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观看视频: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1
2
3
学习目标
目
录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壹
贰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叁
第一部分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
(1)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社会动荡
(1)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
民众百般盘剥
(2)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流民图
导致
社会矛盾尖锐
明朝中后期
帝(明熹宗)性机巧,好亲斧锯髹(xiu
把漆涂在器物上)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明史·魏忠贤传》
官豪势要之家……其田连阡陌,地尽膏腴,多夺民之田以为田也。至于子弟恃气凌人,受奸人之投献,山林湖泊,夺民利而不敢言。当时之时,天下财货,皆聚于势豪之家。
——《皇明经世文编》
……自去岁[崇祯元年(1628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计六奇《明季北略》
阅读文本,结合课文,概括明末社会现象。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
天灾严重
皇帝疏于朝政
土地兼并严重
第二部分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1、原因
(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于
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县城外掘数
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其遗骸。
……
——《陕西通志》卷八六
2、过程:
人物扫描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李自成像
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阅读教材,从中找出李自成起义的相关信息
提出口号
军纪严明
迅速发展
建立政权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广大农民热烈拥护,起义军势力扩展到10余省,队伍发展到100多万人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规定了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材料研读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
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
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进来贫汉难存
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3、结果:
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1644年)
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明思宗殉国处”石碑
1644年4月形势
第三部分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满洲兴起
(1)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女真诸部
满洲兴起
(2)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
1559—1626
后金、明朝交战
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
清朝建立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改国号为清。
皇太极
i清兵入关
(
1
)明朝灭亡以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冲冠一怒为红颜
i清兵入关
(2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清朝建立
1616
1635
1636
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
明朝的灭亡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陕北连年灾荒
均田免赋
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推翻明朝统治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B
B
D
A
C
谢谢您的观看指导!
BUSINESS
PRACTICAL
REPORT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