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合格性考试(广东)-专题九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122张+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高中生物合格性考试(广东)-专题九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122张+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26 08:02:46

文档简介

(共122张PPT)
专题九 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点展示
1.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
(1)说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2)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2.探究实践: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知识网络
组别
亲本
F1
F2
1
野生型♀×品系M♂
野生型
野生型2
397株、矮秆778株
2
品系M♀×野生型♂
野生型
野生型2
833株、矮秆951株
类型
绿粒半无叶型
绿粒普通型
黄粒半无叶型
黄粒普通型
数目
413
1
251
141
421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德尔的豌豆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交实验(
分离定律及应用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豌只
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遗传的基本规
交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
定律及应用
萨顿的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类红绿色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性遗传
W型性别决定
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
ZHISHI
SHI
高茎矮茎
高茎高茎
DD×dd
Dd×Dd
配子
配子D
ddDddd
dd
Dd
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F
2
高茎
矮茎(隐性纯合子
Do
配子
测交后代Dd

委茎
易错诊晰
CUO
ZHENDUAN
典例精析
DIANLI
JINGXI
考点练
KAODIAN
LIANXI
⑩ax①④④①
④aa@
D
A
Ba上
B

2

22
真题体验
HENTI
高茎
矮茎
配子
矮茎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YYRR
X
yyrr
配子
(黄色圆粒)
配子YR
Y
y
R
yr
YYRR
YyRR
YR黄色圆粒黄色圆粒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YYRI
r
YYrr
YVRr
rr
黄色圆粒
黄色圆粒
YyRR
R
yyRR
yy
Rr
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YyRr
Y
yyrr
r
yrr
yoUr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测交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配子
测交后代
YyRr
yrr
yahr
yyrr
A
B
2B
C
D
传粉
A
去雄


A
A
a
A

P红眼(♀)
眼(o)
F1雌雄交配
眼(o、♀)
PXXW红眼(♀)×X"Y白眼(d
配子
1XWXw红眼(♀)×XWY红眼(d)合格演练测评(九)
(遗传的基本规律)
姓名:      班级:      正确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通常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D.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雌蕊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  )
A.兔的长毛与短毛  
B.人的身高与体重
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豌豆种子的黄色与圆形
3.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B.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C.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4.在高等动物的一生中,细胞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无丝分裂过程中
B.受精卵形成过程中
C.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
D.减数分裂过程中
5.下列各项基因组成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为9∶3∶3∶1的是(  )
6.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A.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化
B.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C.杂种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
D.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
7.生命科学发展史中,发现遗传规律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实验 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8.玉米的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R)对非糯性(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亲本为纯种的黄色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白色非糯性玉米杂交,F1自交,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B.
C.
D.
9.(2018年6月·广东学考)猫的毛色黑与棕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只黑猫交配,生了一只黑色雌猫和一只棕色雄猫。要判断这只黑色雌猫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选用与其交配的雄猫最适合的是(  )
A.纯合的黑色猫
B.杂合的黑色猫
C.纯合的棕色猫
D.杂合的棕色猫
10.(2018年1月·广东学考)果蝇的灰腹和黑腹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当一对灰腹果蝇杂交,F1有灰腹和黑腹两种果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灰腹为隐性性状
B.亲代中灰腹果蝇为杂合子
C.F1中黑腹果蝇是纯合子
D.F1中两种果蝇之比约为3∶1
 
