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一年级
学科
音乐
课题
《鼓和号》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法国歌曲,歌曲为f大调,采用具有舞蹈性节奏的四三拍子,全曲共有四句,四句的节奏完全一致,其中第一、三句在节奏和旋律上完全相同。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大鼓和小鼓两种乐器,能听辩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在大小游戏中能听音乐作出相应动作,感受 ta ta , titi ta 两种节奏,体验活动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演奏《少先队鼓号曲》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认识大鼓与小鼓,并听辨大鼓与小鼓的声音
难点
能演奏《少先队鼓号曲》。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引起动机
二、游戏——极大极小,极高极低
三、学生肢体探索游戏
四、结束部分
伴随钢琴《大鼓小鼓》师生做相应的动作入场。
要求学生学习倾听钢琴声音的大和小。
在钢琴声中加入大小鼓的声音,让学生听到大鼓小鼓声音时做不同的立即反应的动作,感受大小、高低。
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手上举,听到小鼓的声音蹲下来。
听到大鼓的声音张大嘴巴,听到小鼓的声音闭上眼睛等。
1、出示大鼓和小鼓,让学生听辩声音的区别。(音量、音质、节奏)
2、学生肢体探索游戏
引导学生从肢体中获得大小游戏的方式,并在钢琴和鼓声中游戏:
如:听到大鼓拍手,听到小鼓拍腿;听到大鼓跺脚,听到小鼓拍手等。
3、出示活动道具,引出大象、小狗和大鼓、小鼓进行配对,并引出歌曲《大鼓小鼓》
4、听音游戏听CD玩游戏。
第一遍:听到大鼓、大象时走路,听到小鼓、小狗时跑步;
第二遍:听到大鼓、大象时手上举拍手,听到小鼓、小狗时蹲下食指相碰;
第三遍:听到大鼓、大象时做打大鼓的动作,听到小鼓、小狗时停住闭眼。
出示活动道具,以教熊和猴子学习大小鼓结束活动。
作业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反思
我发现学生喜欢唱、跳、表演的音乐课堂,不喜欢听赏音乐,对教材安排的听赏内容不感兴趣,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玩的课,要坐在位子上听音乐一点也不好玩,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态度,如何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这还真的需要老师认真去思考,大胆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