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议论文常识(以《为人民服务》为例,梳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常识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则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为人民服务》的论点是
中心论点的形式要求:
1、完整的句子;
2、有明确的判断;
3、不能用疑问句(反问句要改成陈述句)
(如是疑问句,问题答案往往是中心论点)
4、不能用比喻、拟人;
5、不能用否定句;
6、往往有明确的主语(也可省略)
完整地表达观点和态度的陈述句
你觉得下面能成为论点的是( )
1、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2、宽容
3、勤俭与自强 4、学贵质疑
5、空谈不能成就事业 6、谈谦虚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9、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10、阅读的愉悦
1、4、5、9
议论文三要素之论据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论据
事实论据 现实生活的事实、史实、统计数据、神话、传说、寓言等。
道理论据 名言警句.谚语.科学定律.定理.公式等。
请找出《为人民服务》一文中的事实论据及道理论据。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议论文常识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著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的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借助显浅的或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方,来证明论点。
议论文常识
请举例说明《为人民服务》一课采用的论证方法。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议论文常识
1、议论文三要素:① 、② 、
③ 。
2、论据包括:① ② 。
3、论证方法:
① ② 。
③ ④ 。
4、议论文的基本思路:
, , 。
5、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
论点
论据
论证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事实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准确严密
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还著有《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等传记。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重点字词梳理:
碱 花圃 不慎 花瓣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诞生 纵观 敏锐 溅到 石蕊 浸液
凹陷 吻合 自转 旋转 漂移 锲而不舍
jiǎn
pǔ
shèn
bàn
sī
dàn
zòng
ruì
jiàn
ruǐ
jìn
āo
wěn
zhuǎn
zhuàn
qiè
1.成语解释:
请在课下注释中划出成语的意思,
读三遍,记下来。
2.成语填空:
1.对于他的无理取闹,我们早已 。
2. ,最近另一家技术公司也发布了一个免费软件。
3.学习就是一个 的过程。
4.学习要有 的精神。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整体感知
课后练习一:本文标题就是文章主要观点的形象概括。阅读全文,说说标题的实际意思是什 么,课文是如何围绕标题展开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本文的主要观点,它的表述方式比较凝练、形象.作者在第2段对其进行阐释.指出其实际意思是从常见现象出发.不断发问,追根求源,最后就可能找到真理。
课文论述的是科学发现、追寻真理过程中重要的规律性问题.思路清晰,论说缜密。
第1段开篇点题,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2段对这个形象化的观点稍做阐述,阐明它的实质:从常见现象出发,不断发问追根求源,最后就能找到真理。
第3—5段举三个科学发现的例子,印证自己的观点。
第6段对三个例子稍加概括并推而广之,再次强调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第7段指出发现科学规律所需要的科学灵感(这一因素非常重要,但文章的主体部分对此并未提及)从何而来,对前面的论述做了补充,使全文更加严密。
全文按照“提出观点一印证观点— 强调观点一-补充观点”的思路展开,写 法很有代表性。
想一想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二、新课讲解
这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从什么现象中看出问题?他怎样探索?最后找到什么真理?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读课文3-5节。
二、新课讲解
1.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概括方法提示:人物+行为过程+结果
第一件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第三件写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
第二件写的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尔发现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并结合米歇尔逊的发现,系统整理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
找到真理( !)
波义耳
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紫罗兰中的什么成分遇盐酸会变红?
发明了酸碱试纸。
阿瑟林斯基
儿子睡觉时眼珠突然转动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睡者眼珠转动时表示在做梦
二、新课讲解
魏格纳
大陆边缘吻合
同一物种蚯蚓
大陆漂移学说
最平常的小事
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共同点呢?
请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
司空见惯
这三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问题
追根溯源,找到真理
(课后第二题)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二、新课讲解
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新课讲解
1-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细微的”和“司空见惯的”连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细微的”和“司空见惯的”连用,表示现象的不起眼,但这两个词的意思并不一 样:前者偏重描述现象本身的微小,不易发觉,偏重“小”,后者则着重强调现象为人习见,容易被忽视,偏重“熟”。
第2节: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新课讲解
1.本文在事例的选择和表述方面有什么特点?
