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认识声现象》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影响音调的因素是( )
A.振幅
B.频率
C.材料
D.结构
2.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鸟鸣声和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
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不同
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
3.关于下列设备所涉及声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扬声器——可以将声音的音调变高
B.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纹锁——辨别声音的响度来开锁
D.听诊器——利用超声波来进行诊断
4.如图所示,2020年1月24日晚郑州分会场,郎朗和高昱宸演奏的《黄河》款款而来,让听者沉醉其中,再一次展现了黄河的风貌,他们演奏时手指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振幅
D.音色
(第4题)
5.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由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乐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6.次声波武器是指能发射20
Hz以下的次声波的大功率武器装置。高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次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传统的房屋、石头、金属等物体碰到这种武器根本无法起到作用。下列选项中能阻挡这“无形”的武器袭击的是( )
A.金属网
B.磁性物质网
C.真空带
D.钢筋混凝土
7.线上学习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谁在回答问题
B.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人发出了次声波
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公路旁安装的噪声检测装置并不能减弱噪声,它只是起到检测和监督的
作用
D.我们可以利用灵敏的声学仪器监测一些自然灾害产生的次声波,提前预
警,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9.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比赛时,由一人敲鼓指挥,选手按鼓声的节奏划桨前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B.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1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第10题)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2.专家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废墟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小明在站台等候公共汽车,突然听到同班同学小红在叫他,但是他没有看到小红,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判断的,叫他的声音是由小红声带________产生的;此时他看到一辆汽车疾驰向东而去,随后路边的落叶向路中飘去,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站台在向________运动。
14.中国古代也有计程车——记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________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15.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________而产生的,钟声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人通过________(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
16.如图所示,吉他弦有粗有细,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发出的声音主要是________不同,在演奏中要改变声音的这一特性,还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第16题)
17.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________增大,后者是要较好的保持原声的________。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1.10,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若有大卡车路过,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三、实验探究题(18题11分,19题12分,共23分)
18.(1)上课时王明把钢尺按在课桌边上(如图甲所示),每次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发现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得越________,音调越________。
(第18题)
(2)原来管乐器的音调跟空气柱有关,于是王明在实验室取了三支材料和厚度都相同的玻璃容器(如图乙所示),其中a、b高度和横截面积相等,b、c等高,b的横截面积比c的小。各量筒内装有如图乙所示的水。王明想要根据所听到的音调的高低来探究空气柱发声的频率与空气柱长度和空气柱横截面积的关系。
①若探究“空气柱发声的频率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应选容器________和________;(均填序号)
②若选择的量筒是b、c,则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第19题)
(1)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________(填“质量”“体积”或“厚度”)。
(2)李树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最强
最弱
较弱
(3)李树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5)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法。
四、综合计算题(20题10分、21题13分,共23分)
20.地震时震源的振动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会感到左右摇摆,假设在某次地震中纵波在地壳的浅层以6
km/s的速度传播,横波以3.5
km/s的速度传播,某个地震观测站测得纵波到达的时间是14时30分,横波到达的时间是14时31分40秒,则:
(1)两波到达的时间差是多少秒?
(2)该观测站距地震处约多少千米?
21.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64
m时(L=64
m),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
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
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答案
一、1.B 2.D 3.B 4.A 5.A 6.C
7.C 点拨:人的声带能够产生64
Hz~1
300
Hz的声音,不是次声波。
8.B 点拨: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9.D 点拨: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是错误的,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小与介质性质及温度有关,与敲鼓快慢无关。
10.A
11.B 点拨:“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响度大,A错误;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正确;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可以根据音色的不同来区分,C错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错误。
12.D 点拨:固体能够传声,且传声效果好。
二、13.音色;振动;西
14.振动;音色;信息
15.振动;空气;音色
16.音调;手指按压弦的位置 点拨:拨动粗细不同的吉他弦时,弦的振动快慢不同,粗的振动慢,细的振动快,故可以改变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时,也可使弦的振动快慢改变,故也可以改变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
17.响度;音色;分贝(dB);增大
三、18.(1)快;高
(2)①a;b ②空气柱发声的频率与空气柱横截面积的关系
点拨:(1)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2)若探究空气柱发声的频率和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时,应选择a和b;若选择b和c,探究的是空气柱发声的频率和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19.(1)厚度
(2)材料吸音性能
(3)聚酯棉
(4)材料种类(合理即可)
(5)控制变量
点拨:(1)在质量、体积、厚度三个物理量中,影响吸音效果的主要是材料的厚度,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厚度。(2)实验目的是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故表中空格处应填入材料吸音性能。(3)比较表格中三种材料的吸音效果可见,聚酯棉最适合隔音墙装修。(4)由实验可知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材料种类(或厚度、硬度、弹性等)。
四、20.解:(1)14时31分40秒-14时30分=100
s。
(2)设该观测站距地震处的距离为s,则-=100
s,即-=100
s,解得s=840
km。
21.解:由题意可知,声音在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声与L和s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s声=L+s车,即v声·=L+v车·,则340
m/s×=64
m+v车×,解得v车=20
m/s=72
km/h<80
km/h,故该车不超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