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图形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图形 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6 18:3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二、设计理念
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孩子抽象的空间概念应以初期的感觉、知觉、体验作为支撑,要把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感知觉和抽象的几何形体概念有机融合。教学中依托“潜能在线”网络教学平台检查预学,到生活中寻找立体图形,辨认立体图形实物、模型图、知晓名称,给图形分类。创设学生熟悉喜爱的“拍照”、“雪地印足迹”、“闯关游戏”的情境,带着学生找抽象图,印足迹,连一连,猜一猜,推一推,数一数...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还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课间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让学生获得了真实的生活体验,诱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心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立体图形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不能够用语言准确的表述出来,对"特征"一词比较陌生。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要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五、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
难点:在生活中逐步抽象、辨认出基本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关键:把学生的生活,感知觉和抽象几何概念有机的融合,让学生进行更深的认知,更好地实现教学重难点突破。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 立体图形学具、课件、微视频、潜能在线学习平台等
八、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学。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几样物品(出示立体图形),试着说出它们的名称,真不错!我将它们请上黑板(将立体图形贴在黑板上)。这四个图形都是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
2、请同学给立体图形贴上对应名称。(贴上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大家一起齐读名称。(齐读),老师将实物的立体图形拍照(模拟咔嚓、咔嚓声),图片拍好了,你们还能找到对应的实物图形吗?(贴上立体图形的模型图)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很到位,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认识图形》。
板书:一、名称 《认识图形》
【 让学生对四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直观的辨认、区别,熟悉名称。创设学生熟悉喜爱的“拍照” 情境,辨认立体图形的抽象图,实现立体图形到抽象图形的过渡,每种图形的认识包括实物图、模型图和图形名称三个层次,符合儿童从具体到抽象地认识事物的认知特点。】
3、课前,在学习平台上,布置了预习,现在我们打开“潜能在线”导学卡的答题点查看完成的情况。
4、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看,这是上传到“找图形”答题点上的立体图形图片。可见同学们观察认真,收集用心。)
5、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是(略),请同学们给它们分分类,把同一类的圈出来。(出示课件) 板书:二、分类
【本课在信息化环境中探索“翻转课堂”,并依据“潜能在线”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在线导学卡”把传统的“导学卡”迁移到网络信息环境中。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走出教材,通过移动的手段将探究物理世界的几何图形拍回来和大家分享。让学生从感觉、知觉、触觉、视觉和生活体验的角度来学习几何。】
(二)、具生体验,感知特征。
过渡:分类也没难倒同学们,还想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吗?(真有干劲!) 板书:三、特征
1、收看数学绘本故事《雪地里的小画家》,立体图形是怎样画画的?(用脚印)想一想:这些脚印分别是谁留下的?
①、学生回答。(正方形—正方体,长方形—长方体,圆形—圆柱体,圆点—球。)他说的是真的吗?我们需要验证一下。
②、小组活动“验证脚印”。
同学在纸上印一印立体图形的足迹。
注意事项:
a、每人选一种图形来验证。
b、印的时候不拖动,用力均匀,力度大些。
c、小组长收集验证结果填写练习单(一)。
现在开始,请组长拿出学具。...请组长收好学具,放回原处。
③、展示学生“验证足迹”结果。(出示课件,学生连线)(长方体印在纸上得到一个长长的、方方的长方形,正方体印在纸上得到一个方方的、正正的正方形,圆柱平平的一面印在纸上是一个圆形,球接触到纸的地方很少,留下了一个点。)
【听数学故事—认“足迹”—验证“足迹”,通过微视频与动手体验,从感觉、知觉、触觉、视觉和生活体验的角度指导学习,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突破重难点一。 】
2、闯关游戏
过渡:验证体验有趣吧!还想接受挑战吗?好!接下来就进入闯关游戏环节。
第一关:猜一猜
①、猜一猜,是什么立体图形?(出示课件)
②、小组活动:摸立体图形。注意事项:每人先选一种图形,然后交换。边摸边说感觉。
③、指一名学生上台进行“我说你猜”的游戏。恭喜!第一关闯关成功!
第二关:推一推
①、推一推,哪个立体图形“跑”得最快?(出示课件)为什么呀?
②、指名学生演示推立体图形,说感受。
恭喜!第二关闯关成功!
第三关:数一数
①、展示作品:同学们上传到学习平台上用立体图形搭一搭物体,我们来看一看搭的物体(桥、宝塔、汽车、城堡等)。(出示课件:用立体图形拼搭物体。)
②、数一数其中一件“汽车”图客户各有几个这样的立体图形?(出示课件)用手势表示。
恭喜!第三关闯关成功!
【第一关:猜一猜(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第二关:推一推(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第三关:数一数(辨认立体图形),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协同作用完成闯关,活动中找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一不同点;发现圆柱和球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在动手操作实践中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圆柱和球能滚动等特征。并通过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操作的感受,培养初步的交流能力。教学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凸显高效快捷的学习优势,突破重难点二。 】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立体图形特征的实例,车轮做成圆柱体,地砖做成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出示课件 ) 板书:四、应用
2、世界知名建筑与立体图形也是有关联的,其中蕴涵着许多图形知识。(出示课件)
3、说一说,生活中应用立体图形的例子。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了其应用性。 】
(四)、课堂小结,感悟收获。
1、这堂课我们认识了4种立体图形,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并给图形分了类,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还了解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课后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你和(发现)立体图形的故事。并把它拍下来,发到学习平台导学卡的答题点。
【运用PC、平板、智能手机等移动技术的手段,通过视频、照片、声音的角度把“我和立体图形之间的故事”录下来和大家分享。“具身教学”有了技术支持,具身认知技术让学生在教育信息平台上获得了真实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了学习效果。】
九、板书设计:
主板书:
认识图形 (立体图形)
名称
分类
特征
应用
副板书: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
2016.9.16