì)??? 锦幛(zhàng)????????B.?水藻(zǎo)??? 蓬蒿(gāo)??? 蝼蚁(lòu)
C.?干瘪(biě)??? 淤滩(tān)??? 胚芽(pī)??????????D.?簇新(cù)??? 虔信(qián)??? 瞰望(k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促狭??? 碗筷??? 姊妹??? 千恩万谢???????????????????????????B.?聒噪??? 作揖??? 心窍??? 顶足之势
C.?犹然??? 乡绅??? 皂靴??? 顿开矛塞???????????????????????????D.?商酌??? 体统??? 勾当??? 如雷惯耳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我”是指诗人舒婷,文中的“你”是指“祖国”。
B.?《梅岭三章》表达了作者陈毅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C.?《萧红墓畔口占》这首诗,是现代著名作家戴望舒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即兴作诗。
D.?《海燕》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代表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母亲》等。
4.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份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应当重视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少年儿童从小学会做人。××中学结合本地人文特色,倾力创造“敬文化”校园,培养学生“敬已、敬人、敬物、敬业”的“四敬”品质,是实实在在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举。
A.?将“历史悠久”或“源远流长”任意删掉一个。?????B.?将“发展和传承”改为“传承和发展”。
C.?把“倾力创造”改为“倾力打造”。???????????????????????D.?把“践行”改为“实践”。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古诗文里________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________……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 古诗文的领域,寻览到汉语的________,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B.?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
C.?蕴藏??? 思想??? 潜入??? 奇珍异宝???????????????????????????D.?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7.给划线的字注音从,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簇新 ________
②捷报 ________
③蠢笨 ________? ?
④suì洞________
⑤jié报 ________
⑥jiān灭________
8.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①喷________而出
②血雨________风
③伤________累累
④取义成________
9.把三个备选词语填入下列语段(只填序号),使语段表意恰当。
①主题??? ②手法??? ③意境??? ④情感
??? 现代诗虽然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但同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鉴赏时要从诗歌的语言入手,去感受诗歌的优美________,理解诗歌的深刻________,品悟诗歌的真挚________,分析诗歌的精彩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读懂了一首现代诗。
10.文学常识填空。
??? 高尔基是苏联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________》《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海燕》原名《海燕之歌》,是他的短篇小说“幻想曲”《________》的结尾部分。
11.将“老水车、驳船、矿灯、稻穗、路基”这几个词语填入下面的空缺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________,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________,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________;是失修的________;是淤滩上的________/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12.近日,重庆某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重庆市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
(2)活动现场,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诵朱自清的《背影》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
(3)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称。
二、诗歌鉴赏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 题①
陈 毅
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
(3)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
三、阅读理解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桢
???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馀,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竞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镬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
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日:“专治五子,毋及馀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日记数千言________??? ②赵先生耻居其下________
③诸生侍侧凛凛________??? ④且遗一朴________
(2)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B.为讲说甚详恳??? 武陵人捕鱼为业
C.以身先之??? 全石以为底
D.书其面日??? 其真无马邪
(3)翻译句子。
①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②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
(4)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好沉的一抔土
石? 英
???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梁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顫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意?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着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杯普通的土,一时竟舍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 ?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 ?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
B.第⑥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
C.文章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我”爱土成性。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 高梁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 , 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 , 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①赏析画线句子:
②赏析划线词语:
(4)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2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作者为什么认为黄河口的土“好沉”?请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故乡的雷雨声
[美]鲍勃·莫尔德
??? ①对于密西西比州的布兰登这地方来说,五月份就热成这样是不正常的。A.南边的地平线上,雷雨云很快聚成崇山峻岭似的云团,空气中一丝风也没有,潮气很重,手掌心似乎可以搓出水来,一杯咖啡的功夫,天色已经暗下来,闪电狂舞着划过地平线,雷声隆隆,遥远而低沉,不久大雨扑面而来,把我们从屋外赶进室内,恰逢电话铃响了。B.妻子帕特拿起话筒,在这阴郁的天气里,她的脸上露出绝无仅有的欣喜。
??? ②打来电话的是我们的儿子戴维,军用直升机飞行员。三个月前他自立谋生了,被派往朝鲜,执行任务一年,驻扎在非军事区附近。
??? ③戴维故意说得很高兴,反而使我们更清楚地感觉到了他的真实心境。二次大战期间,我作为一名士兵,把漫长的时间打发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孤岛上,实在知道严重的思乡病有什么样的症状。
??? ④渐渐,交谈像良药一样提高了我们的情绪,接着,电话机旁的窗外响起了一声霹雳。
??? ⑤“什么声音?”戴维问,“炸弹吗?”
??? ⑥“没什么,打雷。”帕特说,“这里都下了一个星期的雨了。”
??? ⑦沉默。
??? ⑧“戴维,”我问,“你走了吗?”
??? ⑨“我在想妈妈说的话——‘没什么,打雷’,你们知道我现在最想念的是什么吗?是故乡的雷声。我们这里刮风下雨下雪,可从来不打雷。”
??? ⑩“爸,记得我小时候吗?”他接着说。“我们俩是怎样躺在地板上聆听雷鸣的?为了让我不害怕,你是怎样谈笑风生的?”
