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生命活动的调节
1.下列选项中,甲、乙、丙和丁之间的关系与图T4-5所示一致的是
( )
图T4-5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神经中枢
脑
脊髓
视觉中枢
B
人体的激素
生长素
胰岛素
甲状腺激素
C
反射
向地性
望梅止渴
杯弓蛇影
D
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2.人体内的内分泌腺分布如图T4-6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图T4-6
A.腺体a分泌的激素过多会引起侏儒症
B.腺体b分泌的激素过多会引起甲亢
C.腺体c分泌的激素过少会使心跳加快
D.腺体d分泌的激素过多会引起糖尿病
3.在足球场上,足球运动员长时间剧烈运动后,面部通红;在观众席上,看到球员进球后,球迷也面红耳赤。下列有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球员脸红是因为皮肤血管口径增大后引起的
B.球员脸红是因为皮肤血流量增大后引起的
C.球迷脸红是因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后引起的
D.球迷脸红是因为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后引起的
4.2018年12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人工智能协助了这次指挥发射。人工智能机器主要通过机器内部的核心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与人体比较,人工智能机器
( )
A.具有完整的反射弧
B.通过激素调节应答环境刺激
C.具有感应性
D.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的是核心芯片
5.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T4-7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 )
图T4-7
A.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B.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向光的一侧
C.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D.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茎的近地侧部分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
6.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旋转木板上的幼苗状况变化如图T4-8。观察实验现象,可知
( )
图T4-8
A.蚕豆幼苗茎的生长是感性运动的结果
B.蚕豆幼苗根的生长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C.甲蚕豆幼苗茎的弯曲段中a侧的生长素多于b侧
D.四株豌豆幼苗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指向木板中心
7.X和Y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伤。医生发现他俩的脑部都运作正常,但是为了检查两人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给他们进行下表所示的测试。在两人的神经系统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 )
伤者蒙眼接受测试
测试结果
X
以针尖刺X的指尖
X感到痛,但没有缩手
Y
以针尖刺Y的指尖
Y不觉痛,也没有缩手
命令Y移动他的手
Y可以移动他的手
A.X-传出神经;Y-传入神经
B.X-传入神经;Y-传出神经
C.X-传出神经;Y-脊髓
D.X-传入神经;Y-脊髓
8.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战”。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效应是
( )
A.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B.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C.皮肤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D.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9.马拉松比赛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竞技能力的比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C.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运动中,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10.
停课不停学,但长时间线上学习容易使眼睛和大脑疲劳,因此学校建议学生做眼保健操、适时远眺、对眼睛适度冷敷等。对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护眼建议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产生视疲劳的原因是角膜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B.做眼保健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改善眼部疲劳
C.远眺时睫状肌放松,能有效缓解视疲劳
D.冷敷可以使眼睛及周围组织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11.连续发生的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表示。毅豪同学归纳梳理的四个流程图中,有待改正的是
( )
A.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原尿→肾小管→尿液
C.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D.红灯成像: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12.图T4-9为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示意图,据图分析有关近视眼的描述,错误的是
( )
图T4-9
A.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过大
B.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长
C.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可以配戴适度的凸透镜加以矫正
13.[2019·滨州]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科普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对象
加入物质
实验条件
预期现象
甲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
不做处理
1000
mL池塘水
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提早发育
成小青蛙
乙
切除甲状腺
1000
mL自来水
等量食物
发育停止
丙
不做处理
1000
mL池塘水
等量食物
发育正常
(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并阐明理由: 。?
(2)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 。?
(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科普小组通过观察记录单,向同学们展示了青蛙 发育的过程,春末夏初的雄蛙发出悦耳的鸣叫,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试分析青蛙此行为属于 行为,该行为是由 决定的。?
(5)科普小组想进一步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如果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能否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
14.智能手机的普及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有调查表明:开车看手机发生事故
图T4-10
的概率是普通驾驶的23倍,18%的严重车祸是因为司机使用手机。小吴和小金通过如图T4-10所示的方法探究看手机对反应时间的长短的影响,小金边看手机边关注直尺的下落情况,小吴松开直尺后,小金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记录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重复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厘米)。
测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不看手机
20.5
19.4
19.2
19.7
看手机
33.7
35.7
34.3
34.6
(1)当小金看到直尺下落时马上夹住直尺,这一过程是一个 活动,其中的感受器是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表格中测量平均值越大,说明人的反应速度越 。?
