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六下 6.欣赏 长城谣 课件(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六下 6.欣赏 长城谣 课件(1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26 16:0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城谣
走进音乐世界
长城图片欣赏
长城图片欣赏
初步感知:
聆听歌曲《长城谣》,初步感受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
创作背景:
《长城谣》这首歌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上海创作的,原是为华艺影片公司所拍摄的电影剧本《关山万里》所作的插曲。影片讲述一位东北的京剧艺人,“九·一八”事变后,携妻女流亡关内,在颠沛流离中,自编小曲,教育幼女牢记国仇家恨的故事。故事里,幼女在流亡途中走失,被一音乐家收养。后来,在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募捐演唱会上,幼女演唱了一首《长城谣》,这是音乐家根据幼女父亲编的小曲谱成的。这首歌使他们父女团圆,却仍然回不了家乡。
作者简介:
刘雪庵:四川铜梁人。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有影响力的爱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学生时期的作品有歌曲《飘零的雪花》《采莲谣》等;20世纪30年代写了钢琴作品《中国组曲》;抗战前创作过《早行乐》《何日君再来》等歌曲,“七七”事变后写过《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以及《上前线》等广为流传的抗战歌曲。建国后,还根据古曲《平沙落雁》改编了钢琴曲《飞雁》。
歌曲分析
这是一首独唱曲。歌曲以万里长城起兴、抒发对故乡的思念,控诉敌寇对我国土的蹂躏,表达了全国人民同心协力结成抗日长城,打败侵略者、收复失地的决心。
全曲音乐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兼有抒情和叙事大特征。也正是由于广泛采用了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因而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这正是广为传唱的原因。
感情启示:
歌曲旋律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表达深沉的爱国情怀。
拓展延伸:
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有许多振奋人心的抗日歌曲,同学们在课堂中学唱过、听赏过或是在电影中听到过哪些呢?谁能给大家唱一唱?
《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歌唱二小放牛郎》《保卫黄河》……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