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十一课 小螺号|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十一课 小螺号|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27 21:3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螺号
  设计意图: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喜欢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为终身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表演《小螺号》,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2、通过歌曲动作的编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充分聆听歌曲范唱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上滑音、波音等装饰音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2、通过课堂艺术实践,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并尝试用口风琴与部分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学习歌曲伴奏声部。
  教学资源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口风琴、打击乐器、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用轻柔而明亮的声音演唱,避免喊唱。
  3、律动练习:《请你跟我这样做》——海浪、海鸥、吹螺号。
  二、情境创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螺号吗?小螺号是什么做成的(海螺)小螺号用来干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小螺号》。
  2、板书课题。
  三、内容研讨
  1、教师表演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播放伴奏)
  设问:歌曲讲述了怎样的故事?(用简练的语言描述)感受到怎样的情绪?(欢快、优美)
  2、请大家带着这种心情一起来听录音范唱轻声哼唱《小螺号》。
  3、采用视听结合法学习歌谱,并分析歌曲由几部分组成?
  提示:A.找规律、相同或相似的乐句。B.找难点
  4、重难点指导教学。“茫茫的海滩……”
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将其涂上颜色并唱一唱。
  5、朗读歌词:有表情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来朗读歌词。(有节奏感。
  6、词曲结合。(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填唱歌词)
  7、采用多种形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螺号》。(对唱、领唱、合唱、表演唱)
  四、实践活动:学习伴奏。
  1、引导学生学习二部伴奏。先视唱A段一二乐句和B段二部伴奏。(找到6
1
2
3位置)
  2、小组合作进行配合表演。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举行一个音乐会,要求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演《小螺号》这首歌,比如:独唱、齐唱,用乐器来演奏或者用蹈舞动作来表现等。
  五、实效评价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歌曲《小螺号》,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都能够做到有感情地表演歌曲,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像、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1、关注学生及其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我为学生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像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充分感受和表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教学把感知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
  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