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吉祥图案
学 科
美术
学段
第三学段
年级
六年级
相关领域
欣赏·评述
教材版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美术课程标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同样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特性,主动参与、自我发现、认读体验等学习方法,是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体现主导性的关键之处。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与文化的关系,能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吉祥图案》一课的知识点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对吉祥图案通过观看、识别和解读,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察、感受图像的造型,识别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知道图像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对作品进行评价感知,能通过语言对图案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是本课的关键所在。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过程,并不是教师一味地进行教学的灌输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学生应当占主导地位,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对信息的加工建构出自己的知识脉络。区教研领导尊重建构主义的实践与应用,经过学习,我认识到: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也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会学习是大有好处的,学会学习的培养也中国学生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人美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课的学习内容。在第三学段“欣赏?评述”领域的“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版)美术教材中,民族图案与色彩的主线来讲,本课起着加深认识的作用。即在六年级上册《民间泥塑》、《画民间玩具》《画皮影》《剪挂笺过新年》四年级下册《刻纸》联系紧密,
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民间传统图案文化,形成理论体系的课程。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
学生情况:采用2种方式获取学生情况,即课前主动调研和已知学情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调研结果中我总结出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
(1)约有80%的学生能找到吉祥图案。对吉祥图案有一定的认识。
(2)对吉祥图案中常见的色彩能够很好地把握。
(3)学生欣赏民族传统文化的评述过程中能使用美术用语的意识不强。
2.体现以学生的认知主导课堂:
(1)通过搜集资料,写吉祥寄语等,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2)学生自主学习吉祥图案的造意方法,识图,认图。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3)在艺术实践中,“学生对吉祥图案的评述和应用”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教师给的资料,自主解决难点。
教学方式和手段:
本课以观察分析、小组探究、教师讲授、欣赏为辅。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互动,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就感;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有效突破重点。
技术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感官色彩体验,提高教学实效性)。
教学思路:
结合学生色彩认识,在对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搭建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平台,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了解传统吉祥图案是祖先创作出来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认识一些比较典
型的吉祥图案的造型特点和设计寓意。
2.通过观看教材、课件,了解吉祥图案的造型方法和构图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间的讨论、探究、合作等形式使学生能了解图案的寓意,做到看图识意。
3. 通过对吉祥图案的学习,感悟吉祥图案丰富的文化内涵,体验我国民间艺术中吉祥图案的美感,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吉祥图案的造意方法,基本做到看图识意。
教学难点:能运用美术术语进行评述或用吉祥图案进行装饰。
教学流程示意图
学生活动
课程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示意图解:
问题导入
提出相关问题
提出相关问题
合作探究
了解吉祥图案的用途
引出吉祥图案的历史
图案的作用
吉祥图案的定义
吉祥图案的造意方法
汇报与交流
学生主动汇报探究
知识成果
辅导学生分组汇报
学生艺术实践
4.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课前准备
准备好课件,多媒体,范画和教学示范用具。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竞赛,看看哪个组回答的问题多,回答多的组获胜。
搜集的带有吉祥图案的生活物品、工艺品或照片资料。
分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导入
你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过过生日吗?你会说什么吉祥话?为什么要说吉祥话?
你知道吗?有一些图案也能表达对长辈长寿的祝福,谁来说说这两幅图案是什么意思?
下面的吉祥图案都可以表达我们的祝福,你能说说表达了什么意思?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图案吗?
这些都是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吉祥图案。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看图
学生回答这些吉祥图案的意思。
学生回答问题
了解吉祥用语和吉祥图案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2分钟
讲授新课
1.吉祥图案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找一找,图片中最早的朝代是哪个?
教师总结:
吉祥图案始于商周,(约三千六百年前,多为动物和符号),发展于唐宋(添加了藏传佛教和道教的图案),鼎盛于明清(植物,昆虫也多了起来)。明清时,几乎到了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地步。
2.在我国,很多文化会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吉祥图案能代代相传,繁荣至今的原因是一直为人们所用。下面,我们来看看被用在了哪些方面?
提问,什么样的图案是吉祥图案?
提问:谐音是什么意思?寓意是什么意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吉祥图案的造意方法有三种。
板书:
谐音造意。
板书:
形象造意。
板书:
文字表达。
说说下面的图是如何用谐音造意的?
回答出下面的吉祥图案属于那种形式?
4.看图,说一说,蝙蝠在下面的各个图片中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变化?
瓶子在各图片中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变化?
