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实验班)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实验班)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25 21: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试卷
生 物 试 题(实验班)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B.受精作用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后代多样性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体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有重要作用
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 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抓取的小球可不用放回原来小桶,但必须多次重复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
C.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
D.甲、乙重复3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分别约为50%、25%
3.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现象
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包括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为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分离比
4.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 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A. 1/2 B. 1/4 C. 1/8 D. 3/8
5.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B.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A+T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C.在一个DNA分子中总是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6.下图是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图解,其中细胞提取物是加热致死的S型菌破碎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设置第①组实验是作为对照 B. 第②~⑤组利用酶的专一性
C. 培养后第④组不出现R菌落 D. 本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7.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T2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 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C.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D. 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8.下图为常染色体上某基因结构及变化示意图(该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病)。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③过程都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内
B.②过程导致新基因中(A+T)/(G+C)值减小,而(A+G)/(T+C)值不变
C.①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
D.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相同
9.下列对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一般按照“DNA→RNA→蛋白质”的途径进行
C.同一株水毛茛水面上下的叶片形状不同表明生物体的性状仅受环境的影响
D.在RNA病毒中RNA作为遗传物质控制性状
10. 下列图示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 B. C. D.
11.为指导遗传咨询,医生通过产前诊断技术从孕妇体内取得胎儿细胞进行检查分析,以此判断胎儿是否患遗传病。下列叙述正确是
A. 借助染色体筛查技术,诊断胎儿是否患红绿色盲病
B. 体外培养胎儿细胞并分析染色体,诊断胎儿是否患先天性愚型病
C. 用光学显微镜检查胎儿细胞,可判断胎儿是否患有青少年型糖尿病
D. 对胎儿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数量分析,可判断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
12.下列有关密码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氨基酸只能有一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 B.CTA肯定是密码子
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信使RNA上的CGA在人的细胞中和在小麦的细胞中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13.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A.萨顿通过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第一次把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C.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拍摄了DNA的衍射图谱,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4. 赤鹿是一种哺乳动物,其雌雄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甲、乙分别是雌性和雄性赤鹿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的A、B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B. 乙图细胞中含有14个核DNA分子
C. 由乙图可知雄性赤鹿是三倍体
D. 仅考虑自由组合,正常的雌性个体可能产生8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卵细胞
15.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隔离的实质是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常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等
D. 基因库有差异的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从而作为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下图①~⑤是用某种方法在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为①→③→②→⑤→④
B.图①中,细胞内的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③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D.图⑤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17.下列有关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乳酸菌替代大肠杆菌进行实验,可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
B. 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细菌,保温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实验结果
C. 子代T2噬菌体的DNA全部来自于亲代,蛋白质全部来自于大肠杆菌
D. 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细菌,沉淀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18.图l所示为某种生物细胞内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图2表示中心法则,图中字母代表具体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过程可在原核细胞中进行,其转录和翻译过程可同时进行
B.图2中过程c和d的产物不同,但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C.酶甲和酶乙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而酶丙则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
D.图l体现了图2中的a、b、c和e四个生理过程
19.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一个基因能突变为多种等位基因
B.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也可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
C.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一定导致基因突变
D.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20.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生物(不发生变异)自交后代产生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的概率为1/8
B. 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4
D. 丁图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11分)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时期的模式图;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关系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分裂过程发生的器官是 ▲ ,由甲→乙属于 ▲ 分裂。
(2)甲、乙、丙、丁四个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 。等位基因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_细胞中。
(3)甲细胞中有 ▲ 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含有 ▲ 条染色单体, ▲ 条脱氧核苷酸链。
(4)丁细胞的名称为 ▲ ,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 ▲ 染色体。
(5)图1中的细胞处于图2中的CD段的有 ▲ ,DE段的变化是 ▲ 的结果。
22.(11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属 ▲ 性基因。
(2)Ⅰ-1的基因型是 ▲ ,Ⅰ-2能产生 ▲ 种卵细胞,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 。
(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 ▲ 种基因型, ▲ 种表型。
(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几率是 ▲ 。(2分)
(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 。
23.(12分)下图表示发生在真核细胞内的两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中甲的名称为 ▲ ,与乙相比,丙特有的成分是 ▲ 。
(2)过程Ⅰ中,方框内应该用 ▲ (填“→”或“←”)标出该过程进行的方向。
(3)过程Ⅱ属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 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 ▲ 部位,与过程Ⅰ相比,过程Ⅱ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 。
(4)过程Ⅱ,如果合成的一条多肽链中共有150个肽键,则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至少应有 ▲ 个碱基,合成该肽链共需 ▲ 个氨基酸。
(5)若过程Ⅱ的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①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 。若该多肽合成到UGC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是 ▲ 。
(6)物质①在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中表达得到的蛋白质 ▲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原因是 ▲ 。
24.(10分)某种小鼠的毛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某研究小组做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两只灰色鼠杂交,子代中黑毛:灰毛:白毛=1:2:1
实验二 两只纯合的灰毛鼠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黑毛,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
F2中黑毛:灰毛:白毛=9:6:1
(1)由题意判断,小鼠控制毛色的遗传遵循 ▲ 定律。
(2)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为 ▲ ,子代灰毛的基因型为 ▲ 。
(3)实验二亲本的基因型为 ▲ ,分析该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黑毛鼠的基因型有 ▲ 种,纯合灰毛鼠的基因型有 ▲ 种。
②F1测交,后代表型及对应比例为 ▲ 。
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灰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 ▲ 种(不考虑正反交)。
④F2的灰毛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F2中灰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白毛个体的比例为 ▲ 。
25.(11分)下图为几种不同育种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①④⑤⑥过程所示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 ;与①②③过程相比,①④⑤⑥过程培育新品种的最大优点是 ▲ ,原因是 ▲ 。
(2)图甲中,过程⑤采用的方法是 ▲ ,理论上可获得 ▲ 种单倍体,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 。
(3)图乙中,黑麦和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杂种植株不育的原因是杂种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 ▲ ,导致其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科学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过程B常用一定浓度的 ▲ (试剂)处理杂种个体的幼苗,该试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 。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让其自由交配,则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 ▲ ,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 。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试卷
生 物 试 题(实验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5、DADCC 6—10、CBDCC 11—15、BDBC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AC 17、ACD 18、AB 19、BCD 20、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11分)
(1)睾丸(精巢) 有丝 (2)甲、乙、丙 丙
(3)4 8 16 (4)次级精母细胞 常
(5) 丙、丁 着丝粒分裂
22.(11分)
(1)常 X 隐 (2)AaXBY 4 1/4
(3)6 2
(4) 3/8(2分) (5) 1/8
23.(12分)
(1)RNA聚合酶 核糖
(2) ← (3)翻译 核糖体 U-A
(4)906 151 (5)AGACTT UAG
(6)不完全相同 不同细胞内基因进行选泽性表达
24.(10分)
(1)自由组合 (2) Aabb和aaBb aaBb、Aabb
(3)AAbb和aaBB ① 4 2
②黑毛:灰毛:白毛=1:2:1 ③ 4 ④ 1/3 1/9
25.(11分)
(1)染色体变异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2)花药离体培养 4 0
(3)联会紊乱 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形成
(4)64%(16/25) 80%(4/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