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非洲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非洲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3-04 08: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非洲(2)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读图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能力目标
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教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管自然环境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3、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我们前面所学,知道了非洲的地形主要以高原为主,因此被称为“高原大陆”,出此之
外非洲还有哪些大陆之称呢?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
学生回答:有“热带大陆”、(“富饶大陆”、“经济落后的大陆”)之称。
过渡:非洲为什么有“热带大陆”之称呢?
通过非洲地理位置、地形等直接过渡到非洲的气候
讲授新课
教师展示非洲气温分布图让学生看图,总结非洲气温特征。
㈢读图1-22非洲1月平均气温
1、看读数,
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
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西北、东部、南部有小面积闭合曲线。 用一连串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部以及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
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分析
㈡读图1-23非洲7月平均气温
1、看读数,
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比1月时密集
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为明显的闭合曲线,是非洲的炎热中心。
通过这两幅图可以总结,非洲无论冬夏气温总在0℃以上,且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
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并试着分析其中原因。
同时展示小练习:(1) 纬线横贯非洲中部, 、 、纬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
北部。
(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 温度带,非洲平均气温在 摄氏度以上。非洲气候特征之一
是气温 。北半球7月份的炎热中心在 地区。
由此可得非洲气温特点是:气温高。这就是它被称为“热带大陆”的原因。
过渡:非洲气候如此炎热,降水如何呢?
三.读图1-24非洲年降水量
学生读图1-24,总结非洲降水特征。
1、看读数,小于200㎜,到大于2000㎜的地区都有分布。
2.看分布,等降水量线密集,差异显著。
3、看走向,北部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教师展示题目:非洲赤道附近、几内亚湾沿岸降水 。北回归线附近的 地区,降
水 ;南回归线附近大陆 岸,降水少。
由此可得非洲降水特点是:降水很少,干旱地区广
四.读图1-25非洲气候类型
展示非洲气候类型图,让学生总结非洲的气候特征。
练习展示:(1)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 气候类型。非洲热带雨林
气候的南北两侧是 气候类型。南北回归线附近主要是 气候类型。非洲最北端、
最南端分布的是 气候类型。
由此可得,非洲的气候带受 因素影响,以 为中心呈 对称。
1.看类型,非洲的气候类型很少,除高山气候外都是热带气候类型.
2.看典型,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非洲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非洲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
3.看分布,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10℃~20℃之间,小部分在0℃~10℃之间,没有高于30℃的地区,也没有低于0℃的地区。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部撒哈拉沙漠在30℃~40℃之间,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10℃~20℃之间,小部分在0℃~10℃之间,没有高于40℃的地区,也没有低于0℃的地区。由此可以总结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赤道附近和几内亚湾沿岸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南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沙漠地区则降水很少。
五.气候、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归纳
读图1-26完成题目要求学生读图分析
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练习读图分析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
1、乞立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以5895米的海拔为非洲的最高峰。
因为乞力马扎罗山海拔很高(5895米),然而气温随海拔每上升1000米下降六度。所以到山顶气温很低,就会形成终年积雪的现象了或者这个问题要涉及到地球热源的知识。通常的解释就是海拔高所以温度低,主要问题是因为非洲地势平坦,乞力马扎罗山高耸其间,缺少巨大热源的能量补给所以即使在赤道上也会终年白雪!或者气温不仅与纬度有关。还跟海拔高度有直接关系。象珠穆朗玛峰的纬度也不过北纬20多度。比上海还低。但它顶上终年零下几十度。和极圈里差不多。乞力马扎罗山也就是因为海拔高度高的关系。所以在赤道山顶还会有积雪。因为 气温每上升1000米降低6摄氏度 乞力马扎罗山高度很高 山顶气温很低 所以山顶的降水都是雪
2、说说从山下至山顶自然景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根据上学期所学的知识总结原因(而海拔每增高1000米气温下降0.6℃。
过渡:非洲的降水很少,干旱地区广大,那人们的生活水源来自于哪里呢?
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也就使得非洲的河流作用显著。
非洲的河流
让学生通过阅读图1-27,找出有关两河的水文特征对比,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地图,总
结问题的能力。
过渡:刚才我们分析了热带大陆之称的原因,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非洲为何被称之为“富饶大
陆”呢
读图1-27尼罗河和刚果河
1、说出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流向,比一比哪一条河的支流更多。
2、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干流各流经哪些气候区?想一想,哪条河的水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
3、找出尼罗河的两个源头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结合图1-25,看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个气候区。你能解释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吗?
4、尼罗河与刚果河在流经山区时,形成一系列峡谷,多险滩瀑布。所以,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利资源都很丰富。请问这种推断是不是正确?
三、总结:总结整节课的知识体系。
四、布置作业 目标检测的相关内容。
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什么跟白尼罗河没关系?
都说尼罗河泛滥是因为青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那白尼罗河呢?不也是一样的气候类型吗,为什么不是它呢,况且青尼罗河还有一段流经高原山地气候区呢…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多雨区,水量丰富而又稳定。但在流出高原,进入盆地后,由于地势极其平坦,水流异常缓慢,水中繁生的植物也延滞了水流前进,在低纬干燥地区的阳光照射下蒸发强烈,从而损耗了巨额水量,能流到下游的水很少。
教学后记 :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学生全部掌握较为困难,图表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