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课 闪烁的小星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课 闪烁的小星星|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25 20:0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闪烁的小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
2、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重点: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
教学难点: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活阶段【设计意图:创设音乐课教学情境。师生情感交流。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活动,创设音乐教学氛围,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美感,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
1、师生问好:用唱和说两种方式同学生问好
2、导入律动  
a、老师唱《摇篮曲》导入情境。学生可以根据歌曲来表演,让学生描述是一天当中的什么时候。师:天黑请闭眼。
b、采用启发联想的形式,为学生制造一定的氛围,教师和学生一起揭开神秘的天空。
c、同学们快看,这儿有这么多的小星星,有大有小我们来数一数吧!有多少颗星星。
它们有不同吗?睁开眼睛的星星星光会“f”,闭眼睛的星星的星光会“p”(板书:大、深 24个 f和小、浅24个 p)
师:每个星星代表一拍,请你们用念节奏的方式读出星星标识的强弱节奏来。
二、参与阶段
1、出示题目《闪烁的小星》:这些咋着眼睛的小星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朋友哦。
2、听范唱
a、看歌片拍手听范唱并轻声的歌唱
3、读歌词
引导学生用小手指着大小的歌词星星自由地读一遍。
学生活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注意读音的准确,如:闪。从小注意讲好普通话。
读歌词时要有强弱(歌词标记)。
按着拍手掌,拍手心,边读边拍,看着歌词的深浅颜色读出强弱。
用轻快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a、纠正字的读音。
b、老师用钢片琴引读。
c、加快速度读一遍,说一说歌曲的速度应该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跟合适。(板书:中速)
4、唱歌词
教师指导:伴随各种游戏进行范唱 
学生活动:使学生体会要用连音断音相结合的方法演唱。歌词要唱得轻快、干净,力度还要强。集体演唱时要想到歌曲的意境及演唱的效果,从小培养学生演唱歌曲要注意情感的表达。
a、完整用“la”音来哼唱旋律
b、师生分句学唱、互换角色。
c、完整地唱词。
5、歌曲处理
a、可以讨论。 
b、唱歌时要求学生想到静静的夜,“你演唱的声音应该怎样的?”。分析乐句的强弱贴卡片。
6、观察歌曲的曲谱,其中有哪些音组成,找出来并用画星星的方式来画出音高来。
三、体验阶段【设计意图:1、在玩中求得,在玩中求乐。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理解体验音的强弱。3、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编能力。4、强化本课时的重点。】
1、乐器伴奏
a、教师可事先预备一个鼓,引导学生亲自尝试得出结论,用力敲声音大即强,轻轻敲声音小即弱。
b、教师出示强弱卡片指挥学生用声势语言敲桌子的方式参与老师的卡片强弱为歌曲伴奏。
指定:f部分的节奏是:x x x x x x x --
引导学生创编p部分的节奏:xx xx xx xx xx xx x --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表演动作。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编创。
2、小结并布置作业。
闪烁的星星像小眼睛,而你们的眼睛就像星星一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回去一定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也许他们也会唱呢?最后送给你们一首歌曲《星星的眼睛》下课。

《闪烁的小星》音乐课反思
音乐课上完了,我感觉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更近了,原来一堂丰富的音乐课能有如此微妙的作用。这堂课我跳出了以往音乐课蹦蹦跳跳的唱游课的模式,设计了一趟器乐课,孩子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老师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对于本节课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首先导入揭开神秘天空后整个黑板上大小、颜色各异的星星孩子争先恐后的数起来,通过观察它们的不同来直观的让孩子们记住了二拍子歌曲的节拍的强弱规律。这就是我们工作室倡导的“自主的学习”,这种方法的尝试让孩子亲身掌握了二拍子节拍的特点记忆深了并形成了习惯。之后于他们学习,发现所有的二拍子的歌曲她们都能掌握了,比起以前我就是用说教的方式效果要好很多,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2、整堂课孩子们都能随着我的引导进行探索感知、体验音乐的强弱,特别是后面找教室里能发出声音的地方,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自主的学习声音力度的强与弱后来创编节奏使教室里的学习气氛又推向了一个高潮,让器乐进了课堂进行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