总结:这些吉祥图案中的含义不分地域不分时间被很好的传承了下来,形成了符号。
回答学生疑问。
学生看图
回答问题。
看课件找一找都有什么图案。
看课件:学生看图总结衣食住行等都包含了吉祥图案。在生活中被极广的应用到很多地方。
阅读定义。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吉祥图案的造意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试着讲出课件中的造意方法。
学生汇报。
1.学生回答:谐音造意是指利用汉字的发音相同,用同音或近音字代替本字,表达吉祥寓意。
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是如何用谐音造意的?
2.学生回答:形象寓意用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特性或属性来表达吉祥的寓意。
松树和仙鹤表达了长寿的意思,这幅吉祥图案叫松鹤延年。
3.文字表达用吉祥汉字的各种书体来表示。
学生自学这幅文字的字体什么体。龙和风是古代的祥瑞神兽和神鸟,所以这幅吉祥图案被称为龙凤呈祥。
喜上眉梢 福在眼前
学生能够回答,说出原因。
=幸福
= 平安
4.对吉祥图案进行更多的观赏与评述。
小组合作学习书中或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是什么样的吉祥寓意。
不理解的提出后,学生间相互解答。
了解吉祥寓意的起源时间。
了解吉祥图案的发展与传承。
了解吉祥图案使用的范围。
通过欣赏学生知道了现代吉祥图案是在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方法。
了解谐音造意的方法。
加深理解。
了解形象寓意造意的方法。
了解文字造意的方法。
巩固学生对谐音造意吉祥图案寓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文字造意吉祥图案寓意的了解。
了解图案在使用中的意义不变,形成识别度极高的符号。
学生通过识别更多地图案寓意,做到看图识意。
20分钟
学生实践
实践内容: (任选其一)
1. 用你带来的资料或是选一个书中的图案按照表格写出:(1)图案的名称。(2)造意方法。(3)题解。(4)说一说对本幅图案的感受。
实践要求:一百字以内。评价时有意识的使用美术语言进行评价。
2.用吉祥图案设计一个书签。
实践要求: 绘图时,吉祥图案力求使用较完整。
说说自己对吉祥图案的理解与感受。
例:
10
分钟
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查看学生在评述时是否运用了所学的知识。(给出借鉴的美术术语)。
根据教师的辅助资料和建议修改。
通过辅导,帮助学生学会更好地评述。
指导学生用图案材料进行设计。
与艺术实践时间重合
作品展示
1. 组织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吉祥图案卡。
2. 介绍自己书签作品的吉祥寓意。
学生展示与介绍。
通过展示培养学生自信及语言组织能力。
3分钟
课堂评价
指导学生评价。
互相交流自己的评价。
1.题解是否准确?
2.感受是否使用了美术术语?请你给他提提意见?
提高学生评述的能力。
1分钟
小结拓展
1.了解日本的野崎诚近对中国的传统图案做了最初的收集整理。
而中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搜集和整理.看一下出版物的时间.
席主席在山东曲阜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总结:
珍惜民族文化,做好文化传承。
2.看看哪个组获胜了,获胜的组将得到一枚“马到成功”的卡片,另外一个组将得到“喜上眉梢”的卡片。
同学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们的陈果同学和胡昀睿同学为大家加油。还准备了一张吉祥寄语专栏,你可以在卡片上写下自己对升入中学或是未来的祈盼。
老师祝愿大家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都能马到成功,喜上眉梢。
原著(日)野崎诚近。此书是昭和三年(公元1928年)在日本东京都印刷发行的。野崎诚近居留中国二十年间收集,整理和研究中华民间吉祥图案成册,共185题,440幅图。
看课件:
写一句祝福语。贴在吉祥寄语栏。大家一起完成。
学生为自己写下祝福语。
张贴在专栏中。
学生张贴。
通过思考培养学生树立搜集整理的意识。
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
让学生感受学美术,用美术。感受吉祥图案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4分钟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依据《美术课标》中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评价指导,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给出美术用语,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有实效性的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评选优秀小组:各小组件互助学习,是否完成了任务,能否团结协作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个人参与激励评价:主要以表扬为主。无论生生评价还是教师评价。在老师的引导下,都以鼓励为主。从学生在“针对吉祥图案进行介绍评述的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到在汇报准备和展示过程中,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积极努力。老师都给予了每一位参与的学生们最高的评价。
本教学设计的特色和可能存在的不足(200-300字数)
特色:
1.有效落实区级美术学科教研中的要求,展现生本教学设计,在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前提下,将吉祥图案知识的学习交与小组解决,充分展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2.艺术实践过程中,安排了两项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的喜好,自由实践。
在40分钟内有更多的体验与感受,并增强作品创作成功感。
3.核心素养的实施。
在备课之前,本人认真思考如何在授课时融入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我觉
得本课可以从图像识读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在德育渗透时培养学生社会责
任感,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能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
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不足:
本课内容多,信息量大,艺术实践中用吉祥图案绘画书签时时间不太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