作者曾说:“我写科学杂文,偏重于事例,觉得议论可少些,事例可多些,用生动而又贴切的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寓思想于事例之中。可以说,我是以针对性强、有说服力的科学事例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把形象的描写与简洁的议论结合起来。”(《科学杂文 的特色》)
总体而言,本文的事例选择体现了一致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所谓一致性,就是说这三个事例都能体现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紧扣文章的观点。所 谓丰富性,并非仅指事例的数量多,而是指这些事例并不雷同。波义耳的发明.是意外的、突发的事件引发的;魏格纳的发现,基于自主观察到的奇怪现象;阿瑟林斯基的发 现,则来自偶然的注意(注意“一次” )。从科学工作的类型来看,魏格纳和阿瑟林斯基属于“发现”,波义耳则既有“发现”又有“发明。从“见微知著”的方式来看,波义耳与阿瑟林斯基属于“连续推想”,魏格纳属于对现象的“直接联想”。这些各有特点的事例,涵盖了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多种方式,增强了文中事例的代表性,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事例的表述方面,议论性文章多采用概述的方法,本文则在以概述为主的同时.注 意了具体和生动,不仅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事例中人物的思考过程,还适当进行了动作、场 景、心理描写。这种写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这样一篇讨论科学发现规律的文章不显 晦涩、枯燥。
2.本文是怎样用事例印证观点的?
用事例印证观点是议论类文章的常见写法,其中“印证”和“事例”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恰当地选取并表述事例不等于完成了议论的任务,需要在事例与观点之间建立起“印证”的关系。总体而言,本文用事例印证观点时釆用了以下一些写法。
第一,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进行阐释。由于观点本身比较凝练 形象,为方便读者准确理解,作者在第2段对其进行了阐释,指出所谓的“真理诞生于一 百个问号之后",就是从常见现象出发,不断发问,追根求源,最后就可能找到真理。在 后文中又将其表述为“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进而发现真理。这样的阐释使 得文章的观点得以展开,形成了一定的结构,为事例的“印证”提供了基础。
第二,按照观点的结构来表述事例。本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的顺 序:先写“现象”,着力突出其“细小” “司空见惯”;再写“问题”,突出“问题”与“现 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理,这样,事 例就与观点在结构上形成了一致,也就产生了 “印证"的关系。
第三,适当总结事例,进一步显示事例和观点的关系。作为一?篇写给普通读者看的文章,在内部逻辑上形成印证关系,不等于读者就能明确地感知和理解到,因此.还需要在 文章的适当位置简略概括,总结事例,比较明确地呈现这种逻辑关系。课文的第6段紧承 上面的举例,概括事例,按观点的结构.点明三个事例的共性,为第7段的补充论述做准 备。从论说的逻辑来看,第6段并非必不可少,但从文章的写法来看,它的“收束”和 “连接”作用,凸显了事例和观点之间的“印证”关系。
人物
科学工作类型
见微知著”的方式
事例的一致性
事例的表述
事例如何印证观点
意外的、突发的事件
发现
发明
连续推想
都能体现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紧扣文章的观点
以概述为主.注 意了具体和生动(详细地叙述人物的思考过程,动作、场 景、心理描写)
1.观点进行阐释(2、6段)
2按照观点的结构来表述事例(现象——问题——发明或发现)
3.适当总结事例(6段)
基于自主观察到的奇怪现象
发现
直接联想
偶然的注意
发现
连续推想
波义耳
阿瑟林斯基
事例选择及表述及印证观点
魏格纳
第6节: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能否把“只要……就……”换成“只有……才……"?为什么?)
不能用“只有……才……”替换“只要……就……”。它们都表示条件关系,但表示的条件意义不同。“只有……才……"表示条件唯一,即“才”后面的结果如果要发生, 就必须要满足“只有”的条件。“只要……就……”则不具备这种唯一性,也就是说“就” 后面的结果要实现,需要满足“只要”的条件,但这个条件不是唯一的。发现真理的途径 和方式是多样的,句中所说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但并非唯一,因此,使用“只要…… 就……”为好。另外,由于“就”带有“自然会……”的意思,“只要”的条件要足以支 撑“就”后面的结果,否则句子会显得不严密。对于“发现真理”这样一个比较“重”的 结果,作者在“只要”后面给出了多个有着逻辑联系的条件,保证了句子的严密性。
二、新课讲解
3.课文的第7段起什么样的作用?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课文的第6段已经完成了对观点的阐述和印证,思路和结构都比较完整、严密。 在文章的这个主体部分中,主要讨论科学发现的规律,但科学发现本身不可能回避“人” 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规律也是从大量“人”的科研活动归纳出来的。如果完全不提及这个因素,文章当然也可以成立,但不免会有遗憾,用第7段进行补充论述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此外,第6段中说“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意在鼓励、激发大家投身科学事业,但多少有把科学说得过于“轻易”的嫌疑,在第7段中强调科学事实上非常 “不易”,文章就显得客观而严密。
从写法的角度来看,这一段很有章法。开头的“当然”二字标明了整个段落的补论性质,与主体部分稍加区分,但接下来仍然紧扣文章的“主题语”(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 不断探索)展开,只不过角度不再是“行为”,而是“能力”,这样就转换了论说的方向。 由于是补充论述,不宜展开,因此作者采用引用论述的方法,直接指出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最为玄奥的灵感和看似不可捉摸的机遇其实与实实在在的努力密切相关。文章最后的两个 “给那些……",点明了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的人的重要特质. 又与前文的“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形成对应关系;既结束了补充论述,又将文章拉回“主路”,收束得既稳且密。
第7节: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 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只会”二字是否过于绝对?为 什么?)
