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 5 《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 5 《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25 18:2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并从优美的舞姿中领悟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2、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手段ipad的使用,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在探究孔雀的同时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傣族舞的基本动作,自己创编舞蹈。
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课“快乐的舞蹈”中的表演曲目,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音乐没有什么概念,由于年龄小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很有限,而且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们活泼好动、喜爱游戏、模仿的天性,因此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调动、培养、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也是使他们想学、愿学的好途径。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初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2、学会傣族基本舞步,能随着音乐律动。
教学难点:
1、歌曲中同节奏、同歌词,但不同旋律的最后两乐句的比较:
6 33| 12 2| 16 12| 2 -|
6 33| 12 2| 31 61| 1 -|
2、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教学准备:
琴、多媒体、ipad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组织教学
播放音乐《彩云之南》。
师生律动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学生合着音乐的节拍做律动,初步感受傣族音乐情绪和舞步的特点,为之后的载歌载舞做准备。
(二)、情境导入
1、师:课前的一段小律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彩云之南”,来到了风景优美的“西双版纳”。(课件)
师: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谁去过云南呢?谁能把你看见的景象给我们讲一讲?
生回答。
师:看来呀,云南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师: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我好想用一段舞蹈来表达此时此刻激动地心情,那你们想看吗?不过,老师有一个条件,当舞蹈结束时,你们要猜出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动物,好吗?
生回答。
师:那就一起来欣赏吧。(音乐)
师:谁猜出来了,是什么动物?
生:孔雀(课件孔雀)
3、师:你们喜欢孔雀吗?知道孔雀的家乡在哪儿吗?(课件)
生回答。
师:孔雀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也是“孔雀之乡”。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背景音乐,结合教师表演美丽的孔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三)、新歌教学
1、师:那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傣族歌曲,名字叫做《金孔雀轻轻跳》(课件出示课题),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可爱的小孔雀的!(课件播放歌曲)
生初听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首次聆听歌曲。
2、师:歌曲听完了,谁能说说唱的是什么内容啊?
生:孔雀和傣族的小朋友在一起玩。
师:歌曲的情绪如何呢?
生:优美、抒情。
3、师:让我们带着优美、抒情的声音用“la”来模唱旋律。(课件伴奏)
【设计意图】结合多媒体播放音乐,通过用“la”模唱,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学习歌词(出示曲谱)
? ?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真美,它的词更美,让我们轻轻地朗读歌词,一起走进傣族小朋友们快乐的音乐世界吧。
生随老师读歌词。
师:这首歌曲是2/4拍子的歌曲,我们用拍手,点手心来区分强弱,跟老师一起做,强、弱、强、弱......好,现在我们加上歌词,跟老师读。
生:按节拍跟老师读歌词。
师:这么美的歌词,你们喜欢哪一句?谁能按读节奏的方式把它说出来呢?
生(1):我喜欢阳光撒满小溪边,小朋友们拍手笑。
生(2):我喜欢展翅开屏,河边走。
生(3):我喜欢金孔雀轻轻地跳,雪白的羽毛金光照。
生(4):我喜欢小卜少,小卜冒,跟着孔雀一起跳。
【设计意图】利用PPT课件出示字体颜色不同的歌词,让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既解决了认字问题,又能很好地感受歌曲的强弱起伏。
5、师:那在歌词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指出来老师帮助你解答。
生:老师,小卜少和小卜冒是什么意思呀?
师:问的非常好,这是傣族语言,小卜少代表的是傣族小女孩儿,小卜冒代表的是傣族小男孩儿。(课件)
师:那么我们来做个互动小游戏好吗?
师:老师喊小卜少,女孩子们就答应“哎”,老师喊小卜冒,男孩子们就答应“哎”。
(师生配合。)
师:我们配合的真默契呀!
【设计意图】注意到二年级学生好奇的身心特点,从疑难解答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PPT展示图片,且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难点。
6、师:那聪明的小卜少、小卜冒们,让我们试着跟琴把第一段歌词唱一唱吧。(跟琴唱)(课件歌词)
7、师:咦,老师发现了一个小问题,有两句曲调,好像一样又好像不一样,你们能帮老师找找区别吗?(课件)
6 33| 12 2| 16 12| 2 - |
6 33| 12 2| 31 61| 1 -||
师:我们先来唱一唱。谁找到了?
生:节奏一样、歌词一样,但旋律不一样。
师:怎样来区分这两句呢?
