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总复习课件+测试课件+综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总复习课件+测试课件+综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04 12:15:30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向青春举杯检测题
一、基础题(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摭(zhí)拾 不啻(dì) 骸(hái)骨
不屈不挠(náo)
B.抹煞(shā) 藐(miǎo)视 犄(qí)角 开天辟(pì)地
C.干瘪(biě) 思忖(cǔn) 水泵(bèng)
妄自菲(fěi)薄
D.甄(zhēn)别 吮(shǔn)吸 沉湎(miǎn)
瞠(táng)目结舌
C
2.下列各项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 急燥 斑斓 历历在目
B.遨游 琐碎 啮噬 至高无尚
C.感慨 摇曳 决择 血脉相承
D.祈祷 淘汰 妥帖 幸灾乐祸
D
3.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竟全功:完成 入不敷出:付出
B.意犹未足:还 苟延残喘:如果,假如
C.完美无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 百无聊赖:依赖,凭借
D.其乐融融: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 怨天尤人:担忧
C
4.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曾经去过的地方,他有着深深的 之情。
②他的论点还有值得 的地方。
③在战略上 要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④她是她妈妈最 的女儿。
A.眷恋 商量 轻视 宠爱
B.眷恋 商榷 藐视 宠爱
C.眷念 商量 藐视 溺爱
D.眷念 商榷 轻视 溺爱
B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第三代移民,在物质方面已经西化,但在精神方面,祖国母亲赋予他们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难以更改。
B.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C.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D.科学上的发明创造都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B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班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字——“笔”。
B.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C.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D.教师果真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
B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B.我们可以在街头随处可见各类商店出售不同档次的商品,而且卖得很火。
C.神舟5号宇宙飞船载着杨利伟胜利返回地球,这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每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为它骄傲。
D.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许多发达国家曾付出过社会伦理道德几乎崩溃的惨重代价。
D
8.下面关于诗歌的诵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格调昂扬豪迈,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看”、“怅”、“问”、“忆”领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B.《致青年公民》激情洋溢,声音的停连可以借助阶梯式的格式来处理,读出热情奔放的气势,但不能一味高亢,要整体设计声音高低、节奏快慢的变化,在声音形式的变化中突出点题的关键诗句。
C.《相信未来》沉稳而坚定,前3节收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逐次递进的声音表现,与第4节前两句情感贯通。第5、6两节,不能在每句诗后都作停顿,以免阻滞情感表达,要抓住“不管……是……还是……”、“我坚信……一定会……”几个关键词,一气呵成,在语气对比中表现坚定的信念,然后用真诚而高昂的语气读出第7节。
D.《六月,我们看海去》节奏明快,可以用拖调徐吟的方式来朗诵,要处理好节奏,和着一群风风火火的青年人奔向大海的脚步声来读,甚至可以尝试用现代摇滚乐“说唱”的节奏形式,来表现诗句中那中天然的韵律感。
D
二、文言文阅读(10分,每小题2分)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宾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窃,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碍,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下列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疾:嫉妒
B.君第重射 射:射箭
C.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黥:在脸上刺字
D.马有上中下辈 辈:等,类
B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庞涓既事魏 将军既帝室之胄
B.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孙膑以刑徒阴见
C.窃载与之齐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与齐战于桂陵
C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欲隐勿见
B.成以其小,劣之
C.齐威王欲将孙膑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A
12.下列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②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③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④今梁赵相攻……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⑤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⑥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D
13.下面是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六个自然段,以断足刺字开始,以报断足刺字之仇而名显天下终,全文一气贯通,显示出作者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B.本文情节引人,知识性强,涉及到的成语典故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五十步笑百步”等。
C.文章写孙子入魏减灶,险处设伏,“斫大树白而书之”以诱使庞涓入瓮,这些叙写使得故事情节既波澜迭起,曲折有致,又丝丝入扣,合情合理。
D.司马迁说“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可以看出孙膑不仅才智出世,而且还是一个不向困难低头,发愤有为的人。
B
14、翻译下列各句。(8分)
(1)乃因使招孙膑。

