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
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答案的环节找到解题的思路,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与思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能正确分析题意,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分析题意,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2×2=
3×2=
6×4=
6×2=
2+2=
3+2=
6+4=
6+2=
2-2=
3-2=
6-4=
6-2=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以前的知识,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文字,请学生仔细阅读。
1.
你知道了什么?
提出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两道题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
预设2:第(1)题知道了有4排桌子,每排5张;第(2)题知道了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
怎样解答。
提出问题:这两道题,怎样解答呢?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预设:第(1)题是把4个5相加,用乘法计算:5×4=20(张);
第(2)题是把4和5合起来,用加法计算:5+4=9(张)。
提出问题:在第(2)题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第(2)题中的2排桌子的2,不参加计算。
提出问题:两题中都有4和5,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学生自由发挥,只要意思对,均给予表扬。)
提出问题: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吗?
学生根据题意独自画图,然后展示交流。
解答正确吗?
总结:这样解答正确吗?我们在检验解答的是否正确时,先检查图画得对不对,在看看算式是否正确地表示了图的意思。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4.
出示微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分析和梳理,详细介绍了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巩固练习
1.
3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个人都要顶6个碗。
(1)3个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2)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2.
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还养了3种不同的鸭子,每种有6只。
(1)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
(2)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子?
3.
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4块。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加法与乘法的区别,提高学生选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学会检查。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检查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