(3)实验还存在不足,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
15.为了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小吴设计了如下实验:
图T4-11
①取刚萌发的玉米4粒,分别放在培养皿的A、B、C、D四个位置上,如图T4-11,并且保持根尖都朝向培养皿的中心。
②将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盖在玉米上,并盖上湿润的棉花,直到填满整个培养皿。然后盖上培养皿盖,使玉米粒不会移动位置。用胶布将培养皿和盖粘牢。
③把培养皿竖立放在橡皮泥上,不让其滚动,在适宜的温度下遮光培养。
请根据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探究植物根的向性实验,本实验应该对 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2)若培养皿竖立起来后,位置C在最下方,四粒玉米中,处于 位置的玉米粒可作为实验对照。?
(3)实验③中进行遮光处理的目的是 。?
16.[2020·北京平谷二模]夏日炎炎,一瓶冰凉清爽的饮料往往是大家的首选。随着全球健康消费风潮的来临,既好喝又没有热量的“无糖”饮料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了保持饮料原有甜度,无糖饮料一般添加了人工代糖或者天然代糖,
它们的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但几乎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会增加额外的热量。
(1)饮料好喝主要是因为其中添加了大量的蔗糖,人体感受甜味的神经中枢属于高级中枢,位于 。?
(2)无糖饮料真的更健康吗?有研究发现代糖可能影响人体调节血糖的能力,科学家在给三组健康状况相同的小鼠的饮用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代糖(三氯蔗糖)、葡萄糖、不加任何种类糖的白水。
一周之后再给小鼠喂食葡萄糖,然后观察三组小鼠的血糖水平,结果如图T4-12所示。
图T4-12
小鼠主要是通过 产生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由图中信息可知:饮用 与饮用水的小鼠血糖浓度的变化基本一致。饮用 的小鼠血糖浓度要高于另外两组。?
(3)另一项研究再次证实了这一点,研究人员将
34
名平常较少摄入代糖的健康成年男女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实验对象连续
14
天每天摄入
130
mg
三氯蔗糖,另一组不做干预。
实验结束后,这部分实验对象的胰岛素敏感性比不干预组下降了
14.9%,由此得出代糖可能 (填“阻碍”或“促进”)人体调节血糖的能力。?
(4)请你为周围爱喝“无糖”饮料的人提出一条建议: 。?
17.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黄腹角雉在发育过程中体温调节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①……②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20
℃的条件下饲养,另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30
℃的条件下饲养,饲养方式相同。③每天测定其中一只雏鸟的体温,记入表格;并测量两组雏鸟在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将结果处理后绘制图像,如图T4-13所示。
图T4-13
日龄
1
2
3
4
5
6
体温/℃
35.9
34.0
31.7
37.3
35.4
38.5
日龄
7
8
9
10
11
12
体温/℃
36.4
37.0
38.7
38.7
38.7
38.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
。?
(2)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雏鸟在9日龄后才基本具备了恒温能力。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可靠? ,理由是 。?
(3)分析图像可知,雏鸟在9日龄后,安静状态下它在20
℃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总高于在30
℃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结合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1.D 2.B 3.D 4.D 5.D 6.C 7.A
8.D 9.B 10.A 11.A 12.D
13.(1)不能,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
(2)呆小症
(3)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4)变态 先天性 遗传物质
(5)不能
[解析](1)表中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2)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3)甲与丙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通过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4)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主要时期,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属于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在春末夏初,由雄蛙发出鸣叫,这是青蛙的求偶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5)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用饲喂的方法探究胰岛素的作用,不会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原因是胰岛素在胃和小肠中会被消化。
14.(1)反射 视网膜
(2)看手机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 慢
(3)多找几个人进行重复实验
15.(1)根的生长方向 (2)A
(3)排除光照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
16.(1)大脑皮层
(2)胰岛 葡萄糖 代糖(三氯蔗糖)
(3)阻碍 (4)多喝纯净水
17.(1)选择刚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雏鸟10只,平均分成两组
(2)不可靠 研究对象只有一只雏鸟
(3)9日龄后,雏鸟已具备恒定体温的功能,在20
℃的温度下,散热量较大,需要通过提高产热量维持其恒定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