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做客》(《平凡的世界》节选)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伟大的作品。读这样的作品,有助于我们的心灵成长;读这样的作品,能让我们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节选部分,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塑造手法灵活多样,可分析的角度非常多,是小说鉴赏方法指导课的良好范本。
二、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节选部分的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3.探究小说的主题。
4.学习掌握鉴赏小说的角度。
5.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小说主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不懈追求的美好品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小说阅读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但往往止步于故事情节的了解,忽略写作技巧方面的品味。 2.只有极少数学生读过《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对这本书不太了解,更谈不上阅读兴趣。
3、学生缺乏阅读小说的基本角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作为名著阅读示范课,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带着学生以《做客》为例,从多个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但是如果各个角度都详细分析,时间肯定不允许。所以,抓住小说鉴赏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两个大的方面,兼及其它。 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引导法,老师设计问题,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多半是开放性的思考,不求答案的统一和唯一,只要学生通过这节课明白了小说鉴赏的切入角度,喜欢上了这部作品,都是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教学重点:
1.分析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的手法。
2.探究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凡之中的不平凡。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电影《卡萨布兰卡》有句台词:“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遇到过的人。”
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或美学营养,照亮我们,提升我们的心灵视力,滋养和愉悦我们的人生。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汗牛充栋的古今名作,浩如烟海的中外典籍,如何走近它们?这节课,以《做客》为例来梳理一下阅读经典的方法。
?
齐读“世界读书日”的宣言。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读书的重要。
2、分析小说的匠心设计 (1)一句话概括小说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孙少平应田润叶之邀来田福军家做客。 )
(2)分析小说情节上的特点
(板书: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孙少平—拘谨、胆怯、朴实
田晓霞——热情、开朗、大方
田润叶——体贴、善良
田福军——平易近人、和善)
(4)人物塑造的方法
直接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间接描写——他人评价、环境描写
(板书: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个性鲜明;塑造手法——灵活多样)
(5)语言特点
朴素日常,贴近生活
(板书:语言朴素平易)
(6)主题探究:
生活在平凡的大地之上,接受生命中的一切馈赠,保持善良淳朴的心灵,坚持不平凡的人生追求。——人生如蚁,可美如神。 (1)概括小说主要内容
(2)思考讨论小说情节上的曲折之处
(3)概括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孙少平、田晓霞、田润叶、田福堂)
(4)模仿人物对身份,读课文中的对白。
(5)举例说明人物塑造的方法
(6)齐读:环境描写的语句
(7)小组讨论小说的语言特点
(8)小组讨论小说的主题:
作者写孙少平去做客这样的一件事有什么深意?
(9)齐读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七堇年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采用设问回答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质疑的能力,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说的情节到人物形象到语言特点再到主题探究,其中还包含了环境描写的作用,涉及到了小说鉴赏的诸多方面。
结束语:读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有所收获;走近经典,濡养我们的心灵。
?了解阅读小说可以切入的角度。 培养学生有方法有目标的阅读习惯。
作业: ?给孙少平写一封信。内容不限。敞开胸怀,写真话,抒真情。
课后练笔 采用书信形式,便于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与主人公的对话,加深对人物及作品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
1. 学生互动积极,真正做到了学生自己“动”起来。 2. 学生系统地掌握了阅读小说方式方法。
3.本课内容有些过多,为了兼顾小说鉴赏的各个角度,但有“蜻蜓点水”之嫌。????
八、板书设计
?
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做客 人物——丰满生动,个性鲜明
塑造手法——灵活多样 多角度鉴赏小说
语言——朴素平易
主题——人、人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