生:可以画旋律线。
师:请各小组拿出pad,画出这两句的旋律线,画好的同学来展示。
师:我们跟着旋律线来唱一唱吧。
师:非常好,我们还可以根据这旋律线用一个傣族舞的基本动作来区分,把双臂张开,跟着旋律线上下伏动。(课件)(教唱曲调并做动作二至三遍。)
师:那我们加上音乐来试一试吧。(课件第一段伴奏)
【设计意图】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手段ipad的使用,通过让学生自主画旋律线,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起伏,解决歌曲难点,并进行演唱纠正。
8、师:第二段的歌词发生了变化,你能试着唱出来吗?别忘了加上动作。(课件)(教唱曲调并做动作二至三遍。)
师: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将第二段歌词完整的填入唱一唱吧?(课件第二段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自学第二段歌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入动作,使学生熟记歌词。
9、师:同学们想一想:孔雀的舞步是轻盈的还是沉重的呢?
生:孔雀的舞步是轻盈的,
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更好听呢?
生(1):我认为应该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生(2):我认为应该用柔美的声音演唱。
10、师:请大家带着喜悦的心情用轻柔、亲切的声音再唱一遍歌曲。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比刚才唱得还要好。
生演唱。(课件歌曲)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歌词及音乐,加强情感体验,把握歌曲情绪,突出教学重点。
(四)、创编表现歌曲
1、师:可爱的小卜少、小卜冒们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与美丽吉祥的孔雀为伴,过着愉快的生活。民族舞蹈家杨丽萍曾将孔雀的动作编成舞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雀之灵》的图片。?(欣赏舞蹈图片)??
【设计意图】拓展欣赏,利用PPT出示舞蹈图片,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傣族的孔雀舞,再次创设情境,进一步体验傣族歌舞风格。
2、师:欣赏完这些图片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震撼、唯美的意境和动作、惟妙惟肖
师:她用优美的舞姿,把孔雀表现的活灵活现。
3、师:之前老师让你们搜集孔雀舞的图片,你们都搜集了吗?谁愿意把你的资料给我们展示一下呢?
生:展示图片。
师:那刚才这么多动作中,你都记住哪些了呢?谁愿意出来模仿一下?
生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练习,将音乐韵律感有机的渗透其中,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舞蹈性,形成了全体参与动起来的局面。
4、师:你们的动作真漂亮!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孔雀可爱比美了,如果让它看见这么漂亮的你们,它一定会嫉妒的展翅开屏,那我们就来和它比一比,看看谁最美,好不好? (课件)
5、师:谁愿意来编排第一个动作?
生:自由编排动作。
师:谁来编排下一个动作呢?
动作一:孔雀鹤立?
动作二:孔雀开屏
动作三:傣族舞语汇?
6、师: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动作串连到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去跟小孔雀比美吧!(播放歌曲)
(师生在教室中间围成圆圈,一起随着音乐歌舞。)
7、师:跳的真好,你们和小孔雀一样美!
【设计意图】运用网络与校园网络的结合,给学生表现的平台,从多方面激发兴趣。学生载歌载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既培养了学生自主、互助的学习能力,又体验到参与和学习的快乐。又能感受傣族音乐文化。
(五)、课堂小结
1、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傣族的歌、傣族的舞,你们高兴吗?你们觉得小孔雀可爱吗?西双版纳风景优美,孔雀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因为傣族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环境保护得很好。那你们觉得自己应该怎样做呢?
生: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要爱护动物,不滥杀滥捕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PPT展示美丽的西双版纳,让学生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 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
2、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得到。
师:时间过得真快,就要下课拉,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说再见吧!
课后评价反思:
《金孔雀轻轻跳》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课“快乐的舞蹈”中的表演曲目,是一首具有浓浓傣族风情的二拍子歌曲。
在教学中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抓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激发、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运用舞蹈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
本课我注重了难点乐句教学。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和ipad的使用,通过让学生自主画旋律线,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起伏,解决歌曲难点,并进行演唱纠正。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又能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在熟悉节奏旋律后,解决了难点的基础上,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已是轻松自如了。音美结合,是我们一直都在进行研究的一个课题,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堂上,运用网络与校园网络的结合,给学生表现的平台,从多方面激发兴趣。培养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新形式的音乐课上科技技术带来的无限乐趣。
课堂中也有些遗憾和不足:首先,整节课环节比较紧凑,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将个别主题介绍细致,但由于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和ipad的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下自主查找与学习。其次,在学跳傣族舞的环节,应该进行更细致的指导,但时间有限,可以说是一个遗憾,以后的教学中会进行弥补。音乐是快乐的艺术,是美的艺术。在这充满美的课堂上,老师应该象园丁一样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自己的土壤,精心的培养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神奇与美妙,感受生活的灿烂与美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总结自己的优缺点,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同学们共同创造一个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