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4 猜数游戏 - 北师大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4 猜数游戏 - 北师大版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6 15: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课 题 猜数游戏 课 型 新授课
年 级 一年级 课 时 1
教材分析 “猜数游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第四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5以内加减法及0的认识,对加减法的意义有了初步了解,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通过猜数游戏归纳出6的加减法,让学生继续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习本节内容后,为后面加减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学习好本节内容十分重要,它是本单元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入校时间不长,尤其是正式上课时间才一个月,很多的习惯和学习方式还不能与老师的要求同步。从思维方式来看,他们的认识与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在抽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学生由于本课是游戏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从而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猜数游戏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得数是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数学思考:在经历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问题解决: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 法 以游戏、活动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学 法 注意实践操作与游戏活动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准备 磁扣、圆片、小棒、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时间
复习导入: 课前与大家一起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一起唱。这是《熊出没》的歌,在动画片里面你最喜欢谁呢?今天我们与熊大、熊二一起度过快乐的40分钟。
聪明的熊大听说大家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迫不及待地想考考你,Are you ready?大家一齐口答。
(大屏幕上闪现口算题)
二、新授6的加减法
(一)想一想,手中有多少个扣子?
1.直观演示猜数活动
熊大感慨道:同学们算的又快又准确,他最喜欢跟认真的人一起玩了,想跟大家玩一个游戏,叫《猜数游戏》。还让我偷偷告诉你,答对有小礼物哦!
(师贴课题:猜数游戏)
熊大委托我来给大家表演一下,请大家想一想我手里有多少个扣子呢?
请你用数学语言说一说老师的动作。
教师一只手拿4个扣子,另一只手拿2个扣子,然后将两只手的扣子合在一起,先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并想一想手中扣子的个数。过程
示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示范性地提出问题:一只手拿4个扣子,另一只手拿2个扣子,一共有多少个扣子?
你提的数学问题真完整,既包含数学信息,又包含问题。熊大想送给你一张小熊卡片。
然后继续追问:怎样列式?
探讨计算方法
继续提出问题:你能说一说6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二)猜一猜,手中有多少个扣子?
1.改变猜数的形式,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演示的猜数过程(即总数有6个,双手分别握着一些扣子,接着摊开其中的一只手,让学生默默地数一数这只手上有3个扣子,猜另一只手上有几个扣子)
2.列出减法算式,解决问题
直接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然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说一说“6-3=?”
引导学生说一说3是怎么算出来的。可以结合学具摆一摆,或在练习本上画一画的方式,解释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3.集体反馈,交流算法
汇报展示

分一分,填一填
熊大想把6个扣子分别放在两只手里,你打算怎么放?有几种放法?可以借助实物或学具(圆片、小棒等)来摆一摆,把每次分放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将表格填写完整。
(提示:当6个扣子都放在一只手里时,另一只手里一个扣子也没有,用0来表示。)
(四)小结:我们列出了很多有关6的加减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的6的加减法。
三、练习巩固
1.接苹果
(1)熊大邀请熊二跟他一起接苹果,出示第一幅图,解释“2+4=6”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小猫也来玩了,说一说“2+4=6”的意义
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
2.美食时间
熊大想请大家帮帮忙,他想把6个苹果放到两个盘子里,可以怎么放呢?
3.吃过美食,不小心进入了光头强的炸弹区,遇到炸弹后一定要趴下2秒,准备好了吗?
躲避了炸弹,
熊大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它记得刚才回答问题的是他好朋友,请这些人起立,发小卡片啦!
老师举起卡片,两个数相加得数是6的,一起说,例:
我是1
我是5
1和5是好朋友,1+5=6。
小结
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习了《猜数游戏》你有什么收获?
全班一齐口答
学生读课题
学生可能会出示:4+2=6。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可能用数的方法,在4个的基础上,继续数5,6;有的可能用类推的方法,因为刚刚学过“4+1=5”,所以就能算出“4+2=6”。)
学生说一说整个过程,并相应地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6个扣子,一只手里有3个扣子,另一只手里有几个扣子呢?
有的学生可能直接说出“6-3=3”
(小组展示汇报)
先摆(画)了6个圆片,拿走(划掉)3个,剩下3个,得出“6-3=3”。
采取2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一个人动手分,另一个人在表格中或用算式做记录。
展示汇报
一盘有2个苹果,另一盘有4个苹果,一共是6个苹果。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2+4=6”来表示。
独立看图,写出算式,并给出合理解释
说出算式的意义,从生活中找到更多能用“5+1=6”和“6-1=5”表示的实例
先动手用学具摆,后交流
警告:得数是0或6的是炸弹!
得数是0或6的趴下两秒,得数是其他的坐好不动。
得到卡片的学生跟老师互动
我学会了6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让学生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同时闪现题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
在猜数游戏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得数是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在经历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设计意图: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8分钟
6分钟
6分钟
板 书
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
想一想:4+2=6
猜一猜:6-3=3
分一分:
6
0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0

反 思
《猜数游戏》这一课是在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等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欢的“猜数游戏”这一活动,使数学游戏贯彻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在猜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掌握6和7的加减法。
本节课的不足:有些学生知道结果,但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今后需要多锻炼学生自信、大胆地发言,勇敢地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