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横学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测试
七年级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
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以下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FBC和∠ACE是内错角
B.∠ABD和∠ACH是同位角
C.∠GBD和∠HCE是同位角
D.∠GBC和∠BCE是同旁内角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如图,直线,AC⊥BC,AC交直线BC于点C,∠1=60°,则∠2的度数是(
).
A.50°
B.45°
C.35°
D.30°
如图所知,已知OA⊥BC,垂足为点A,联结OB,下列说法:①线段OB是O、B两点的距离;②线段AB的长度表示点B到OA的距离;③因为OA⊥BC,所以∠CAO=90°;④线段OA的长度是点O到直线BC上点的最短距离.其中错误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如图,直线都与直线相交,其中不能判定的条件是(
).
A.∠1=∠2
B.∠3=∠6
C.∠1=∠4
D.∠5+∠8=1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2分,满分24分)
64的平方根是
.
若(为连续整数),那么的值为
.
的四次方根是
.
近似数精确到
位,有效数字是
.
用幂的形式表示:=
.
比较大小:
;(选填“>”或“<”)
化简:=
.
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点B,若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
.
如图,∠ABC与∠DEF的边BC与DE相交于点G,且BA//DE,BC//EF,如果∠B=54°,那么
∠E=
.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与点O,如果∠BOD=40°,OA平分∠COE,那么∠DOE=
.
如图,已知∠1=∠2,AD=2BC,?ABC的面积为3,则?CAD的面积为
.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为
.
第18题图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题,每题
5
分,满分
30
分)
计算:
计算:
计算:
计算:
计算:
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计算: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4
题,6
分+6
分+7
分+9
分=28
分)
如图,直线AE、CE分别被直线EF、AC所截,已知∠1=∠2,AB平分∠EAC,
CD平分∠ACG,将下列证明AB//CD的过程及理由填写完整.
证明:因为∠1=∠2,
所以
//
(
),
所以∠EAC=∠ACG(
),
因为AB平分∠EAC,CD平分∠ACG,
所以
=,
=,
所以
=
,
所以AB//CD(
).
如图,已知CD//BE,且∠D=∠E,试说明AD//CE的理由.
如图,已知直线AB//EF,AB//CD,∠ABE=50°,EC平分∠BEF,求∠DCE的度数.
问题情境: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
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
(1)按小明的思路,易求得∠APC的度数为
度;
(2)如图3,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β.试判断∠CPD、∠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α、∠β间的数量关系.
长横学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测试
七年级数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
A
2.C
3.C
4.D
5.A
6.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2分,满分24分)
7.
8.9
9.
10.千;6,0
11.
12.<
13.
14.
15.126°
16.100°
17.6
18.15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题,每题
5
分,满分
30
分)
19.解:原式=(2分)=(2分)=0(1分).
20.解:原式=(2分)
=(2分)=(1分).
21.解:原式=(4分)=(1分).
22.解:原式=
(3分)=
(1分)=
(1分).
23.解:原式=
(4分)=6(1分).
24.解:原式=
(3分)=
(1分).=
4(1分).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4
题,6
分+6
分+7
分+9
分=28
分)
25.AE//F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分)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分)
∠3,∠4(1分)
∠3=∠4(1分)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分).
26.解:∵CD//BE(已知)
∴∠E=∠DC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分)
∵∠D=∠E(已知)
∴∠DCE=∠D(等量代换)(2分)
∴AD//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分).
27.解:∵AB//EF,∠ABE=50°(已知)
∴∠ABE=∠BEF=5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分)
∵EC平分∠BEF(已知)
∴∠CEF=∠BEF=25°(角平分线的意义)(2分)
∵AB//EF,AB//CD(已知)
∴CD//EF(平行线的传递性)(1分)
∴∠CEF+∠D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分)
∴∠DCE=180-25=155°(等式性质)(1分).
28.解:(1)110°(2分).
(2)∠CPD=∠α+∠β(1分)
证明:过点P作PH//AD交CD于点H(1分)
∵AD∥BC(已知)
∴AD//PH//BC(平行线的传递性)(1分)
∴∠α=∠DPH,∠β=∠HP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分)
∴∠DPC=∠DPH+∠HPC=∠α+∠β(等量代换)(1分).
(方法不唯一,可酌情给分)
(3)当P在BA延长线时,∠CPD=∠β-∠α;(1分)
当P在AB延长线上时,∠CPD=∠α-∠β(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