(2)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3)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4)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1)(庞涓)就暗中派人召来孙膑。
(2)迫敌百里而求胜,即使是上将军也一定会遭受挫折。
(3)孙膑看到田忌的马其速度相差不是很远。
(4)就将一棵大树的皮削去一块,露出白色,在上面写上文字道:
15.诗歌鉴赏(7分)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①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
(1)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景色,主要可以从 、 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3分)
(2)“长江悲已滞”中的“滞”,表面上看是写 ,实际上形象地描述了诗人 心态。(2分)
(3)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 之愁和 之情。(2分)
三、(23分)
深秋
高风
黄叶
从高空俯瞰长江,长江的水凝滞不动的感觉
滞留巴蜀不能归的惆怅
寄居他乡的羁旅
思乡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朱熹《观书有感》)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2分)
日 历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侯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么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个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暗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我个人生命史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所改变的。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是黯淡无光的。过后想起来,好似空洞无物。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本的话题——记忆。人因为记忆而厚重、智慧和变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情、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镶嵌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是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17.“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

18.作者“喜欢用日历”的原因有哪些 请分条概述。(3分)

19.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分为什么着重写“记忆” 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3分)

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2分
(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
(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
(3)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3分)
(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3分)
20、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4分)
答:
(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语言方面:①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②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意思对即可)(4分)
五、文字表达题(9分)
21、找出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痴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人生追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
错 误 改 正:
第一处
第二处
“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
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妙的背景音乐”
“绘声绘色的表演” 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
22.调整下列语段中画横线的短语的位置,使之达意、通畅。(填序号即可)(3分)
有拒绝才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坚持独立的自我。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①;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个性的独立②,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③;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④,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平凡安详的人生⑤,拒绝忧愁,是为了追求快乐向上的心情⑥;拒绝轰轰烈烈,是为了追求完善的自身⑦。
答: 与 对调; 与 对调; 与 对调。
③ ; ② ④ ;
⑤ ⑦
23、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思念之情的句子。(2分)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续写:
续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动人的诗句,哪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不希望飞回生他养他的故乡?(符合要求即可)
六、作文(30分)
24.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母亲呵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内容自选,标题自拟,700字左右。语文:第1专题“向青春举杯”综合测试(苏教版必修1)
一、(18分,每小题3分)
⒈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峥嵘(róng) 遒劲(qiú) 磕绊(kē) 引吭高歌(háng)
B.浪遏(è) 惆怅(chàng) 百舸(gě) 自艾自怜(āi)
C.晨曦(xī) 恪守(gè) 纤巧(xiān) 面面相觑(qù)
D.颤抖(zhàn) 乖僻(pì) 蛮横(hèng) 瞠目结舌(chēng)
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迷惘 百无聊赖 翱游 入不敷出
B.干瘪 汗流夹背 炫耀 鬼迷心窍21世纪教育网
C.藐视 絮絮叨叨 急躁 废寝忘食
D.菲薄 痴心妄想 沉缅 惊惶失措
