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技术及其巨大的作用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细胞学”的建立,青霉素的发现又促进了抗生素技术的发展,这说明
A.科学先于技术产生,科学高于技术
B.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科学与技术不是相互依靠、相互制约
D.技术产生先于科学、技术高于科学
2.当1935年,普通民众可以直接从商场中购买到收音机这一产品,对其意义表述不当的是(
)
A.有很多民用电台可供收听娱乐
B.无线电通信技术异常成熟
C.人们生活资源极大丰富
D.电磁学理论研究的成熟
3.下面各个选项中,属于技术发明的是(
)
A.人们根据使用环境的恶劣程度,制造出“三防手机”
B.戴姆勒在汽车上采用双缸发动机,制造出动力更加充沛的汽车
C.人们根据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制造出雷达
D.利用直升机的飞行原理,制造出多旋翼飞行器
4.技术人的作用表现为人依息技术放或经长了自己的手,府等身体器官,拓展厂能动间,提高了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
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
5.袁隆平院士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他研究的“超级稻”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亩产高达1317斤。比原来每亩高出1000多斤,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一案例表明(
)
A.杂交水稻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B.人类可以依靠技术战胜自然
C.杂交水稻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杂交水稻技术可以解放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一项技术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B.技术是科学研究的产物,没有科学就没有技术。
C.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
D.技术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7.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发明的是(
)。
A.人们制造出圆盘锯、带锯、钢丝锯等,以满足各种不同锯割的需要。
B.某技师采用新的钻头刃口形状,提高了钻孔效率。
C.鲁班被边缘有齿的茅草割破了手,由此受到启发,造出了锯子。
D.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工厂生产出了不同款式的手机。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厂生产出了微型摄像机,是一项重大的发明。
B.技术发明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类的技术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创新史。
D.技术革新是在别人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某些改进。
9.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
A、技术具有目的性????????????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自然??
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10.海口万绿园是海口市政府利用填海造绿地的方式,将一片泥泞的海滩建造成一个园林式的供海口市民工作之余游玩休息的好去处。这一庞大工程体现了技术对下边哪方面有影响作用
(?
?
)
A、对人??
B、对社会??
?
C、对自然??
??
D、以上都有
11.助听器的发明开始是为了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清楚听到外面的声音而发明的,这说明了技术的
(??
)
A、目的性???
B、创新性??
??
C、综合性??
?
D、两面性
12.某同学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
C、综合性??
?
D、两面性
13.20世纪中叶,美国施乐公司发明的复印机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办公室革命,公司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多项专利。这说明了技术的(?????
)
A、专利性???
B、创新性??
?
C、综合性??
?
D、两面性
下列活动是技术活动的成果的是(???
)
A、干细胞???
B、牛顿第一定律??
热能转化为动能??
D、克隆
电池的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很多动力问题,但是电池的废旧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说明了技术(????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
D、两面性
16.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B超的技术???
万有引力的发现??
D、摄像技术的发明
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是个求知欲特别强的孩子。为了弄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他纵身跳进水中,险些淹死;看到母鸡孵出小鸡,他也学着母鸡的样子趴在鸡蛋上…对技术的浓厚兴趣和热情推动着爱迪生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发明。爱迪生在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使他得到了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以下的什么关系中(???
)
A、技术与人?????
B、技术与社会??????
技术与自然?????
?
D、技术与科学
18.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并赋予发明人一定的权益,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
)。
A.、经营权????
B、著作权????
C、专利权?????D、商标权
19.电动剃须刀发明之初体积很大,携带不方便。于是,有人设计出一种小巧、便携式的电动剃须刀。这一设计推动了电机微型化技术的发展。说明了(??
)
?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设计是主要推动力
20.1925年,贝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短短几十年时间,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手动到遥控,从平板电视机到液晶电视机的发展历程。这说明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D、两面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们通常可以利用某时代的特征技术划分技术发展史,并以此来命名一个社会或一个时代,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积累形式。
3.技术具有目的性、创新性、两面性、______、______、综合性、价值性七个性质。
4.技术的发明是指创造自然界______的事物。?
5.设计是______的关键,在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技术创新将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一类是来源于______的发现。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食物、制作衣物、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
2.技术是指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
3.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以产生社会效益。(
)
4.发明和创新推动着技术的发展,而技术也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
5.技术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然,包括现在、未来和过去的自然界。(
)
6.设计推动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
)
7.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上,而设计正是产生解决问题方法的主要途径。(
)
8.技术发明和技术活动往往需要多种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运用,这种综合不是简单地经合,它是在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对已有的技术和知识进行有机的综合运用。(
)
9.技术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
)
10.在现代社会中,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往往倚重于科学上的重大发现。(
)
四、简答题(第1、2、3、题每小题4分,第4小题8分,共20分)
1.寻找熟悉的一项技术或一样物品,了解它的发明、发展历史,使用图表形式描述其发明及革新的历程。(4分)
2.任举两例,说明技术的两面性?(4分)??
3.任选四种技术,分析该技术分别满足了人的哪些需求。(4分)?
??①印刷技术
。?
??②制冷技术
。?
?
③纺织技术
。?
④建筑技术?????
。?
⑤B超技术?????
。?
⑥摄像技术??????
。
4.以智能手机为例,说明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综合性、价值性等性质。(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技术及其巨大的作用
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CDC
6-10
BBABC
11-15
ACADD
16-20
CCAAB
二、填空题
1.蒸汽机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2.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
3.实践性
相关性
4.原来没有的
5.技术
6.偶然的
三、判断题
1-10
√
√
√
√
√
√
√
√
√
√
四、简答题
1.本题目旨在阐明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在不同时期均有其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技术支持,利用图表的方式表明其时间节点上产品特征上的区别和技术区别。
2.农药技术
原子能技术
3.文化传播
食物保存
人类温?
人类居住
医学检查
保存资料
4.本题目选取学生最熟悉的技术载体--手机,作为技术6个性质的呈现载体。可以方便学生从自已生活实践经验出发,谈出自己的切身感受。
手机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信息传递,是为了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远程传达信息所设计的产品。其实践性体现在研发、应用和选代的全部过程中。例如:在研发过程中,必然制造出多个样品机再根据使用手机的极端环境测试,实践出最适合的一款设计样品。
现在的智能手机,集合了传感器技术、摄像成像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是一个多技术融合的载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