11.如图所示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道3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Y染色体遗传
12.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子代(  )
A.都为芦花鸡
B.都为非芦花鸡
C.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
D.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
13.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主要原因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型的配子∶含Y型的配子=1∶1
C.含X型的精子∶含Y型的精子=1∶1
D.含X型的卵细胞∶含Y形的卵细胞=1∶1
14.研究人类的遗传病时,我们可以从家庭系谱图中获取信息。下图是一个单基因遗传病家庭系谱图,据图可判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5.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如患病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正确的是(  )
A.应选择生女儿
B.应选择生儿子
C.生男生女均可,都不会患病
D.生男生女都会患病,无从选择
16.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
A.祖父→父亲→弟弟
B.祖母→父亲→弟弟
C.外祖父→母亲→弟弟
D.外祖母→母亲→弟弟
17.遗传性神经性耳聋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女性患者的子女中均有正常的个体。则该病不可能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8.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
19.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C.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D.两实验都设计了正反交实验,排除亲本选择干扰
20.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3分)某豆科植物叶片的形状有圆形和卵形两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下表是关于这对相对性状的三组杂交实验以及子代数量的统计结果。请分析作答:
实验组别
亲本(P)
子一代(F1)
圆形
卵形
实验一
♀圆形×圆形♂
42
0
实验二
♀圆形×卵形♂
24
21
实验三
♀圆形×卵形♂
0
47
(1)依据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的     为显性性状。
(2)实验二中,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实验三中,F1的基因型是     ,F1自交,F2的基因型为     ,对应比例为     。
(4)红花与白花是该植物的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欲判断Y,y与R、r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可用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进行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之比是否为    ;也可对其进行测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之比是否为     。
22.(12分)用纯色长毛“波斯猫”(UUss)和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uuSS)杂交,可以培育出彩色斑点长毛的“喜马拉雅猫”。若U、u基因控制纯色和彩色斑点,S、s基因控制短毛和长毛,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的基因型为    ,表型为    。
(2)F2中“喜马拉雅猫”的基因型为    ,所占的比例为    。
(3)F2中还会出现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其基因型为    。
23.(15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三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图是雄果蝇M的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    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    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或b)和v(或V)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填可遗传变异类型),导致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合格演练测评(九)解析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通常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D.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雌蕊
解析: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因此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通常需要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雄蕊。故选B。
答案:B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  )
A.兔的长毛与短毛  
B.人的身高与体重
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豌豆种子的黄色与圆形
解析: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兔的长毛和短毛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人的身高与体重、棉花的细绒与长绒和豌豆种子的黄色与圆形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不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B、C、D错误。
答案:A
3.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B.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C.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解析: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成功的原因之一,A不符合题意;孟德尔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使结果科学准确,B不符合题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分析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C符合题意;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即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在高等动物的一生中,细胞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无丝分裂过程中
B.受精卵形成过程中
C.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
D.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析:高等动物的细胞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选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C错误;受精卵形成过程不能体现孟德尔遗传规律,B错误。
答案:D
5.下列各项基因组成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为9∶3∶3∶1的是(  )
解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为9∶3∶3∶1的是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亲本。
答案:C
6.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A.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化
B.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C.杂种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
D.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
解析:杂种自交后代性状分离的比为3∶1,A错误;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B正确;由于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故两者不成比例,C错误;杂种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为1∶2∶1,D错误。
答案:B
7.生命科学发展史中,发现遗传规律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实验 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的方法发现了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发现了基因连锁互换定律,人们称之为遗传学第三定律;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实验了解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8.玉米的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R)对非糯性(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亲本为纯种的黄色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白色非糯性玉米杂交,F1自交,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B.
C.
D.
解析:亲本为纯种的黄色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白色非糯性玉米杂交,F1YyRr自交,F2中黄色糯性∶黄色非糯性∶白色糯性∶白色非糯性=9∶3∶3∶1,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黄色非糯性和白色糯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答案:B
9.(2018年6月·广东学考)猫的毛色黑与棕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只黑猫交配,生了一只黑色雌猫和一只棕色雄猫。要判断这只黑色雌猫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选用与其交配的雄猫最适合的是(  )
A.纯合的黑色猫
B.杂合的黑色猫
C.纯合的棕色猫
D.杂合的棕色猫