⒊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第三代移民,在物质方面已经西化,但在精神方面,祖国母亲赋予他们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难以更改。
B.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C.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D.科学上的发明创造都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⒋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年人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带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⒌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郭小川,是一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同着脉搏。其诗歌集有《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甘蔗林——青纱帐》等。
B.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雨巷》是他的成名作品,因此而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以直白的手法,抒写了诗人的忧愁。
C.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具体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效果。如食指、舒婷等。
D.屠格涅夫,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品《猎人笔记》,秒度升毫亿 了悲惨的农奴生活,抨击了腐朽的农奴制。他的散文诗也是俄国文学中的精品,代表作品《门槛》等。
⒍下面关于诗歌的诵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格调昂扬豪迈,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看”、“怅”、“问”、“忆”领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B.《致青年公民》激情洋溢,声音的停连可以借助阶梯式的格式来处理,读出热情奔放的气势,但不能一味高亢,要整体设计声音高低、节奏快慢的变化,在声音形式的变化中突出点题的关键诗句。
C.《相信未来》沉稳而坚定,前3节收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逐次递进的声音表现,与第4节前两句情感贯通。第5、6两节,不能在每句诗后都作停顿,以免阻滞情感表达,要抓住“不管……是……还是……”、“我坚信……一定会……”几个关键词,一气呵成,在语气对比中表现坚定的信念,然后用真诚而高昂的语气读出第7节。
D.《六月,我们看海去》节奏明快,可以用拖调徐吟的方式来朗诵,要处理好节奏,和着一群风风火火的青年人奔向大海的脚步声来读,甚至可以尝试用现代摇滚乐“说唱”的节奏形式,来表现诗句中那中天然的韵律感。
⒎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21世纪教育网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二、文言文阅读(10分,每小题2分)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21世纪教育网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宾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窃,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碍,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⒏下列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疾:嫉妒
B.君第重射 射:射箭
C.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黥:在脸上刺字
D.马有上中下辈 辈:等,类
⒐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庞涓既事魏 ②将军既帝室之胄
B.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②孙膑以刑徒阴见
C.①窃载与之齐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②与齐战于桂陵
⒑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欲隐勿见 B.成以其小,劣之
C.齐威王欲将孙膑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⒒下列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②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③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④今梁赵相攻……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⑤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⑥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⒓下面是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六个自然段,以断足刺字开始,以报断足刺字之仇而名显天下终,全文一气贯通,显示出作者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B.本文情节引人,知识性强,涉及到的成语典故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五十步笑百步”等。
C.文章写孙子入魏减灶,险处设伏,“斫大树白而书之”以诱使庞涓入瓮,这些叙写使得故事情节既波澜迭起,曲折有致,又丝丝入扣,合情合理。
D.司马迁说“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可以看出孙膑不仅才智出世,而且还是一个不向困难低头,发愤有为的人。
三、(23分)
⒔翻译下列各句。(8分)
⑴乃因使招孙膑。
⑵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⑶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⑷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⒕诗歌鉴赏(7分)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①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
⑴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景色,主要可以从 、 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3分)
⑵“长江悲已滞”中的“滞”,表面上看是写 ,实际上形象地描述了诗人 心态。(2分)
⑶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 之愁和 之情。(2分)
⒖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⑴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⑵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⑶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朱熹《观书有感》)
