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问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连续两个问题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54
+
34
-
20
=
78
-
24
+
39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为下面学习利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做铺垫。
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图,学生先自己读题了解信息。
提出问题(1)知道了什么?
预设: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要解决的问题是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提出问题(2)怎样解答?
预设:男生的人数我是这么求的:14—5=9(人)
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9+14=23(人)
提出问题:这个解决问题与我们之前做的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之前都是解决一个问题,现在解决的是两个问题,而且上一问的结果在下一问中还会用到。
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种解决问题称为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先根据已知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一个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出第二个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微课讲解,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分析和梳理,详细介绍连续两问问题的求解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巩固练习
一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33+4=37(人)
33+37=70(人)
答:二班有37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70人参加。
育才小学一共有多少名教师?蓝天小学有45名教师,比育才小学少多少名?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副画?已经贴好了
41
副,还剩多少副没贴好?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提高解决连续两问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巩固两位数加、减的计算。
四、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我通过今天的学习原来在做解决问题时还应该要注意连续两问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