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分 教学方案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分 教学方案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6 09:5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分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2.
根据钟面上的刻度,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发现时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短腿退,圆脸膛,耳朵长在脑袋上,肚里声声滴答响,提醒我们早起床”。
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会猜出来这是钟表,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不仅可以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而且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
认识钟表。
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你能读出下面钟表上的时间吗?从而说明接下来我们来进一步认识钟表,认识几时几分。
提出问题:请你观察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12个数,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教师说明:分针是用来记分的,分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就是1分,走一个大格就是5分。
提出问题:你知道走2个小格是几分吗?4个,7个呢?
预设:走2小格是2分,4小格是4分,7小格是7分。
提出问题:分针从刻度12转了一圈又到了刻度12,走了多少分呢?
预设:走了60分针,也就是走了1小时。
提出问题:那你注意到时针走了多少吗?
预设:时针走了一大格。
教师说明:也就是说当分针走了一圈时,是60分针,时针会走一个大格,是一个小时,也就是1小时=60分钟。
2.
读写时间。
提出问题:三个钟面上的时间你知道是几时吗?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预设1:第一幅图中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5小格,就是4时5分。
预设2:第二幅图中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30小格,就是4时30分或4时半。
预设3:第三幅图中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45小格,就是4时45分。
总结说明: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4时多少分。
提出要求:请你把我们刚才读出来的时间写一写。
提示:在写4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4:05”。写完小组交流并汇报。
预设:4时5分写成4:05;4时30分写成4:30;4时45分写成4:45。
设计意图:通过“认一认”“读一读”和“写一写”,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加深学生的记忆。
3.
微课讲解,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巩固练习
1.
做一做。
2.
连一连。
3.
填空。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增强学生对时间的认知能力。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时和分,知道了1时=60分,也学会了认读时间的方法,就是: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互为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可以先看时针也可以先看分针。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也可以看大格,分针走了一个大格就是5分。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享受成功学习的快乐。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