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房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类第一课时整理房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分类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活动,向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感悟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们,看看大家平时喜欢吃什么? 教师指名回答,学生在老师启发下进行分类。(板书分类)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从提问平时学生爱吃的食物入手引入新课,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两个小朋友笑笑和淘气,他俩都想请大家去家里玩。这是他们的房间,你想去谁家? 
二、探索新知,明确标准。 
1、幻灯片出示笑笑和淘气的房间 
比一比谁的房间最整齐。 
教师指名回答并提出问题:淘气的房间很乱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整理房间(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给淘气提点建议吧! 
2、淘气的房间这么乱,你们在家是怎么换了脏衣服,写完作业,玩过玩具都是怎么放的?(指名回答) 
乱放东西会给生活带来那些不方便? 
3、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家整理了自己的房间,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全班交流整理房间的好办法,并板书: 
把相同的或者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叫分类。 
4、老师在家访的时候,发现我们班几个同学的房间特别整齐,你们想不想看看? 
(他们的房间漂亮吗?夸夸他们吧!回家后同学们也按照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 
小结: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了一起,把衣服放在了一起。把相同或是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叫分类。我们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房间,使房间干净又整齐。我们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 
a、因为孩子的房间内大多都是学习用品、服装鞋帽、玩具这几类。所以在整理了房间以后来说,不仅可以让他们总结出整理房间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孩子有条理地思维做事。 
b、让孩子看同学房间的照片,不但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房间的整齐、漂亮;更能激发全班学生整理房间的兴致。 
三、实践操作体会方法 
活动一: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大屏幕出示: 
1、老师带领学生读题目,先由学生一个一个来说,然后在动手游戏中完成此题。 
2、打开课本58页和同桌说一说,哪个会飞哪个不会飞,然后取出彩笔在课本上涂颜色。 
活动二:给不同类别的物品分类。大屏幕出示: 
让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 
活动三:分玩具、学习用具、服装鞋帽。 
教师先带领学生一一说出物品名称,指名怎么分类的,再由全班学生一齐分类。 
 2、 打开课本,同桌一边说一边分类,完成练习。 
活动四:整理桌面 
利用本节课所学分类的知识整理课桌上的东西,让孩子感受到分类带给生活的方便。让学生总结自己整理桌面的方法。 
活动五:分一分 
请几名学生上讲台,其余学生来分,再说分类的标准,讲台上的学生配合完成。 
四、小结: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开心吗?因为我们学会了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房间、把蔬菜水果进行分类、把动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说)。如果我们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就太好了!像我们教室的卫生角,自己的书架,自己的书包都可以用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来整理,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整理一下吧!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游戏完成练习,避免因为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造成的练习效果差。并使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人人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所学。 
五、板书 
 整理房间 
 
把相同的或是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叫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