解析:两只黑猫交配,生了一只黑猫和一只棕猫,说明毛色黑色为显性性状,棕色为隐性性状。要判断子代中黑色雌猫的基因型,可以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
答案:C
10.(2018年1月·广东学考)果蝇的灰腹和黑腹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当一对灰腹果蝇杂交,F1有灰腹和黑腹两种果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灰腹为隐性性状
B.亲代中灰腹果蝇为杂合子
C.F1中黑腹果蝇是纯合子
D.F1中两种果蝇之比约为3∶1
答案:A 
11.如图所示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道3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Y染色体遗传
答案:C 
12.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子代(  )
A.都为芦花鸡
B.都为非芦花鸡
C.雄鸡为芦花鸡,雌鸡为非芦花鸡
D.雄鸡为非芦花鸡,雌鸡为芦花鸡
答案:C 
13.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主要原因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型的配子∶含Y型的配子=1∶1
C.含X型的精子∶含Y型的精子=1∶1
D.含X型的卵细胞∶含Y形的卵细胞=1∶1
答案:C 
14.研究人类的遗传病时,我们可以从家庭系谱图中获取信息。下图是一个单基因遗传病家庭系谱图,据图可判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B
15.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如患病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正确的是(  )
A.应选择生女儿
B.应选择生儿子
C.生男生女均可,都不会患病
D.生男生女都会患病,无从选择
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症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患病男子只要不将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子代就不会获得该致病基因,因此患病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应选择生儿子。
答案:B
16.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
A.祖父→父亲→弟弟
B.祖母→父亲→弟弟
C.外祖父→母亲→弟弟
D.外祖母→母亲→弟弟
解析:色盲弟弟的基因型为XbY,Xb基因来自他的母亲,其母亲为XBXb,其母亲的Xb来自他们的外祖母。
答案:D
17.遗传性神经性耳聋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女性患者的子女中均有正常的个体。则该病不可能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析:如果女性患者的儿子中有正常的个体,那此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可能是A、B、D选项所列的遗传病。
答案:C
18.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
解析:在人类的红绿色盲的遗传中,女性色盲的父亲一定是色盲的,C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9.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C.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D.两实验都设计了正反交实验,排除亲本选择干扰
解析: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都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两实验均对F2的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B正确;两实验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C正确;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并未设计亲本的正反交实验,D错误。
答案:D 
20.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解析: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3分)某豆科植物叶片的形状有圆形和卵形两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下表是关于这对相对性状的三组杂交实验以及子代数量的统计结果。请分析作答:
实验组别
亲本(P)
子一代(F1)
圆形
卵形
实验一
♀圆形×圆形♂
42
0
实验二
♀圆形×卵形♂
24
21
实验三
♀圆形×卵形♂
0
47
(1)依据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的     为显性性状。
(2)实验二中,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实验三中,F1的基因型是     ,F1自交,F2的基因型为     ,对应比例为     。
(4)红花与白花是该植物的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欲判断Y,y与R、r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可用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进行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之比是否为    ;也可对其进行测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之比是否为     。
解析:(1)据上分析可知,实验三中圆形与卵形杂交形成子一代全为卵形,可判断卵形对圆形为显性。(2)实验二中,子一代圆形∶卵形=1∶1,故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yy和♂Yy。(3)实验三中,亲本基因型为yy×YY,F1的基因型是Yy,F1自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yy=1∶2∶1。(4)欲判断Y,y与R、r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可用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进行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之比是否为9∶3∶3∶1;也可对其进行测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之比是否为1∶1∶1∶1。如果符合,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3分)(1)三 卵形 (2)yy Yy (3)
Yy YY、Yy、yy(2分) 1∶2∶1(2分) (4)9∶3∶3∶1(2分) 1∶1∶1∶1(2分)
22.(12分)用纯色长毛“波斯猫”(UUss)和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uuSS)杂交,可以培育出彩色斑点长毛的“喜马拉雅猫”。若U、u基因控制纯色和彩色斑点,S、s基因控制短毛和长毛,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的基因型为    ,表型为    。
(2)F2中“喜马拉雅猫”的基因型为    ,所占的比例为    。
(3)F2中还会出现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其基因型为    。
解析:已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纯种的纯色长毛“波斯猫”(UUss)和纯种的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uuSS)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UuSs,表型为纯色短毛;让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为U_S_(纯色短毛)∶U_ss(纯色长毛)∶uuS_(彩色斑点短毛)∶uuss(彩色斑点长毛)=9∶3∶3∶1。(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一代基因型为UuSs,表型为纯色短毛。(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喜马拉雅猫”表现为彩色斑点长毛,则基因型为uuss;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一代基因型为UuSs,则子二代中的“喜马拉雅猫”(uuss)所占比例为×=。(3)己知子一代基因型为UuSs,则子二代中的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的基因型可能为uuSS、uuSs。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UuSs 纯色短毛 (2)uuss (3分)
(3)uuSS、uuSs(3分)
23.(15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三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图是雄果蝇M的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    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    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或b)和v(或V)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填可遗传变异类型),导致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解析:(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易饲养,繁殖快,后代多等。(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序列,需对其中的3、5、7(或4、6、8)3条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共5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3)对于红眼、白眼这对相对性状,果蝇M的基因型是XEY,其与基因型为XEXe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XEY)又有白眼性状(XeY)。(4)由于基因B、b与基因V、v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或b)和v(或V)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果蝇M(BbVv)细胞中的B和v、b和V基因分别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只有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才能产生Bv、bV、bv和BV四种雄配子,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基因型为bbvv,只能产生bv一种雌配子)测交,才能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BbVv)和黑身残翅(bbvv)后代。
答案:(每空3分,共15分)(1)易饲养,繁殖快,后代多 (2)5 (3)XEXe (4)不遵循 交叉互换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