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回声真好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湘教版音乐下册,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按节奏、音高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能用强音与弱音不同的音量表现歌曲的回声效果。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树立科学探索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用强、弱对比表现歌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导课: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仔细地听。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样有趣的自然现象?
(教师播放课件范唱)
生:这首歌曲带我们到了山谷里。
教师:你听得真认真!这首歌曲还表现了山谷里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是……
生齐:回声。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山谷回声真好听》。
(二)、回声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这间教室就是个大山谷,谁来对着山谷说话,谁来当回声?
生1:呦呵──
生2:呦呵──
(以上两位同学的声音强弱一样)
教师:还有哪两位同学表演得和他们两个不一样。
生3:喂,你好吗?(声音强)
生4:喂,你好吗?(声音弱)
教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5:喂,大山,你好吗?(强)
生6:喂,大山,你好吗?(稍弱)
(生6跑到稍远的地方):喂,大山你好吗?(弱)
教师:好了,同学们都表演完了。你们说,哪两个组的同学表演得更好?
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这个回声游戏,好吗?
生齐:好!
教师:现在,由老师来当原声,同学们扮演回声。
(做呼喊状):喂,你好吗?
生齐:喂,你好吗?
教师:注意,现在老师的原声有变化了!
(教师唱旋律唱名)
教师:12
34
│
5─
│????????
生齐:12
34
│
5─
│
教师:i6
i6
│
5─
│????????
生齐:i6
i6
│
5─
│
教师:注意,现在老师的原声又有变化了!
(三)、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学会歌曲,并能用强、弱对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下面,老师把我们刚才听到的那首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唱一遍,不过,你们得帮我一个忙,当我唱“啊”时,你们唱一下我的回声,让我们共同完成这首歌曲。
师生接唱。
教师:那现在,老师就把这首歌曲教给大家。
(教师分句教唱,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告诉学生怎样改进)
教师:现在,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为电视机前的同学演唱演唱这首歌曲,谁愿意?
(四)、歌曲创编:
阶段目标:通过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在山谷里能听到回声,还能在哪里昕到回声呢?
生:在山洞里有回声。
生:话筒有时也有回声。
教师:你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能不能把这首歌曲重新编段歌词,唱一唱?(学生讨论分组,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
教师:同学们,讨论完了吗?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分别到前面来,把你们创编的歌词唱给同学们听。好不好?
教师:同学们创编的歌词非常有新意。最后,让我们跟着音乐把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一遍吧!
(五)、相关文化——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1.陕州城内素有“回音塔”的宝轮塔。
人站在塔的四周数丈远,叩石或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类似蛤蟆的叫声。叩石或击掌越响越快,这种蛤蟆的声音也就越逼真越响亮,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又叫它“蛤蟆塔”。
2.鸳鸯塔:
山西普救寺的鸳鸯塔,它也具有回音的神奇现象。
3.天坛回音壁:
它是我国几百年来的古代建筑,有神奇的回音功能。人们把耳朵贴在壁上,会清晰地听到数十米之外的窃窃私语声。
4.石琴:
四川的石琴位于大佛阁的山石道中,人们踩上去会发出悠扬婉转似古琴的声音。
(六)、课堂小结:
自然界中还有很多非常神奇的自然现象,等着你们好好学习去发现揭密呢,你们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