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9章《力与运动》复习训练
选择题
1.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物体静止时受到的一对相互作用力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受到的重力
D.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
2. 如图所示,光滑小球与水平面和台阶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小球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受重力、小球对水平面的压力
B.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
C.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台阶的弹力
D.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台阶的弹力、水平面的摩擦力
3.如图所示为体育场内足球赛的场景,小刚和小亮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③足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惯性最小;
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⑤踢足球时,足球对脚的力是由于足球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⑥足球最终停止在草坪上时,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4. 如图甲所示是为了测量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操作,某同学对物体和弹簧测力计分别进行了受力分析,并作出受力分析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关于受力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和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和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和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 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mg
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
6. 小勇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B.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C.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7.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表而不光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增大拉力,则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物体B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则物体A会向右倾倒
8.如图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跳雪运动员能继续在空中向前运动,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B.
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身体倾斜单手扶地,是为了降低重心使身体更平稳
C.
冰壶被冰壶运动员推出去后,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两个力的作用 D.
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处于平衡状态
9.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若探测器在飞行中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探测器( )
A.落回地球 B.飞向太阳 C.绕地球运行 D.做匀速直运动
10.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右盘中的砝码不变,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2v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的重应为(吊盘重不计,绳子与滑轮摩擦不计)( )
A.2G B.0 C.G D.3G
11. 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台面上。木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6s时撤去力F,同时木块从台面滑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2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所受静摩擦力为0N
B.2~4s,木块加速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6N
C.4~6s,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4N
D.木块离开水平台面后,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12. 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s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s时,若F=3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m/s
D.从t=0s到t=6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二、填空题
13.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拉动木块做匀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拉力和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_____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撤去拉力,由于_____木块将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14.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8N的瓶子保持静止,手对瓶子的压力为10N,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N,方向为_____(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
15.如图所示,一小车在一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知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2N,则水平拉力F的大小是_____N,如果某一时刻起,小车所受的所有力全部消失,那么这辆小车将会_____。
16. 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相对地面而言,若小球在此时受到的所有力同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_____。
17.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直升飞机在救援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质量为10t的直升飞机在空中竖直上升时,使直升飞机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螺旋桨”或“空气”),当直升飞机悬停时,受到向上的升力大小为_____N,直升飞机_____(“可以”或“不可以”)在太空中飞行。(g取10N/kg)
18.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在实验加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如图所示的小球从A点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_____路线继续运动(选填“a”“b”“c”或“d”)。
19.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小重物恰沿MN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正确的图是_____(选填“甲”、“乙”),理由是_____。
20. “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突然刹车,同时转动方向盘,汽车急转弯,这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_____。
21. 如图所示,飞机要在飞行中向目标处空投救灾物品,空投位应是图中A、B、C中的_____处,这是因为物体具有_____。
22. (2分)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自制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轮。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_____,当两端所挂钩码数量相同时,把小卡片转至如图所示位置,松手时小卡片将_____(选填“转动”或“静止”),该实验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向下运动,从静止到下滑的整个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重力为_____N。在10s之后,物体的速度_____(选填“越来越快”、“越来越慢”、“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压力F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三、解答题
24. (1)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此时人处于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在图中画出人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一重为5N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作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
(3)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小球突然向左偏转,则此时汽车向右_____,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画出此时物体M的受力情况
25.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选填“快”或“慢”)。
(3)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
(4)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
(5)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6)如图乙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6.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_____(填“上下翻转”或“左右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
(4)利用图乙装置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理由是_____。
2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所受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g取10N/kg)
小球编号
1
2
3
小球质量(g)
2
5
45
小球半径(cm)
0.5
0.5
1.5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40
(1)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减小物体所受的流体阻力,有时需要增大物体所受的流体阻力,以下在正常运行或工作过程中需要增大流体阻力的是_____。
A.动车组
B.核潜艇
C.C919大飞机
D.降落伞
(2)1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_____N。
(3)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_____(选填“大”或“小”)的收尾速度大。
(4)当3号小球的速度为20m/s时,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5)某一小球从足够高度由静止下落,则该小球的下落速度v与所受到的流体阻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正确的为_____。
第9章《力与运动》复习训练答案
D
B
D
C
A
A
D
B
D
D
C
C
13、摩擦;支持;惯性
14、8;竖直向上
15、12;做匀速直线运动
16、加速;做匀速直线运动
17、空气;1×105;不可以
18、不能;b
19、乙;物体受到氢气球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对平衡力
20、不是;运动状态
21、A;惯性
22、小卡片;转动;不能
23、20;越来越快;变小
略
25、(1)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2)慢;(3)匀速直线运动;(4)不
能;理想实验法;(5)相等;(6)静止
26、(1)相反;钩码数量;(2)左右旋转;不在同?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把小卡?剪为两半;(4)能;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27、(1)D;(2)0.02;(3)大;(4)小于;(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