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17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2 科学探究(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17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2 科学探究(15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26 11:5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SK版 九年级下
专训2 科学探究
1
2
3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手机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以下是利用手机做的两个实验.
实验1:手机设为“来电振动”放在玻璃瓶中,拨号呼叫它,看到手机振动,同时听到振动声.
实验2:手机设为“来电响铃”放在玻璃瓶中,如图甲,拨号呼叫它,同时不断抽出瓶中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弱,但始终能看到信号灯闪烁.
实验3:俄罗斯某网站曾报道了“手机煮鸡蛋”的实验,将鸡蛋放置在陶瓷杯里,在鸡蛋的两侧分别放置两个手机,如图乙所示,接着便与这两部手机进行通话,65 min后,鸡蛋熟了.
上述实验的结论:
(1)实验1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实验3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具有能量
2.【中考·北京】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当需要防止电磁波干扰时,通常用金属壳将电磁波与需加以屏蔽的区域隔开,避免电磁波进入,这种做法就是电磁屏蔽.中国科技馆有一个金属小屋,侧面的大窗上镶嵌着一块电磁屏蔽玻璃,如图所示.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块电磁屏蔽玻璃是否能够屏蔽电磁波.写出实验步
骤和判断方法.
解:实验步骤:实验者持手机在屋外,观察到手机有信号;然后,实验者持手机在屋内关门后,观察手机是否有信号.
判断方法:如果屋内手机无信号,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有屏蔽作用;如果屋内手机有信号,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没有屏蔽作用.(合理即可)
3.如图所示是探究电磁波产生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实验:打开收音机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放到收音机附近,先使电池的负极与一把锉接触良好,再把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导线的另一端应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导线与锉面摩擦使电流迅速变化,这样就形成了电磁波,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到就发出了“咔咔”的声音.
【答案】与锉面摩擦;收音机发出“咔咔”声
(2)分析论证: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导线在锉面上滑动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反射形成的
B.导线在锉面上滑动产生的声音,经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接收并放大形成的
C.导线在锉面上滑动,引起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到形成的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道理
C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4.小明在阅读课文时看到这样一句话:电话机的听筒中有一块永磁体.他想知道家中的电话机的听筒中是否真有一块永磁体,可电话机的听筒用塑料外壳密封得很好,小明怕弄坏而不想打开外壳.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在不打开听筒外壳的情况下,判断听筒中是否真有一块永磁体,把实验方法写在下面.
解:取一个小铁块,用听筒在小铁块周围移动.如果铁块被吸引,就表明听筒里有一块永磁体.(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