??? ?“记得。”我说,努力克制自己,不让喉咙发哽。
??? ?“现在能和你一起听一听雷声就好了。”他轻轻地说。
??? ?刚刚打完电话,我就拿上我的磁带录音机、高尔夫大伞和一把木椅。“我去给儿子录下一些雷声。”我对帕特说。
??? ?“鲍勃,邻居们会说你疯了。”
??? ?“戴维不会。”我说,走了出去。
??? ?电光闪闪划过天空,如同焰火大表演,我坐在暴雨中的大伞下,录下了半小时的密西西比最好的雷声,孤独的士兵永远也听不厌。第二天,我把磁带邮寄给戴维,简书:“特别礼物。”
??? ?三个星期后戴维又打电话来,这一次他已经心平气和。“爸,”他说,“你肯定想象不到我昨天晚上都干了些什么。我邀请朋友到我房间举行一次雷声晚会,听录音的时候,大家的反应都一样。开始是寂静,随后是一阵悲哀叹息,以为是令人厌烦的战争之声。可当大家知道这是故乡的声音时,心情立即好转,我们如释重负,晚会变得非常愉快,真不知该怎么说,这磁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他还说,“现在我安心了。谢谢你,爸!这礼物不落俗套,乡音解乡愁啊。”
??? ?帕特和我也获得一种特别的回报,戴维在朝鲜的余下来的八个月里,我们发现自己竟在渴望着暴雨。再也不把它们当作倒霉的天气而感到压抑愁闷了,我们开始对暴风雨另眼看待。每一阵隆隆的雷声,都缩短了我们与远离家门的儿子之间的距离。
??? ?哪怕雷声响在明尼苏达,如今戴维当战斗机教练员的地方,它仍然是天赐神授。雷声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在世界的什么地方,我们总是心心相连的一家。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不超过30字)
(2)联系文章谈谈你对儿子“故意说得很高兴”中“故意”的理解,分析父亲却感觉到了儿子的真实心境的原因。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4)①从修辞或描写角度品析画线的A句。
②试分析画线的B句在文中的作用。
(5)“雷雨声”是人们熟悉的声音,但在本文中它有哪些深层含义?作者通过雷雨声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四、写作题
17.任选一题作文。
(一)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记叙文。
??? 听说省博物馆展出了一艘从海底打捞出来的古沉船,我和妈妈前往参观。一进展厅,这艘传说中的古沉船就映入我的眼帘。我驻足凝望,思绪飞扬,心也随船起航,穿越时空,回到了几百年前,如梦境般,经历了一场奇幻之旅。这段旅程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妈妈的催促下,我离开了。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日子每一天都是新的,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请以“最美是家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部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D
2. B
3. D
4. B
5. D
6. D
7. cù;jié;chǔn;隧;捷;歼
8. 薄;腥;痕;仁
9. ③;①;④;②
10. 童年;春天的旋律
11. 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12. (1)示例:名家示范入耳|经典作品润心;学名家诵读|赏经典魅力;跟随名家读经典|启迪智慧悟人生。
(2)示例: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同样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为我们诠释了深沉含蓄的父子之情。有请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带领我们重温经典!
(3)示例:课文诵读大比拼;诵读技巧分享会诵读好处大家谈;古典诗词朗诵会
二、诗歌鉴赏
13. (1)“大地红”是指革命取得胜利,反动统治被推翻,全国人民翻身得解放。
(2)表现出陈毅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看轻个人生死的伟大精神。
(3)与第三首表达的信念一致;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三、阅读理解
14. (1)每天;以……为耻;陪伴侍候;留下
(2)C
(3)①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太守也没有办法。
②当时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每天能背诵几千字的书,赵先生觉得如果赶不上他是一种耻辱。
(4)勤学,有上进心,以身作则,规矩严明。
15. (1)D
(2)紧承上文;欲扬先抑;强调印象中黄河口土质的粗糙、贫瘠;与下文写土的肥沃、清香形成对比。(意思对即可)
(3)①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高粱穗比作硕大的锣鼓槌,形象地写出高粱穗的饱满:“擎”赋予高粱以人的动作,生动地写出高梁的壮硕。
②示例:“腾出”写出珍鸟受惊吓后急速飞离的情态;“飘落”写出珍鸟的轻盈;给秋熟图景增添了生机。(意思对即可)
(4)沉重的历史已经过去:新中国治黄成绩显著;新洲的美好前最指日可待。(意思对即可)
(5)来源地城广阔,汇聚九省区沙土精华;凝结中华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有历史厚重感:历经淘滤,随波逐流成为精神动力。(意思对即可)
16. (1)父亲把故乡的雷雨声作为“特别礼物”送给远在朝鲜的儿子。
(2)“故意”是因为自己远离父母,并驻扎在非军事区域附近,怕父母担心,报喜不报忧。因为二次大战期间,“我”作为一名士兵,把漫长的时间打发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孤岛上,实在知道严重的思乡病有什么样的症状。
(3)①细致入微。“戴维故意说得很高兴反而使我们更清楚地感觉到了他的真实心境”。②善解人意。“渐渐,交谈像良药一样提高了我们的情绪”。③深爱孩子,“电光闪闪划过天空,如同焰火大表演,我坐在暴雨中的大伞下,录下了半小时的密西西比最好的雷声”。
(4)①修辞角度: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雷雨来临时的可怕和潮湿,表现当时内心的压抑和不适。描写角度: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压抑的氛围,推动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写出了帕特接儿子电话时欣喜的神态,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写与儿子的通话做铺垫。
(5)“雷雨声”的深层含义是在远离故乡的士兵心中代表思慕的家乡,也代表家乡的温情,真挚的亲情。主题:表现了渴慕故乡的士兵无尽的怀乡之情,也代表父子两代人之间的沟通理解。
四、写作题
17.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