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肥料第1课时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化学肥料第1课时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26 15:4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1课时
目录
1
学习目标
2
自主探究
3
课堂达标
01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各种化肥的种类、作用。
2.了解植物缺乏某种化肥时的症状。
3.了解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4.了解如何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学 习 目 标
02
自主探究
思考: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阳光、
水分、
温度、
养分
……
N
P
K
Ca
Mg
Fe
Cu
Zn
S
Na
B
Mo
Mn
其中C、O、H元素从空气和水中摄取。
空气
阳光

农作物最需要补充的是N、P、K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一、化肥简介
肥料
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等。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料
肥料简单分类
以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对比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的一些特点
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
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少,但营养元素的含量大
常含多种营养元素,营养元素含量较少
一般易溶于水,易于被作物吸收,肥效较快
一般较难溶于水,经腐熟后逐步转化为可溶于水、能被作物吸收的物质,肥效较慢但较长
便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
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有些品种化肥如长期大量施用能使土壤板结
能改良土壤结构
1.氮肥
作用:氮是作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 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常见的氮肥
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铵盐:NH4HCO3、NH4Cl、(NH4)2SO4
硝酸盐:NH4NO3、NaNO3
①空气中虽然含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通常只能吸收化合物中氮元素,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②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把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③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豆科植物根系与根瘤菌
生物固氮
植物缺氮时的表现
缺氮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2.磷肥
作用: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参与各种重要的代谢活动。磷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穗粒饱满,还可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常见的磷肥
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重过磷酸钙:Ca(H2PO4)2
过磷酸钙:Ca(H2PO4)2+CaSO4
混合物
植物缺磷时的表现
缺磷植株生长迟缓、穗粒少而不饱满
3.钾肥
作用: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量较高。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常见的钾肥: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碳酸钾(K2CO3 ,草木灰,显碱性)
叶尖及叶缘呈黄色,甚至焦枯
茎秆软弱,易倒伏
植物缺钾时的表现
3.复合肥
作用:复合肥料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能同时均匀地供给多种养分,有效成分高
常见的复合肥: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硝酸钾(KNO3)
常见化肥的种类与作用
种类
物质
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缺乏时的表现
氮肥
尿素、氨水、铵盐、硝酸盐
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磷肥
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
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子粒饱满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钾肥
硫酸钾、氯化钾
能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茎干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焦枯
复合肥
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同时均匀地供给多种养分,有效成分高
总结:
二 化肥、农药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1.化肥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化肥施用原则: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作物营养特点、化肥性质及其在土壤中的变化等,有针对性、均衡适度地施用化肥,提高施用效率,减少负面作用。
利:
弊:
营养元素含量高,营养全面,肥效快
原料广泛,可工业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
大气污染:N2O、NH3、H2S
水污染:水中氮、磷含量高,水体富营养化
2.农药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保证农业的高产丰收
农药本身是有毒物质,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施用原则:
(1)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对症下药、适时用药。
(2)按照规定的施用量、深度、次数合理混用农药和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便充分发挥不同农药的特性。
(3)以最少量的农药获得最高的防治效果,同时又延缓或防止抗药性的产生,从而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03
课堂达标
课 堂 达 标
1.某化学兴趣小组来到学校的学农基地,发现原本翠绿的葡萄叶片叶色变黄,为使葡萄叶片转绿,学农基地应为这些葡萄追施的化学肥料是(  )
A.CO(NH2)2 B.Ca3(PO4)2
C.KCl D.K2SO4
A
D
2.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 )
A.CO(NH2)2 B.KCl
C.KNO3 D.Ca3(PO4)2
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倡农家肥与化肥综合利用
B.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钾元素
C.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碳酸氢铵等
C
4.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
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C.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
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
C
5.“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农作物和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B.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C.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C
课程结束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