三、(3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4分)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 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 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⒗文中“干瘪的谷粒”指什么?(3分)
⒘如何理解“我”的欢乐是“又酸又苦”?(3分)
⒙文中“我”捧着“干瘪的谷粒”为什么没有灰心和丧气?(4分)
⒚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画线句子的哲理意义。(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8分)
爱美也是一种道德
张继高
能够对美的事物有一种认知,能够欣赏,能够感激,能够鉴别,而后能够付出情感去爱,那种人大半是善良与祥和的。沈三白和芸娘那么穷,还能脱口道出“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那种美句,似乎也是一种道德情怀的反映。我们今天的社会,在富足之后而仍有这么多脏乱、暴戾和犯罪,显然是众多人的心态有了问题。要改进这个问题,法家和道德家照例有一套成法和口号,我觉得光靠“办法”可能不行,是否也应该注意到人的感情活动?把“对美能够去爱”列入一种社会导向,而加以鼓励和指引?如果人们都能有一颗“小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心,杀人越货、抢银行、外销婴儿的事情一定会大为减少。近人每每爱谈“心理建设”,我想在道德建设没有奠好基础之前,心理建设似乎很不容易根植于人心。
什么是道德?可以解释为它是一种在法律边缘前端的社会行为共同规范。它在旧的社会中有旧的标准和养成方式;今天则显然有一些过去没有(或是不被强调)的新规范,养成的方式更是一门大学问。例如:在大多数国家之中不难发现,爱美也是一种道德,人家很用心思地从多方去建立这种道德。“美”的藏匿地点有两处:(一)在大自然中,(二)在艺术媒体中。第一种不仅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昂贵,因为科技就是要征服和破坏自然的。有见解的社会比较懂得利用第二种——艺术媒体——来重塑人们的感情生活。无论音乐、绘画、文学、诗、古迹、建筑……都是为了呈示一种东西——美。让美感沁入人心,把爱美(应该说是对美的钟爱)变成生活和行为的一部分,而后建立一个由个人到集体的行为秩序。到那时候,阳明山的花枝也无人再攀折,人人懂得如何去注意仪态;居室庭院,整洁有序。中秋节第二天的国父纪念馆草坪上,很少有人再丢垃圾,因为人们会怕破坏那景物之美。
美感和快感很容易混淆。美酒、美食、美女、美味固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那是享乐主义的美。上乘的美是娱情的;等而下之才是娱性的。粗浅的分别办法可以试着从一简单方式为之:即凡是人体横隔膜以上器官感受到美的,是一种境界;横隔膜以下的,则属于另一种层面较低的美。
人能借艺术把情绪方面的能力形式化,这和能借科学而将心智方面的能力形式化的道理是一样的。艺术的功能之一便是表达美,使人产生美感反映。但现代艺术(如现代画、现代音乐)比较偏重理性,太重视知识,太放任,太自我,所以较少美感。年轻人欣赏它,大都来自理性认同,其能以“怡情”的功能不大。我想,若想活得愉悦清平,接触一些古典艺媒,欣赏一些自然美景,恐怕是不可或缺的。21世纪教育网
⒛“爱美”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而“道德”是一种社会行为,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呢?(4分)
21.美感品味有不同,那么,美感品位高尚的标准是什么?(5分)
22.作者认为现代艺术缺乏美感的原因是什么?(5分)
23.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沈三白和芸娘穷而有美感品味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善良祥和的道德情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作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减少犯罪不应靠法家高喊的法律制度,而是靠把“爱美”列入社会导向加以鼓励和指导。
C.作者认为藏匿在大自然和艺术媒体中的“美”都已经丧失殆尽,应该重塑道德上的“爱美”意识。
D.作者认为人们一旦把爱美的行为与道德标准联系起来,美感的品味就会得到升华,这样,对个人对社会都会受益无穷。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E.文章批评了社会对精神美感工作的缺乏,指出当代青年应积极去欣赏有美的道德内涵,体验娱情之美,才能扭转社会风气,建立良好的道德氛围。
四、(20分)
24.默写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的上阕。(4分)
⒘给这则消息拟一个简明的标题。(4分)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 李玮)今天上午9时,“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停靠民生路码头(上海),被科学家们称作“不可接近之旅”的第21次南极科考之行回到起点。“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船长袁绍宏自豪地说:“我们胜利完成了各项任务,相信下一次的南极科考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151天的风浪,2.6万海里的行程,每一项科考结果都是举世瞩目的“珍品”。袁绍宏为我们历数航程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在西风带完成了大洋调查;第一次踏入人类以前从未涉足过的冰穹A(Dome——A),并准确测出南极冰盖最高点的高度实际为4093米,而不是以前认为的4087米及4030米;第一次在环南极8000海里的航行中进行了大洋断面的调查……
2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4分)
俗话说,“百菜当数白菜好。”白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古人常把白菜当作养生佳蔬。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不但是菜中佳品,还具有很好的医疗价值。例如:治伤风感冒可用大白菜根煎汤服;用白菜、辣椒熬水洗手足,可治冻疮,用白菜、大葱、生姜煎汤温服,不但可治感冒,对气管炎也有很好的疗效。
⑴上面文字中有两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2分)
⑵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做到语句格式协调一致。(2分)
27.“十月孕育,一朝分娩”,你有了生命。自从那一刻起,你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无不蕴藏着母亲的辛酸和爱怜。母亲节即将来临,感动2005,给母亲一则手机短信。凸现“真情、感动”的感情基调。(4分)
五、(30分)21世纪教育网
杨子在《十八岁和其他》一文中写到了自己的“读书的苦乐”,谈到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请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以“读书的苦乐”为话题,写一段400字左右的文章。
语文:第1专题“向青春举杯”综合测试(苏教版必修1)参考答案:
一、1.A(B自艾自怜yiC恪守kèD颤抖chàn)
2.C(A翱游——遨游,B汗流夹背——汗流浃背,D沉缅——沉湎)
