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邓稼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邓稼先》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6 21:1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949707778752021年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1.1 邓稼先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2、学习作者精选生活片段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428625250825
学法指导
1、浏览课文,勾画重点字词,识音辨形;找出文中有特色的语句,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2、勾画关键语句和段落,揣摩其含义,把握邓稼先的形象。
3、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感受邓稼先崇高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447675260985
中考导航
1、“鲜为人知”“锋芒毕露”“妇孺皆知”“殷红”等为中考易考词语。
2、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易考点。
3、分析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中考查得比较频繁,如2020天津中考《艾香悠悠溢端午》要求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悠悠艾香中寄托了哪些情感。
-438150247650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课外搜集资料,了解邓稼先的功绩与品行。
邓稼先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为了祖国的强盛,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最危险的岗位上。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科学家。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等领域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1957年,他与李政道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多年同学,有着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1993年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科学家,以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情谊为基调,对另一位大科学家的介绍。文章着眼于人物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写得不同凡响。
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1—9):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10—18):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第三部分(19—29):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30—33):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是中国人自力更生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34—39):写邓稼先坚强的意志、甘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赞扬他是“中国男儿”。
第六部分(40—44):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这些话是对邓稼先的总体评价,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
导读理解
1、文章以六个小标题结构全文,有何作用?
解析: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能突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6个小标题串缀起邓穆先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十分醒目又突出了文章中心。
2、第一段两个“最”字,“只”字,有何作用?
解析:两个“最”字从程度上说明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的程度之深。“只”表明这样的事例有很多。
3、文章第2、3、4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解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触目惊心的史实摆在读者面前,说明“一百年以前”的中国是怎样“任人宰割”的,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
4、分析第9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解析: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巨大转变”,引起下文对“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介绍。
5、开篇写中国一百年以前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解析:①结构上,引出下文的主要人物,为邓稼先的出场做准备。
②内容上,在中华民族长久遭受屈辱这个历史背景下引出邓稼先,表明他的贡献对中国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
分析开篇内容的作用,一般可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入手。
结构上:(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引出下文。(3)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4)与下文形成对比(互相照应)。
内容上:(1)开门见山,点出文章主题。(2)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或背景。(3)渲染气氛。(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5)为全文奠定情感基调。
6、第12、13段为什么独句成段?
解析:这两段独句成段,一方面突出了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表明了“两弹”爆炸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邓稼先在我国国防自卫武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独句成段的作用一般有:
(1)强调、点明主旨、表达观点、抒发感情等;
(2)调整节奏,使语言更加简洁、明快、有力,以突出中心;
(3)充当线索、前后呼应、过渡等,使思路更加明晰。
7、第18段引用张爱萍的评价有何作用?
解析:引用张爱萍的评价再次高度赞颂了邓稼先的功勋,高度评价了他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崇高精神。
8、第三部分开头段的作用
解析:交代作者和邓稼先是多年同学,表明了作者和邓稼先的亲密关系,为后文写邓稼先的性格和为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9、作者为什么要写奥本海默随意打断别人学术报告这件事?
解析:这件事最能表现奥本海的性格特点——“锋芒平露”,与下文邓稼先的性格形成对比。
10、谈谈你对第23段中的“纯”字的理解。
解析:“纯”字在这里有高尚、无私、忠诚的意思,概括了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品格。
11、第27、28段两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析: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崇高品质和没有私心的精神境界。
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对老朋友邓先的崇敬与赞扬之情。
12、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将他们对比着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奧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老实,从不骄人。
作者将两者对比着写,更生动地表现了邓稼先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品格,更鲜明立体地突出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同时,通过与美国杰出科学家的对比,将邓稼先放在国际舞台上来写,使文章内涵丰富,底蕴厚重,提升了文章境界。
13、赏析“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的表达效果。
解析:这一表选择关系的问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也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
14、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解析: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瑟的氛围,表明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同时,作者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而科学家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坚韧不拔。此外,这样写也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展示人物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具体来说:
(1)引用诗词或格言,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
(2)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3)引用传主的书信、日记等,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更真实感人。
15、第37段自然环境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用风沙呼啸、低气温再次点明环境的恶劣,同时也说明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试验困难重重,突出了邓稼先极高的工作热情和坚忍执着、吃苦耐劳的精神。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体现时间或情节的变化;③渲染氛围。
(2)环境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①烘托人物心情;②燃托人物形象:③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3)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①推动情节发展;②为下文情节的发展放铺垫;③埋下伏笔等。
(4)环境描写对主题的作用。
①暗示文章的中心;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要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时不是单一的,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答题模式:本段文字描写了……,渲染了(衬托了、交代了)……,表现了……。
16、赏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解析:第44段中这几句议论性的话作为全文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表明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选择。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几句话总写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400050252730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杨振宁为谁流泪
覃? 白
杨振宁是在情绪最低沉的日子里听到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消息的。整个世界被这一声巨响震惊了。
震惊之余,有的西方军事评论家认为,中国是靠苏联帮助才造出原子弹的。对此,扬振宁没有来得及细想。物理学家的严谨告诉他:一切都需要证实。但不需证实的是中国人已经拥有原子弹。
北海公园的盛夏,绿云拥白塔,柳风送荷香。邓稼先、许鹿希夫妇在古香古色的仿膳设宴招待回国访问的杨振宁、杜致礼夫妇。在这之前,当中国政府请杨振宁写下他想见到的人的名字时,杨振宁写下的第一个名字就是邓稼先!