不绝对。这里的“只会”并不是简单地对事实作判断,而是用一种看似“绝对” 的方式,点明了科学研究中的“普遍规律",与前面提到的“偶然的机遇”形成呼应。“只会"体现了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的极端重要,是一种强调,并非武断。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说一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
(课后第一题)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
只要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学完这篇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五、拓展延伸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下来主要用科学发展史上的_____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了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三个
不断解决疑问
主题概括
写作特色归纳:
1.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整。
2.给出观点一事例印证(事例体现了一致性和丰富性)
3.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
作者注意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注意修饰性、限制性词语的使用,使得文章语言准确而严密。如第2段是一个长句,其中的“发现问题” “不断发 问” “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都是科学探索的具体过程,但重点各有不同,四者并列 而用逗号隔开,既全面,又准确。
除此之外,作者也很注意语言表达中概括抽象与生动具体的结合。如第2段中的“把 '?'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表述十分生动。文中的一些论述比较抽象,但也有如 “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这样具体的、描写性的句子。
1.本文在事例的选择和表述方面有什么特点?
作者曾说:“我写科学杂文,偏重于事例,觉得议论可少些,事例可多些,用生动而又贴切的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寓思想于事例之中。可以说,我是以针对性强、有说服力的科学事例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把形象的描写与简洁的议论结合起来。”(《科学杂文 的特色》)
总体而言,本文的事例选择体现了一致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所谓一致性,就是说这三个事例都能体现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紧扣文章的观点。所 谓丰富性,并非仅指事例的数量多,而是指这些事例并不雷同。波义耳的发明.是意外的、突发的事件引发的;魏格纳的发现,基于自主观察到的奇怪现象;阿瑟林斯基的发 现,则来自偶然的注意(注意“一次” )。从科学工作的类型来看,魏格纳和阿瑟林斯基属于“发现”,波义耳则既有“发现”又有“发明。从“见微知著”的方式来看,波义耳与阿瑟林斯基属于“连续推想”,魏格纳属于对现象的“直接联想”。这些各有特点的事例,涵盖了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多种方式,增强了文中事例的代表性,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本文是怎样用事例印证观点的?
用事例印证观点是议论类文章的常见写法,其中“印证”和“事例”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恰当地选取并表述事例不等于完成了议论的任务,需要在事例与观点之间建立起“印证”的关系。总体而言,本文用事例印证观点时釆用了以下一些写法。
第一,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进行阐释。由于观点本身比较凝练 形象,为方便读者准确理解,作者在第2段对其进行了阐释,指出所谓的“真理诞生于一 百个问号之后",就是从常见现象出发,不断发问,追根求源,最后就可能找到真理。在 后文中又将其表述为“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进而发现真理。这样的阐释使 得文章的观点得以展开,形成了一定的结构,为事例的“印证”提供了基础。
第二,按照观点的结构来表述事例。本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的顺 序:先写“现象”,着力突出其“细小” “司空见惯”;再写“问题”,突出“问题”与“现 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理,这样,事 例就与观点在结构上形成了一致,也就产生了 “印证"的关系。
第三,适当总结事例,进一步显示事例和观点的关系。作为一?篇写给普通读者看的文章,在内部逻辑上形成印证关系,不等于读者就能明确地感知和理解到,因此.还需要在 文章的适当位置简略概括,总结事例,比较明确地呈现这种逻辑关系。课文的第6段紧承 上面的举例,概括事例,按观点的结构.点明三个事例的共性,为第7段的补充论述做准 备。从论说的逻辑来看,第6段并非必不可少,但从文章的写法来看,它的“收束”和 “连接”作用,凸显了事例和观点之间的“印证”关系。
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下面任一观点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有志者事竟成
玩也能玩出名堂
勤能补拙
(课后小练笔)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励志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终于他凭着自己的雄心壮志,不懈努力,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成就一番大事。
示例:有志者事竟成
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
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