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北冥有鱼》课件(幻灯片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1《北冥有鱼》课件(幻灯片28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6 21:2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行者见两个兄弟遭擒,他自家独力难撑,正是“好手不敌双拳,双拳难敌四手”。他喊一声,把棍子隔开三个妖魔的兵器,纵筋斗驾云走了。三怪见行者驾筋斗时,即抖抖身,现了本相,张开两翅,赶上大圣。这妖精一翅就有九万里,两翅就赶过了,所以被他一把挝住,拿在手中,左右挣挫不得。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时期
人,著名的

________________
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摆脱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著有名篇:《逍遥游》、《齐物论》。

战国
宋国蒙
道家学派
“老庄”
清静无为
哲学家
走近作者
《庄子》,又称《南华经》.其文想象奇幻丰富,构思巧妙,大多是寓言作品,善用寓言和比喻,善于虚构,文笔汪洋恣肆,气势波澜壮阔,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本课第一则选自内篇的《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疏通文意
借助课下注释,翻译文章
重点词语:
冥、之、怒、是、海运、志怪、水击、抟、扶摇、去、以、息、野马、其
重点句子: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齐谐》者,志怪者也。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译文:鲲很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大鹏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
3.《齐谐》者,志怪者也。
译文:《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4.《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齐谐》上记载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拍打水面,激起的浪花就达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文言现象小结
1.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2.词性活用:
怒而飞
形容词作动词,振奋,用力鼓动翅膀。
鲲之大
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齐谐》者,志怪者也。
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3.古今异义的词:
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山野中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
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
今义:海洋运输。
4.一词多义:
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列前茅。
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北山愚公长息曰。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之徙于南冥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⑷而:怒而飞。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一词多义:
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
名列前茅。
(名次)
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
(动词,叹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平息)
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
(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而:怒而飞。
(连词,表修饰关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连词,表修饰关系)
⑸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时则不至。
⑹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⑺其:其名为鲲。
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⑸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就)
时则不至。
(或者)
⑹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⑺其: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
(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代大鹏)
感知内容
1.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
第一层: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
第二层: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感慨。
2.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硕大无比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志存高远
击水三千,扶摇九万——力大无穷
去以六月息者也——善借长风
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鲲:鱼子——《尔雅》
“鲲本小鱼之名,庄用大鱼之名。”——(明)方以智
想象、夸张


为什么?
受限
自由?
受限
自由?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逍遥游”的含义是无依无靠,无所羁绊,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在本文中,作者借大鹏乘风翱翔,雾气、尘埃等漂浮的现象,说明作为形体的生命,是没有绝对自由的,也不可能有;而人的精神,应该是绝对自由的,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寓意: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它们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文章主题
《庄子·逍遥游》中的成语
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
鲲鹏展翅: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
成语积累
《说岳全传》则称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是大鹏转世;
俗语说:“学做鲲鹏飞万里,
不做燕雀恋子巢”。
大鹏鸟成是人们努力向上,大展鸿图的标志物。鲲鹏比喻一些宏图壮志,也成为了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世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全诗语气直率不谦,充满了初生牛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上李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