“你说我们的大炮仗?”邓稼先显得很自信,“我知道,国外有各式各样的猜测。”
“最近有一种新的说法,是美国人寒春,帮助了中国的原子弹工程。”寒春曾经是费米的助手。
邓稼先略微皱了皱眉头:“寒春?我觉得没有他参加。”
既然不是美国人帮忙,更不像是苏联人帮忙,那么,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是谁制造出来的呢?七年来,困扰着杨振宁的问题就要得到明确的答案了。
邓稼先却神秘地一笑,说:“你说的这个问题,我需要证实一下。”
早晨,杨振宁走出宾馆,在林阴道上散步。上海的早晨是紧张的,满街是行色匆匆的人们。转进一条弄堂,一股熟悉的香味扑鼻而来。哦,久违了的中国早餐!吃腻了宾馆的西式早餐,杨振宁不假思索就坐下来,要了一碗豆浆两根油条。
杨振宁刚用筷子夹起油条,还没来得及朝嘴里送,服务员大嫂突然冲着杨振宁吼起来:“同志,粮票?粮票有无呐?”杨振宁瞪大了眼睛:“粮票?什么粮票?我不是付了钱吗?”“侬神经有毛病呐?没粮票,吃油条,勿来塞!”说话间,服务员大嫂把杨振宁面前的两根油条端走,把一毛二分钱扔在桌子上。
所有顾客的眼中都写满了惊奇——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像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那种惊奇——这个人居然不知道中国人吃饭要粮票!
杨振宁不知怎样离开那令他十分尴尬的小食店的。这一次极不愉快的经历令大物理学家思索:在中国,粮食非常有限,人们过着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的生活。而要在这样的条件下造出原子弹,稼先,你太艰难了!
8月16日夜,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设宴为杨振宁夫妇饯行。而此刻,在黄浦江畔,面对满桌的佳肴,他却没有了胃口。
一位秘书彬彬有礼地走过来,打开文件夹:“杨振宁博士,这是你的信。”
是稼先的信!杨振宁立即把信拆开,信很短,却有一行字挟着惊雷闪电:我已经得到完全的证实,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极少的“援助”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仿佛稼先就在身旁亲切耳语,口气非常坚定、自信。杨振宁完全忘了这是什么地方.也听不到主人在说些什么,只觉得胸臆间有一团火辣辣的东西在翻腾,远比七年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给他带来的震撼强烈得多。现已证实:不管是“苏联帮助”还是“美国寒春帮助”都不存在了!
奔腾于胸中的那股热流,带着火辣辣的冲击力,不可遏止地冲向喉咙。他只觉得握信的手在颤抖,鼻头一阵发酸,滚烫的泪水快要涌出眼眶了。
“对不起,我要去洗手间。”杨振宁慌忙离席。
走进洗手间,他看见镜子中的自己,双眼发红,泪流满面。什么时候像这样流过泪?是15岁.在长江上看见日机轰炸后岸上火光冲天的城镇:是劫后余生在龙院村.母亲深夜仍在昏黄的油灯下缝补衣衫:是当年告别故土,突然发觉父亲华发早生;是在纽约的夜行列车,从老华侨脸上读到了百年屈辱史。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童年的歌又在耳畔回响。当年,父亲教他唱这首歌时,中国的天空和大地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父亲说他出生那年——1896年,中国刚签了《马关条约》。以后,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占领了旅顺大连,法国占了广州湾,英国又进一步占了威海卫与香港新界……父亲悲愤不已:“宁儿,中国的天空,不属于中国呵!”他分明看见父亲眼中充满泪水。
此刻,他双手捂着脸,尽量使自己不要哭出声来。泪水汹涌着,从指缝间溢出,两代人的屈辱瞬间被荡尽了,他仿佛听见了拥有原子弹和氢弹的中国,用震天撼地的音响宣布:中国的天空,永远属于中国!
稼先,我为你骄傲!中华民族,我为你自豪!??
??????????????????????????????????????????????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文章用较长篇幅写杨振宁吃早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表达效果。
3、本文在叙述人称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本文题目为“杨振宁为谁流泪”,结合全文,试探究杨振宁的泪水到底是为谁而流,分别表现了杨振宁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①交代了当时中国制造原子弹的背景,从侧面表现了研制条件的艰苦。
②既突出邓稼先等人独立研制原子弹的伟大,又突出了杨振宁对邓稼先等人的敬佩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解答此类试题,可从情节的完整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等角度分析。就本题而言,杨振宁吃早餐这个情节在文章第9-12段。从吃饭要粮票可以看出当时粮食有限,国家环境闭塞,研制条件艰苦,突出了邓稼先等人独立研制原子弹的伟大以及杨振宁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2、答案:①运用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杨振宁曾经流过的屈辱的泪,与上文流下的激动自豪的泪形成对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进一步突出了原子弹爆炸的意义和影响,同时也表达了杨振宁的爱国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题干指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赏析时,首先要根据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辨别文中画线部分用了哪种修辞,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即可。
3、答案: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灵活自由地组织材料,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事件,有利于表现杨振宁的情感变化,深化文章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叙述人称及其作用。根据文中的叙述主体“杨振宁”不难判断出叙述人称为第三人称。用第三人称叙述,通常会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抒情和议论。就本文而言,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有利于自由灵活地组织材料,表现杨振宁的情感变化,深化文章主旨。
4、答案:杨振宁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他为自己的父亲流泪,也为中国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流泪,更为深爱的祖国流泪。表现了他对父亲遗愿得以实现的激动之情,对中国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的崇敬之情,对祖国日益强大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把握人物情感。作答时,要阅读全文,关注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从文中“稼先,你太艰难了!”“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父亲悲愤不已:‘宁儿,中国的天空,不属于中国呵!’他分明看见父亲眼中充满泪水”“中国的天空,永远属于中国!”“稼先,我为你骄傲!中华民族,我为你自豪!”等语句可以看出杨振宁的眼泪为父亲、为中国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为伟大的祖国而流,表现了他的激动、崇敬、骄傲与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