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三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三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8 15: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说课稿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一节高三复习课,教材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4),教辅是《世纪金榜》。这一节的公式在三角函数里的比重很大,是进行三角恒等变换的重要公式,它们与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公式一起组成了三角函数的主要公式。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角和与差、二倍角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用
难点:“辅助角公式”,即形如的化简;
“角的变换”,即用“已知角”表示“所求角”,要注意角的变换技巧和角的范围;当角的关系比较复杂时不仅要用“和、差、倍”公式,还要先用到诱导公式。
学情分析:
这些学生大部分基础不够好,学习态度也不够积极,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弱,知识遗忘率高,只有小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是动手解题能力也很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及二倍角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使用,会用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提问、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归纳,明确解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公式之间角与角的关系,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方法:
基于学情分析,应从细节入手,主要采用引导,提示,归纳,讲练结合的方法。
学法指导:从公式特征和题目特征选取适当的公式;有时要切化弦;注意观察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通过提问公式,开门见山的引入到公式的复习当中.
二.复习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及变形公式 和 “辅助角公式”
用小黑板展示所有公式,讲解公式时要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比如,二倍角倍受公式可以在两角和的公式中令而得到.
一边讲解公式的特征,帮助记忆,一边通过6道简单示例帮助理解。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
简单示例: =
2.二倍角公式
:

()
简单示例: (1)=
(2)=
(3)= =tan450=1
3.变形公式:
正切和(或差):=.()
降次扩角:, ,
简单示例: =
=1+=2
4.形如的化简(“辅助角公式”)
=,其中,
简单示例: +sin=2
三.例题讲解
通过两道例题来讲解公式的应用: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4) + cos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熟悉公式,掌握“和、差、倍公式”的逆用和变用。
师生活动: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什么公式,学生尝试解题。
第(1)小题要把化为; (2)用切化弦
(3)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的变形公式“正切和”公式(4)用“辅助角公式”
例2.已知,求:的值
设计意图:掌握“角的变换“技巧和难点的处理
师生活动:老师提示学生观察所求角和已知角的关系,学生试用两角差表示所求
角,但是还相差,老师提示用诱导公式消除,突破难点。
解题方法:因为
所以两过求余弦,得
归纳:寻求已知角和所求角的关系,从两角和与差,二倍角等方向去观察,如果
用已知角表示所求角时,还相差的整数倍,就需要先用诱导公式消去的整数倍.
练习:自测题3:已知
提示: 答案: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角的变换技巧。
四.作业
知能综合检测(20)的第8、10题
五.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采用小黑板与黑板搭配的方式,体现重点,突出重点。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