3.B 4.A(B“……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句式杂糅。应改为“……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研究的发现” 。C前后不一致,前面用“能否”,后面对应了“能够”。D有歧义,“各种”修饰“民族”还是“体育比赛”,表意不明。)
5.B(这首诗注重象征暗示。)
6. D
7.D项“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应该是“稻束”,因为“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中心话题是“你们”,就是“金黄的稻束”。
8. B 9.C 10.A 11.D 12. B
二、(23分)
13.文言翻译(8分)
(1)(庞涓)就暗中派人召来孙膑。
(2)迫敌百里而求胜,即使是上将军也一定会遭受挫折。
(3)孙膑看到田忌的马其速度相差不是很远。
(4)就将一棵大树的皮削去一块,露出白色,在上面写上文字道:
14.诗歌鉴赏(7分)
(1)深秋:高风、黄叶
(2)从高空俯瞰长江,长江的水凝滞不动的感觉;滞留巴蜀不能归的惆怅
(3)寄居他乡的羁旅;归乡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5.名句填空(8分)
(1)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人不学,不知道。
(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三、(一)
16.干瘪的谷粒指人生四季中的中年时期收获微少。
17.经过春夏的艰辛和磨难,收获的却很微小。
18.生命的要义重在一个人有没有真正地为生命认真负责地耕耘过,只要真正地“爱过,哭泣过……”,就是生命的收获,而且“收获多于劳作”。
19.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所有的话呢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他的一生也就不会有什么人生的遗憾和哀叹,也不会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如果一个认真很的这么走过了他的人生四季,人们是不必用自己的尺度去评判这人的人生得失的。
(二)
20.让美感沁入人心,把爱美变成生活和行为的一部分,建立一个由个人到集体的行为秩序,“爱美”就成一种道德。
21.上乘的美是娱情的,等而下之才是娱性的。
22.比较偏重理性,太重视知识,太放任,太自我,其“怡情”性的功能不大。23.B C
四、24.略
25.“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今天上午凯旋抵上海 (或:“雪龙号”今天上午凯旋抵上海/“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今天上午胜利归来)
26.(1)将“俗话说,”中的逗号改为冒号,或将“百菜当数白菜好。”中的句号放在引号外。(1分)将“可治冻疮”后的逗号改为分号。(2)将“治伤风感冒可用大白菜根煎汤服”改为“用大白菜根煎汤服,可治伤风感冒”
27.妈妈,我曾是你身边一只备受关怀的小鸟,今天为你衔来了一束芬芳的鲜花。节日快乐!
五、略
www.(共17张PPT)
向青春举杯
青春抒怀
一、专题总体回顾
二、毛泽东诗词拓展
三、专题基础复习
四、读诗方法
向青春举杯
专题一
吟诵青春
板块一
体悟人生
板块二
设计未来
板块三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相信未来》(食指)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江河)
《十八岁和其他》(杨子)
《我的四季》(张洁)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
《我的五样》(毕淑敏)
诗人毛泽东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食指其人其诗
食指(1948- ),入选篇目《 》。
原名 ,出版的诗集有《相信未来》(1988)、《食指 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3)、《诗探索金库·食指卷》(1998)等。 代表作品《 》《 》《 》。
江河,入选篇目《 》
原名 , 1980年 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代表作还有《纪念碑》。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
江河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课本选了他的作品《 》
杨子,入选篇目《 》
原名杨选堂,生于1923年,广东梅州人。作品有《 》、《 》。
张洁其人其文
张洁,入选篇目《 》
中国现代作家,国家一级作家,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的作家。她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获1989年度意大利马拉帕蒂国际文学奖。1992年2月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举为该院荣誉院士。作品被译为十多种语言,近30部译本。代表作:《 》《 》
毕淑敏其人其文
毕淑敏,入选篇目《 》
(1952— ),山东文登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 》(中短篇)和《 》(长篇)。此外还有长篇《血玲珑》、《 》。使她获得全国声誉的是作品《预约死亡》。
文学常识补充:
吉辛
惠特曼
屠格涅夫
肖洛霍夫
苏联
俄国
英国
美国
《父与子》
《草叶集》
《静静的顿河》
《四季随笔》
郁达夫代表作品:
徐志摩代表作品:
《沉沦》
《再别康桥》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 )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 )争流。 鹰击长空, 鱼( )底, 万类霜天( )自由。
怅( ), 问( )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 ( )岁月( )。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 )。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 )。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 )飞舟
补充完整
给以
给予
秤杆
旗杆
偌大
诺大
依偎
憎恨
栖息
倔强
矿藏
粘贴
抹煞
蛮横
甫健
干瘪
召唤
松劲
藐视
逻辑
给红字标音
gěi

gǎn
gān
ruò
nuò
wēi
zēng

jué
cáng
zhān
shā
hèng

biě
zhào
jìn
miǎo
luó ji
汗流浃背
恪尽职守
面面相觑
觑了一眼
吭气
引吭试啼
惶然
思忖
擂鼓
屏窒
墓冢
悄然
犄角
jiā



kēng
háng
huáng
cǔn
léi
bǐng zhì
zhǒng
qiǎo

给红字标音
灰 jìn
shǔ 光
战 lì
迷 wǎng
晨 xī
zhí 拾
pì 如
kē bàn
niǎn 米
niè shì
zhēn zhuó
斑 lán
zhēn 别
商 què
不 chì
枝 yā
敷 yǎn
冰冷成 tuó
wàng自菲薄
战战jīng jīng
四zhī百hái
怨天yóu人
根据拼音写汉字







磕绊

啮噬
斟酌





演(衍)



肢 骸

小结:读诗的方法
知人论世: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的特点,来理解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联想想像:抓住作品中的意象,然后通过联想和想像复活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从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吟诵:分析作品内部的节奏,划出节拍,根据抒情的需要来确定诗句重音和语调,然后反复朗读,直至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