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1认识公顷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1认识公顷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6 10: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公顷》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公顷》。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4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学习的,而“公顷”这一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完善面积单位体系,为学生解决生活中关于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2)、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1公顷的实际大小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过程,体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教学要求,为了使学生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为:体会1公顷面积的实际大小。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指出,有效地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根据他们的这些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于模仿和记忆,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观察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流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这一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首先出示国家鸟巢体育馆的图片,问学生鸟巢体育馆的占地面积是20(
)。这里该用什么面积单位表示,并让学生讨论这里该填什么。我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将学生带入情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与之有关的数学问题。二是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4个教学活动。
1、揭示课题,认识新知。
学生在尝试判断后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也产生了较强的学习欲望,我及时引出较大的表示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
2、利用经验,沟通联系。
我先让学生回忆我们以前研究面积单位,是如何进行描述的,并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出来。接着说明: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让学生体会公顷的大小。
3、提供实例,充分感知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熟悉“公顷”这一概念,我向学生列举身边的实例进行说明,让学生充分感知1公顷有多大。
4、尝试公顷和平方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并小结。
通过以上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充分感知,体会1公顷面积的实际大小以及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单位换算的方法。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和内化。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课本做一做及练习六的题目加以整理和归类,有针对性练习。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想?
通过全课总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进行反思、评价。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