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6 21: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者:刘禹锡
陋室铭
生词学习


朗读课文
走近作者



课文赏析

朗读课文

朗诵课文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年—842年)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生词学习

生词拼音学习



xīn
hóng
鸿


释义:品德高尚。馨,香气,这里指的是品德高尚
释义:指的是知识比较渊博,有文化有修养的人
课文赏析

解 题
陋室铭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室内外之景——“陋室”环境 闲雅、清幽、别致
室中人:——与朋友的交往,借以显示作者身份的高贵和性情的高雅
室中事:——身居陋室的雅趣。
课文解析
陋室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手法鉴赏
运用比兴手法引出陋室。“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比兴陋室,“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则比兴陋室之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章以“山”“水”开篇,有何作用?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尚书·周书·君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世说新语·排调》
倒装句
何陋之有?
什么
简陋

呢?
有何陋?
有什么简陋的呢?
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

① 第三人称代词。
例:友人惭,下车引之。(《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 助词,的。
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周敦颐《爱莲说》)
③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④ 标明前置宾语。
例: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重点字词
默 写
1. 文中哪两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2. 写陋室环境清幽的语句是
3.写陋室内生活情趣高雅的语句是
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山不在高,有仙者名,水不在深,有龙者灵。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