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26 16:2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熟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 二 地 理
2021.0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 100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4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2分,共 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 年,我国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伟大奇迹。图1为"我国 14 个连片特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1. 下列有关我国14个连片特困区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界线明确,区域间差异较小 B.第一、三级阶梯多,第二级阶梯少
C.区域间联系非常紧密,开放性强 D.中西部地区多,东部和东北地区少
2.导致 14个连片特困区致贫的因素最可能是
A. 矿产和地形 B.人口和水源 C.地形和人口 D.矿产和水源
黄河内蒙古段南部有十大支流被称为"十大孔兑"(图 2)。支流上游地区,沟谷纵横植被稀疏;下游河流蜿蜒,农田遍布。汛期洪水汇入黄河形成沙坝,多数支流 3月径流量与9月的相近,但输沙量却小得多。读图回答 3~5 题。
3."十大孔兑"3月输沙量比 9月小得多的原因是
A.农耕活动少 B.植被覆盖度高 C.径流速度慢 D.冻土未融化
4."十大孔兑"洪水汇入黄河,会
A.改善干流航运 B.利于两岸灌溉 C.抬高干流河床 D.加强干流泄洪
5.为了改善"十大孔兑"中上游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重点是
3120390187960A.合理灌溉B.节约用水C.平整土地D.加强绿化
潘塔纳尔湿地占地约1400 万公顷,是世界第一大湿地。近年来,潘塔纳尔湿地接连发生火灾,其中7、8月份为火灾集中多发季。2020年8月该湿地共发生 3100多起火灾,过火面积占到湿地的十分之一。图 3为"潘塔纳尔湿地示意图"。读图回答6~8 题。
6.潘塔纳尔湿地形成的原因是
①植被丰富②地势低洼③降雨量大④河流众多
A.①②③B. ①②④
C.②③④D. ①③④
7. 潘塔纳尔湿地火灾集中在 7、8 月份的自然原因为
A.开辟大型农牧场B.干季气温高降水少 C.人为的纵火开荒D.枯枝落叶堆积深厚
8.为防治潘塔纳尔湿地大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当地农民发展自给自足农业 B.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火灾防控
C.加大对纵火破坏湿地行为的惩处 D.加强教育并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355282528575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我国鄂湘赣等地区煤炭产量呈衰减趋势。现以"海进江"(大秦/朔黄铁路入海进长江的运输路径)的运输方式,从区外调进大量煤炭。2019年 10 月 1日,浩吉铁路建成运营,成为我国首条南北走向的重载煤炭运输线路(图 4)。读图回答9~ 10 题。
9. 鄂湘赣地区煤炭产量呈衰减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水电供应充足 B.安全环保政策趋严
C.市场需求减少 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0.浩吉铁路建成,有利于
①形成北煤南运的运输网络;
②提高煤炭运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③提高对鄂湘赣地区煤炭供应能力;
④改善鄂湘赣地区空气质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2020年6月29日,位于川滇交界处金沙江干热河谷的乌东德水电站(其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70米,底厚51米,厚高比仅为0.19,是世界上最薄的特高拱坝),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图5为"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图6为"乌东德水电站的景观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有关乌东德水电站叙述正确的是
A.双曲拱坝选址主要取决于山高谷深,构造复杂
B.坝体建得高而薄的主要目的是稳固坝体,减少工程量
C.在11 月份进行大江截流,其原因是正值农闲,劳动力充足
D.大坝修建后,库区水质逐渐变差,昼夜温差变小
12.长江上游建造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4座大型水坝的主要目的是
A.防洪 B.发电C.航运D.灌溉
13.金沙江的梯级开发
A.扩大中下游地区的湿地面积B.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保证了南水北调西线的水质 D.改善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考察吉林省时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 '耕地中的大熊猫'"。据此回答 14~15 题。
14.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 B.大量施用农药,建设人工水渠
C.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 D.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
15.针对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当地农户探索出玉米秸秆还田覆盖种植法,该方法不能够
A.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C.能够保持土壤墒情
B.有效减轻低温冻害 D.增加黑土层的厚度
我国东部某纺织企业以其深耕多年的新疆为中心布局棉花全产业链,并在越南也新建有生产基地。图7为"棉花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图7
16.该棉花全产业链生产模式
①属环境友好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②产品创新性强,附加值较高;
③生产制造过程分散,市场竞争力较弱;④可提供稳定就业机会,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A. ①② B.③④C. ①③D. ②④
17.与越南相比,以新疆为中心布局的棉花全产业链
①地处"一带一路"沿线,距离国际市场更近;②棉花资源丰富,品质好
③棉花产业基础好;④发展受水资源制约
2884170144780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富集,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西部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蓝藻水华发生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9 世纪末。1980 年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据此完成 18~20 题。
18.推测在19世纪末,图示①②③④水域中最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是
A.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19.1980 年以来,该流域蓝藻水华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退田还湖使湖泊面积扩大 C.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增加
B.修建水闸使水体不易排出 D.全球变暖使区域气温升高
20.该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进行统一管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统一性原则
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很多国家通过多种措施引导民众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新加坡人口约为 570万,食物垃圾是新加坡主要的垃圾来源之一,2019年新加坡产生食物垃圾 7.44 亿千克,其中厨余垃圾约占一半。据此回答 21~22 题。
21.餐饮和粮食浪费对新加坡的主要影响有
①加剧粮食短缺状况,需要进口更多粮食;②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③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增加家庭消费支出; ④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加剧用地紧张状况
A. ①③B. ①④C.②③ D. ②④
22.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新加坡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A. 限制购物,减少食品消费B.扩大进口,保障粮食供给
C.加强立法,普及节约意识D.再次加工,提高食物利用率
第Ⅱ卷 (综合题,共 56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56 分。
