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4 15:2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开始迅速发展并且到19世纪90年代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国家,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就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日本已作好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
爆发背景
目的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日本乘机也派兵入朝。东学党起义平息后,中、朝政府建议清军、日军都从朝鲜撤走,日方却骤然增军,并且占领了朝鲜国都汉城。当清军开赴朝鲜国都以南的牙山口外突然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清政府被迫宣战。由于战争发生于农历甲午年,历史上就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背景
元山
江华岛
仁川
汉城
牙山
成欢驿
大沽口
岫岩
九连城
大东沟
花园口
大连
旅顺
平壤
丰岛
荣成
威海卫
荣成湾
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招商局轮船运兵至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不料这一军事秘密事先已被日本从美国人那儿得知。17日上午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时,突遭日本联合舰队袭击。中日之间一场海上战争爆发--黄海大战。
爆发背景
一、黄海大战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1894年9月17日
——黄海大战
致远舰管带——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旅顺惨案
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日军便从海陆两路夹击中国辽东半岛。
他们进占旅顺后,疯狂屠杀无辜居民。据亲临现场的外国记者报道,城中只有36个掩埋尸体的中国人侥幸存活下来。此图是日本《近代百年史画报》上刊登的照片。
威海卫的刘公岛
1895年1月,日本军队在山东半岛荣城登陆,袭击北洋水师的基地威海卫,日本舰队则从正面封锁海口。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多次请求出击,都被李鸿章拒绝。洋教官和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逼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从,命令手下锯掉水师提督印章一角,然后吞鸦片自尽。广大爱国官兵先后八次击退敌舰。2月,日军占领炮台用炮台轰击北洋水师,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二、《马关条约》
签订时间:
1895年
双方代表:
李鸿章(中)
伊藤博文(日)
2006年是马关条约签订111周年!
李鸿章————————————伊藤博文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内 容
影 响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发散思维
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项目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
赔款
商埠
主权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香港岛
辽东、澎湖、台湾
银元2100万元
白银2亿两
东南沿海
长江流域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
(赎辽费)
宝岛悲歌
日军侵占台湾后,清政府令其驻台巡抚唐景崧等官员离台。台湾同胞自行组织抗日武装,手拿土枪和长矛,凭血肉之驱,前赴后继,猛扑敌寇。其中尤以彰化和嘉义保卫战最为悲壮,徐骧就在此时英勇牺牲。后来台湾各地人民继续坚持武装抗日,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徐骧临终高呼:
大丈夫为国捐躯,
死而无憾!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精彩四选一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
A、1883年 B、1884年 C、1894年 D、1895年
2、同日本签定《马关条约》的全权大臣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奕忻
3、下列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4、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著名将领是( )
A、关天培 B、邓世昌 C、李秀成 D、左宗堂
5、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威海卫战役 B、旅顺战役 C、黄海战役 D、大东沟战役
C
A
D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