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突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突破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突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突破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6 17: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统编版
五下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突破卷(含答案)
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4.5+0.5分)
在这shén
shènɡ
(
)不可
qīn
fàn(
)的宁静之地,忽然想起一阵机器的hōnɡ
mínɡ(
)声,他顿时觉得十分nán
kān(
)。

shuāi
jiāo
(
)比赛中,对手因为shuǎ
zhà(
),故意弄伤了
zhí
zi(
)的jiǎo
wàn(
),被裁判判为fàn
ɡuī
(
)。
2.选出下面每组中加点字在词语中的读音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4分)
A告别
B
差别
C别扭
D别字


A叉腰
B
刀叉
C叉号
D分叉


A监生
B
监考
C
监视
D
监狱
(
)
A身量
B
胆量
C
数量
D量力
(
)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扳手(bān)
绊(bàn)子
揪(jiū)住
鞭(biān)子
B.颧(quán)骨
脚腕(wàn)子
疤(pā)痕
包袱
(fú)
C.吐痰(tán)
捏(nei)造
发怔
(zheng)
有诈(zhà)
D.泥浆(jiāng)
揩拭
(cā)
馅饼(xiàn)
轰(hong)然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
他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老板吩咐他,快把钱找给客人。
你包的饺子都露馅了。
这件事一定要保密,千万不能露馅。
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到底时小胖墩儿的力气大,小嘎子让他一下子推到了。
5.选择下列每组中意思不属于同一类的词语。(3分)
A.神采奕奕
眼疾手快
精神抖擞
神采飞扬


B.半信半疑
将信将疑
坚信不疑
质疑


C.膀大黑粗
傻大黑粗
结实健壮
心惊胆战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破绽(裂开)        
半信半疑(不信,因不信而猜度)
B.侵犯(侵犯,夺取别人的权利)
派头十足(作风,风度)
C.轰然(驱逐,赶走)
仰面朝天(脸向上,与“俯”相对)
D.绝活(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及的)
三抓两挠(搔,抓)
7.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A.语言描写    B.环境描写    C.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①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  )
②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  )(  )
③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  )
④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  )(  )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说她大概在6点左右准时到会场。
B.气象专家根据云层变化来预测天气。
C.新生文艺汇演上同学们跳起了欢乐的舞蹈和优美的乐曲。
D.狮子是一种非常猛烈的动物。
9.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摔跤》这一片段,主要通过人物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B.《两茎灯草》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C.《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本文所选片段中的“他”就是指祥子。
D.《刷子李》一文中刷子李手艺高超,他敢穿着一身白衣服刷墙。
10.根据人物动作写心理活动。
(2分)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此时,严监生心想:?
二、阅
读(40分)
(一)
非连续文本阅读
(6分)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请根据“希望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希望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624人)
年级





近视率
13%
19%
31%
42%
48%
(1)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述上述调查表所揭示的问题??。?
(2)你的视力如何?你觉得眼睛近视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3)根据自己的发现,写一则相关的公益广告。(12字以内)??
(二)张 大 力(16分)
冯骥才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有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石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像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地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壳”的意思是
。“地壳”的“壳”读音是
(2分)
2.短文中写道“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方法”具体指?
。(2分)?
3..文中画线部分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4.“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第4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笑嘻嘻”有什么作用?全文中与之关联最紧密的话是哪一句?(3分)
6.这个故事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巧妙之处?(2分)
(  )
A.短文中的张大力能轻而易举地举起石锁,这让人们感到惊讶。
B.短文中的张大力不但能举起石锁,还向老板要银两。
C.这篇短文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却一波三折。
D.短文中的张大力举起石锁,不仅没有得到老板的银两,还让旁人笑话他。
7.短文强调“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的原因是(  )。(2分)
A.这块石锁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村里的人们谁也不会去动它。
B.聚合成的老板是为了证明这块石锁的石料是坚实耐用的好料,所以没有人敢动它。
C.人们知道张大力的力气很大,谁也不愿意和他争高低。
D.为了强调石锁之重,为下文表现张大力的力气大做铺垫。
(三)缴





人(18分)
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很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七旬。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 营业员问老妇人 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强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儿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您家的电话号码到底是什么?”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可能是她觉察到了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号码,人老,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吧?”“没有。”“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缴费(jiǎo) 
步履(lǔ)
B.歉意(qiàn) 
喳喳(zā)
C.犹豫(yóu) 
磕绊(kē)
D.年逾(yù)  
骚动(sāo)
2.补全第2自然段空缺的标点。(3分)
3.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3分)?
4.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
”形成对比。(填文中词)
(2分)?
5.在文中找出与“这次,后面一片寂静”相照应的语句,用“
”画出来。(2分)?
说说为什么前后会有这样不一样的情景。(2分)
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天地。(30分)
是谁,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是谁,在你失落、伤心的时候,给了你前行的信心?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曾给予你帮助,又有多少人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请把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个人介绍给大家,并通过具体事例让别人了解他(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注意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
400
参考答案:
一、
神圣
侵犯
轰鸣
难堪
摔跤
耍诈
侄子
脚腕
犯规
C
D
A
A
A
B
眼疾手快
坚信不疑
心惊胆战
C
D
CD
B
AD
B
D
关键点:生气、着急,指出”两茎灯草”
二、
(一)
随着年级升高,小学生的近视率上升明显。
视力不好,看东西模糊不清,戴上了近视眼镜,喝热水时会起雾;运动时很不方便,有一次打篮球,同学打掉了我的眼镜,还差点把我的眼镜踩碎了。
请爱护眼睛,那是心灵的窗户!
(二)
1、坚硬的外皮。
qiào
2、这方法具体指:聚合成门口石锁上写着“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这件事。
3、D
4、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对张大力来说,举起这石锁显得很轻松,从而衬托出了张大力的力气之大。这样写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张大力的力气之大。
5、“笑嘻嘻”一词表示老板心里早就知道结果,为下文写石锁下边的文字埋下伏笔。原来人家早就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其实也是对张大力力气大的另一种肯定,另一种赞赏。
联系紧密的话:“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C
D
(三)
C

。”
外貌
语言
神态
脱口而出
“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前面老妇人缴费说不出自家的电话号码,浪费了时间,人们不耐烦。后来老人却能清楚记得儿女家的电话号码,并为他们缴费,老人年纪大了,记忆力差了,但是心中却记着儿女们。这个行为打动了人们。
老妇人去缴电话费忘记自家的电话,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却记得儿女家的电话号码,说明经常给儿女们打电话,时时牵挂,并为他们缴费,省得孩子们再跑电信大楼,浪费时间,老人时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我感受到了老人关爱子女、伟大无私的母爱!
三习作天地: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