23.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讲述陕西榆林治理毛乌素沙漠的片段"回乡之路"赚足了观
众的眼泪。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 分)
材料一∶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年降水量约 250~400mm,这里曾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经历荒漠化后,毛乌素沙漠多流动沙地。1995~2013年监测数据表示流动沙地逐步转变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2020年4月,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 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材料二∶ 图9为"毛乌素沙漠起沙风频和平均风速月份变化示意图"、图 10为"榆林及其周边示意图"
材料三∶ 榆林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其中优质环保煤市场占有量大。近两年,榆林这个"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一度衰落。
(1)说出毛乌素沙漠沙尘暴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并分析原因。__▲_(5 分)
(2)电影片段"回乡之路"中,主人翁乔树林四处推荐毛乌素沙漠治沙成果——沙地苹果。请分析榆林沙地有利于苹果生长的有利条件。__▲__(6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榆林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__▲__(6 分)
24.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
游城市群并称为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 分)
材料一∶ 成渝城市群坐落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以丘陵、山地、盆地为主。天然气储量丰富,页岩气、铜矿、铝土矿、硫铁矿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18 年常住人口约 9500 万,占全国 6.8%。区域内产业休系完备,拥有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近年来,成渝城市群积极承接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如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纺织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320611532385材料二∶图 11 为"成渝城市群地理简图"
材料三∶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的加大,大气污染现象伴随着出现。近地面臭氧(O,)是光化学雾污染的重要指示因子,主要是由工业活动和交通排放的尾气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其浓度与当地的地形、大气状况、城市热岛等都有较大的关系。通过监测发现成渝地区臭氧污染已成为全国一个高发区域,臭氧污染加剧。
(1)简述促进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矿产资源特征。_▲__(3 分)
(2)近年来,成渝城市群积极承接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将现代制造业作为其发展重点,评价这一发展措施的合理性。_▲_(8 分)
(3)归纳成渝城市群臭氧浓度的季节分布特点,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_▲(6分)
25.2020年 10 月,一段"秦岭以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的航拍小视频刷爆网络。阅读
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秦岭从西部的昆仑一直延伸到东部的大别山,绵延 1600 多公里,主峰太白峰海拔 3767 米;秦岭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北坡翘起而十分陡峻,断崖如壁,河谷深切,多瀑布、急流、险滩; 南坡较缓;秦岭山脉森林覆盖率极高,山上有数不清的动植物,被称为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库"。
材料二∶"洞穿"秦岭的"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将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调水到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以补充西安等城市的给水量。图 12 为"陕西省局部区域水系图"
(1)试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秦岭北陡南缓的原因。_▲__(2 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分析秦岭被称为世界罕见"生物基因库"的原因。▲__(6分)
(3)说明修建"引汉济渭"工程的原因。__▲__(8 分)
(4)《一抓到底正风纪——秦岭违建整治始末》播出,讲述了秦岭违建别墅整治的始末。分析秦岭北麓违建别墅对秦岭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__▲__(6分)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 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综合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56 分) 23.(17分)
(1)季节∶春季(1分) 原因∶春季大风天气多,风力大;降水少,气温回升,蒸发量大,地面干燥,地表物质疏松; 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2)这里降水较少,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故色泽艳丽;纬度和海拔都较高,气温较低,苹果生长较慢,生长期长,故肉质细腻;晴天多,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积累多,故糖分含量高; 沙质土壤,土质疏松,利于果树根系生长;空气洁净,无污染。(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3)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运,建设能源基地;建设坑口电站和煤炭资源的加工转换;优化工业结构∶ 构建煤炭综合利用体系;注重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每点2 分,任答 3 点,共 6分)
24.(17分)
(1)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数量多,分布广泛;整体东部多,西部少;东北部以天然气为主,东南部天然气、盐矿、煤矿、铜矿等均有分布。(每点1分,共 3分)
(2)成渝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能源充足,有利于现代制造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成渝地区制造业经济发展,提高当地 GDP;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工业经济,促进城市化进程;顺应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当地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每点2 分,任答4 点,共8分)
(3)特点∶夏季臭氧浓度最高,其次为春秋两季,冬季臭氧浓度最低。(2 分)原因∶ 成渝城市群位于四川盆地,常年平均气温高、风速小,盆地地形使污染物容易积聚;夏季,热岛效应明显,光化学反应的速度加快而产生臭氧,使得近地面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在夏季全年最高。(每点2 分,共4 分)
25.(22分)
(1)北陡∶ 北坡由于地层断裂上升,形成断块山,地势陡峻。(1分) 南缓∶南坡岩层挤压,形成褶皱山地,地势较缓(1分)
(2)秦岭南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优越,物种较丰富; 秦岭作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南北方水热差异大,物种差异大;秦岭山体的相对高差较大,从山麓到山顶,生物物种垂直分异显著;秦岭森林覆盖率高,成为动植物的天然栖息之所。(每点 2 分,任答3点,共6分)
(3)汉江流域流经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支流众多,河水流量较大,可调水量大;水质较好(汉江水清澈);渭河流域流经半湿润地区,流量较小,水资源不足;渭河流域社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该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每点2 分,共 8分)
(4)违建别墅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水土流失加剧;违建别墅工程建设,加大滑坡、泥石流的风险; 别墅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污染随意排放,污染土地和河流(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